“工分”年代
2021-10-11陈桂芬
陈桂芬
“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凝聚着大家的汗水甚至泪水。”这句话,是二十世纪农村生产大队计算社員工作量和报酬的形象概括。这种现象,现在年轻人没有见过,上年纪的人也模糊了。
工分就是劳动工分,起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计算社员劳动工作量和劳动报酬的单位,是农村、媒体使用率最高的名词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我虽然年纪很小,但依然清晰记得当时“工分”计酬的过程。
工分,通常以十个工分为一个劳动日,折合人民币约两三毛钱,个别效益好的生产队,折合人民币约五六毛钱。即使有十个工分,你也不一定享受十个工分的报酬。原因很简单,就是年初生产队集体评议,根据劳动力的强弱,评定底分为基础,按底分折算实际工分报酬,一般年富力强的壮年劳动力,称“足工”,底分十个,这些人挑担、插秧、割稻都好于别人,甚至一个人顶两个人使用。有的八个、九个,年龄略大的男子或妇女一般底分五六个,未成年人只给你两三个底分。也就是说,就是打八九折或二三折后,是你最终的得分和一天的收入,年富力强的年轻人在效益好的生产队劳动一年,年收入约二百元。
生产队都有一个记分员,每天早上、下午小队长一声令下,社员都会带着农具按时出工。因季节不同,社员分工不同,劳动项目不同,带着的农具也不同。如耕田的,专业社员背着犁子、赶着水牛来耕田;插秧的,带着秧篮去插秧;割稻的,带着镰刀去割稻——一天劳动之后,晚上社员坐在一起,记分员在“社员劳动工分手册”上一一登记。白天劳动中有迟到、早退、中途有事的都会被扣分,到底扣多少分要集体商量。有时候,社员忙不过来,往往三四天一起登记一次工分。当时由于操作上流于形式,按劳分配原则无法体现,出勤不出力,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工分都一样。
年度决算是生产队一年的头等大事,农历年底,一般好几人算好几天。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年,所有的人都指望着一年的分红。现在粮食颗粒归仓了,挣了那么多工分,自己能分到多少粮食是农民最关心的。
生产队决算后,接着进入“找补”阶段,有的家庭劳动了一年还是负收入,即“超支”或赤字,分到谷子的价值比工分折算的价值多,必须拿出一定的钱补给生产队;有的家庭还有盈余,高兴得不得了,过年特别开心。
生产队时,农户一家少则四五口人,多则七八口甚至十来口人,靠的就是在生产队挣点工分养家糊口。绝大部分的家庭靠生产队分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因此,为了工分,为了不要“超支”,社员吃不饱甚至饿着肚皮干活是常事。这种现象,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生产队评工记分的方法走到了尽头。
【原载《联谊报》】
插图 / 生产分工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