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师范生教师领导力培养必要性及其提升模式探究

2021-10-11祁子轩陈晓敏蔡佩璇杨常健

科技风 2021年26期
关键词:实施建议师范生必要性

祁子轩 陈晓敏 蔡佩璇 杨常健

摘 要:教师领导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学者讨论的重点问题,因此培养教师领导力无疑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目标。本文立足于江苏理工学院师范院系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教师领导力培养现状的分析,总结影响现状的因素。由此讨论培养师范生教师领导力的重要性,以及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不足。

关键词:教师领导力;师范生;影响因素;必要性;实施建议

“教师领导力”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专业化运动而来,之后兴起的学校重建运动、教师赋权增能以及特许学校等加速了教师领导力的发展。而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大部分文献集中在对西方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上,教师领导力研究可以说是一片亟待开垦的领域。本课题结合中外教师领导力研究分析的文献和语料库定量研究,立足于江苏理工学院师范院校学生的调查报告,旨在通过分析师范生对教师领导力的认知,了解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缺失,以提高师范生对教师领导力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领导力的内涵

学校人事安排来说,教师领导力单指教师在人事方面的体现,比如说,作为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任命的领导层或者管理层,尤其是作为管理者等行使管理权力,他们的目的是提高学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因而,教师领导力的目标不是为了变革学校行政或者课堂管理制度,而是为了有效运行现行管理体制。教师领导力并不是单个领导者的特权,而是教师集体领导。教师领导力的教师领导力的实质是非权力的,更注重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处理,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培养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与其他教师合作、促进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一直以来传统的管理是垂直式的,而教师领导则强调是一种多元互动的领导方式,这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从而达到教师发展能力的要求。教师领导主要在于改善学校教与学两方面,促进学校效率的稳步提高。教师领导就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协作共赢,共同促进学校管理体系效率提高,为学生学习发展带来便利和进步。

二、立足江苏理工学院有关教師领导力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样本的选择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8月30日对江苏理工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江苏理工学院设有师范专业的学院现有学生4200余人(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等),其中师范生1500余人。我们在江苏理工学院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32份,剔除问卷填卷不完整者后的有效问卷为302份,有效问卷率为75.5%,占样本总人数的6.71%。按“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参与学校事务的影响力”“对教师领导力的了解程度”这三个维度自编《有关教师领导力问题的调查问卷》。结合专业特点由基本资料(2个问题)和问题调查(13个问题)两个部分组成。样本构成见下表。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影响培养师范生教师领导力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我们设置了两道原因探究题:

(1)对有关教师领导力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其中“没什么了解”和“完全不知道”的选择频率超过了半数;

(2)专业是否开设了与教师领导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其中有一些占据了大半人数。这表明内外因素都制约对我国师范生进行教师领导力的培养。

(三)培养师范生教师领导力的现状及有效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探讨影响高校师范生教师领导力培养的因素,本研究以江苏理工学院为研究背景,通过对江苏理工学院全体学生(重点师范生),收集了数据材料,并呈现调查结果并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者逐步意识到高校师范生教师领导力的人才培养存在的阻力着实令人担忧。需要我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相关知识的认知匮乏

从对江苏理工学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于教师领导力在学校的实施有较高的评价,但是紧接的问题“对教师领导力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答案却不尽如人意,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没什么了解”和“完全不了解”。学生受传统学校进行教学领导管理模式的影响,认为决策领导的权力在校管理层,教师只是个教书育人的角色,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2.实践活动的局限性

研究者查询江苏理工学院设有示范专业的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师范生对于教师领导力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公共演讲,学校教育发展等;而其在校期间的实践活动仅限于微课的学习与录制和为期五周的见习经历。学校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产生割裂的情况,学院的理论教授而缺乏实践演练并不能很有效地检验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学生对其相关内容也逐渐降低了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也随之下滑,并且该学校为学生、教师可以提供的合作学习交流信息平台和机会较少,也使得中国学生在学业探讨和人际关系交往发展能力上稍显不足或不主动,同时在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学生与学院上级领导间同样缺乏科学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校师范生多是被动学习,被动接收学校安排的课程,学校无法给学生,教师提供参与课程决策的机会。实践课程的匮乏,强行让师范生、教师接受上级领导大量的理论课程安排,会让学生、教师的学业、教育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师范生、教师没有积极性承担领导角色。而江苏理工学院让学生、教师参与学院管理的渠道主要是学期课程座谈会,但实际上此座谈会也常流于形式,很少在行动上落实学生、教师对课程安排的建议,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1]。

三、教师领导力必要性

(一)完善学校管理体制

发挥教师领导力,参与学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决策,让教师成为学校事务的管理者之一,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首先,教师是学校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之一,能够近距离地参与学校活动,亲身实践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相比于学校管理层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对学校管理体制的利弊有着清晰的了解,能对学校改革提出建设性和实质性的献言献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身心致力于学校改革,促进学校体制的创新与变革。同时,教师领导力的建议,帮助实现有效教学与管理。毕竟关于教育教学的制度规则,没有人会比投身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群体更有发言权;其次,将教师领导力真正落实到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教师为学校事务献言献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发挥教师领导力能够促进教师群体与学校管理层的交流合作,增强教育教学活动和学校管理活动的民主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全体职工以及学校自身的良好发展。最后,教师参与到学校决策当中,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决策的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决策的顺利推广与实施,提高学校任务的可操作性,在校园中形成专注高效的工作氛围。

猜你喜欢

实施建议师范生必要性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关于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课程改革及实施的建议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