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选择
2021-10-11栾云镪张迪黄琢
栾云镪 张迪 黄琢
【摘要】随着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后疫情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当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当其时、非常必要,高校要深刻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意蕴。本文从思想引领、手段创新、多维协同、舆论场域、法制保障五方面探索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一、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概述
(一)对后疫情时代的界定
后疫情时代并不是疫情完全消失,一切回复从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经济、教育、健康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中国战“疫”成效被世界普遍承认。中国速度、中国声音、中国力量被世界瞩目。第二,健康生活方式被人们普遍接纳。绿色生活、健康生活、低碳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人们更加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第三,网络授课模式被师生普遍接受。高校教师学会了跨媒介、跨平台线上教学,做起“主播”,当起“网红”,授课形式更接地气。
(二)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内涵
毛泽东强调:“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爱国主义自古有之,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朱自清的“不吃美国救济粮”,到疫情防控中的“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无畏牺牲、迎难而上”“举国同心、共克时艰”,生动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
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断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归宿依恋感、自尊自豪感、责任使命感,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加深着对国家的认同感,情感不断升华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包括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基本国情的教育。突出表现在:目标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原则上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时代特质上融入了包容、普惠、平等、合作、共赢的价值意蕴,从本国走向世界,坚持爱国与爱人民辩证统一。
二、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路径
(一)坚持思想引领,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爱国是体现在情感认同和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行动自觉。爱国思想是爱国精神的理性升华,爱国行动是爱国精神的必然归宿,因此要不断地在内化和外化上下功夫,内化就是情感认同,通过情感培育,将爱国情怀浸润于学生的精神血脉,使其产生持久的真挚情感;外化就是行为实践,使其将心中的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只有确立爱国情,形成爱国的情感认同才能进一步确立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从思想到行动,最终达到爱国自觉。
(二)助推手段创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手段创新不是简单把新技术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而是以形式促内容,以内容促形式,达到主客融通、主客超越的境界。教师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准确、全面地看待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将战“疫”元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挖掘战“疫”中的感人故事,研究后疫情时代网络叙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既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把握好爱国的激情和温情,提高理论的深度和眼界的广度,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增强主体协同,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格局
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提升协同育人格局。高校党委需加强对爱国主义工作的总体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察力。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和学生工作部要联合制定爱国主义教育年度路线图,缜密部署涵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内容、方法、手段等。要将爱国教育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学科内容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学科建设中坚持思政育人和专业育人相结合,把爱国主义主线贯穿教育始终。
(四)巩固舆论阵地,延伸爱国主义教育场域
后疫情時代网络安全尤其重要,“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巩固舆论阵地,要注重价值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用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赢得学生。根据《高校师生舆情反馈管理办法》,加强对网上舆情的监管、把控,通过对关键词过滤和敏感内容审查,全程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发展态势和趋势,对舆情变化及时精准研判。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借鉴“靶向治疗”,精准研判大学生思维特点和思想动态,把互联网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在一起,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疏导相衔接。引导学生转发正能量信息,科学理性对待各种疫情信息,做到线上线下一致,为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育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五)发挥法制效能,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落实
高校各部门和单位要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参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探索融入校园日常防疫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则意识、制度意识、行为意识和价值意识。在疫情防控和校园护卫运动、日常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将制度法律约束转变为爱国自律、道德自律和行为自律。按照中央要求的因时利导、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色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把战“疫”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将《疫情防控知识手册》临时性工作补充到现有制度中,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办法》等制度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每年普法日开展校园法治活动,邀请专家开展爱国与战“疫”理念讲座,增进疫情防控与爱国主义理论研究、普法讲法研究,鼓励专家学者贡献才智将普法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衔接,做到爱国与普法“水乳相融”。
三、结语
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在疫情防控趋于稳定、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向好阶段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疫情常态防控不松懈,爱国主义教育不停步,要以疫情防控促进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助力疫情防控。通过研究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路径,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树立强国志,笃定报国行,让爱国主义旗帜在大学生群体中始终高扬。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坚持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EB/OL].http://www.wyzxwk.com/Article/yulun/2013/10/307523.html,2013-10-21.
[3]彭菊花,卢育强.后疫情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9):37-41.
[4]胡新峰,李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4):82-86.
[5]刘怡云.后疫情时代弘扬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三重逻辑[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03):58-59.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