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牛羊吸虫病的综合防治

2021-10-11李国福

新农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吸虫

李国福

摘 要: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蠕虫病。该病在冬季和春季容易发生,伴有下颌水肿、腹泻和瘦身等症状,更容易导致死亡,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病原菌、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解剖症状等诊断综合防治驱虫,牛羊治愈率可达84.7%。本文就牛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作以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牛;羊;肝片吸虫病;防治

1 病原

肝片形吸蟲这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羊和牛的胆汁中,俗称肝水蛭病。肝片吸虫虫体大,成虫雌雄同体,鲜虫体呈棕红色、淡黄褐色,扁平柳枝形、卵形,这些是肝片吸虫较为明显的特征。

2 病原情况

牛羊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病引起的,可分为肝片形吸虫病和巨大片形吸虫病,巨形吸虫体长可达33~76毫米,宽度在5~12毫米之间,它的身体两侧比较直,没有明显的肩,吸虫不仅存在于牛、羊的肝脏和胆管中,也存在于猪、兔的肝脏和胆管中,甚至存在于人体器官中,危害人体健康。

3 流行病学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影响范围很广,在世界上普遍存在,同时牛羊肝片吸虫病在中国也很普遍。牛羊肝片寄生虫属于寄生虫病,可造成严重危害。疾病的爆发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通常在6~9月之间,是疾病的高峰期,不论牛羊年龄大小、品种、性别,都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病源为患病牛羊的粪便,粪便中携带虫卵,可传播给其他健康牛羊。牛羊吸虫病是地方病,牛羊肝脏在高温干燥环境下的反应较为敏感,而肝吸虫的卵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多发生在低洼、潮湿的放牧地区,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存活的时间可长达到8个月以上。

4 临床症状

4.1 急性型

幼虫可引起集中侵袭性腹膜炎和外伤性肝炎。多见于幼羊和小牛,表现为抑郁、食欲减退或消瘦、腹胀、偶尔腹泻、体温升高,有时突然虚脱。经常造成大量牛、羊,特别是小牛、幼羊死亡。

4.2 慢性型

发生在冬天和春天。吸虫已经在胆管里了。在牛羊疾病后的急性或轻微感染中较为常见。病情发展缓慢,通常在1~2个月体温略有上升,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毛发粗糙无光、眼睑下垂、下颌、胸部水肿、食欲下降、便秘和下痢交替出现。3~4个月后,病情逐渐恶化,最终倒地死亡。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预防性驱虫

预防性驱虫每年进行两次。

5.2 消灭中间宿主

药物灭螺,土壤掩埋灭螺,日晒灭螺,生物灭螺。防止畜禽食用囊尾蚴,在高处干旱地区放牧和轮转。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5.3 用药治疗

治疗可以使用阿苯达唑片口服,牛的用量为20~30毫克,羊的用量为5~15毫克。噻苯咪唑是一种广谱驱虫药,对绵羊安全,可口服5~6毫克/千克。如果颌骨水肿严重到影响呼吸和进食,应静脉注射50%葡萄糖或通过穿刺水肿挤出液体。对于严重贫血、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感染的牛羊,应注射板蓝根、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12、卡那霉素等,配合放血,注射4~5天。

6 总结

多年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尝试了各种药物和方法,但对于肝片吸虫病的防治,单一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流行病学、尸体解剖和粪便检验等方法,特别是在基层畜牧业兽医站进行诊断。可以通过流行/血液学数据判断,必要的话,药物诊断可以用于探索。春夏两季牛羊放牧后,在正常的饲养和管理下,若出现长期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等现象,应该考虑是否有肝片吸虫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有效,或者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应当结合流行病学、尸体解剖和粪便检验等方法结合实践经验治疗。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吸虫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及防治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肝片吸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