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对策
2021-10-11郭品
郭品
摘 要:实践永不止步,变革也永不止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学改革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推进,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才”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德”的培塑。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越来越注重将基础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基于立德树人视角开展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推动学生各项素质综合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一、小学语文课中春风化雨式地渗透德育的意义
1. 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小学生处在大量学习知识文化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思想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学校养成的习惯、形成的品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品质优劣,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小学,培养小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课堂就是语文课,语文老师通过给学生春风化雨式地渗透德育元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数据爆炸式增长,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校而言特别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础在思想道德品质。把德育突出出来,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渗透德育的具体方式
1.借助信息化手段渗透德育
当前,教育改革突出强调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可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渗透德育,如在学习语文课文时,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进行授课,适当插入一些图片、视频、声音等,改变以往单一的方式,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如在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时,我们就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虽然是语文课中的一篇文章,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德育元素。又如,在学习保护环境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将中央电视台不乱扔垃圾的广告播放出来,虽然时间不长,但通过视频的视觉冲击,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成倍增加。
2. 通过阅读方式渗透德育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主要是通过文章薪火相传,在言传身教中得到共鸣、启发,所以在语文课中进行德育渗透,就不能不重视阅读这种方式的重要作用。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反复阅读和耐心解释,帮助学生理解那种游子漂泊在外、浓浓的思乡之情。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可以通过文天祥那种气节感受到宁愿为忠义而死也不做叛徒的忠肝义胆。这些不仅让小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情感,也体会到诗人优良的品质、朴素的思想,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
3.融入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也是最好的老师。而语文毕竟属于应用类课程,最重要的在于应用,一个人的修养品行也能完整地在实践中展现。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很好地渗透德育内容,有效地开展融入德育内容的语文课。比如,小学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蕴含了非常好的德育元素,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广泛收集雷锋的故事,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演讲,在收集故事、演讲比赛的过程中,实际也是一种内化为德育的教育活动,让學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感受到一股清流,内化为思想认知,无形中也提升了道德品质。又如,小学课文《朱德的扁担》,这个场景虽然发生在井冈山,但我们可以将学生带到农村去,让学生看看农民的生活,感受劳动的乐趣,让学生谈认识、谈感受,谈关于对共产党人官兵一致的看法,这些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了解社会的发展,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才”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德”的培塑,立德树人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点。语文课堂作为渗透德育的主要平台,也是本文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对策研究的主要依托,我们通过紧密结合现实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在立德树人视角下,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能够科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品德、有才能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伟.立德树人: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文渊(高中版),2019(7):427.
[2]韦志红.文以载道,立德树人: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数码设计,2019,8(16):98.
[3]朱宗祥.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20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