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方法
2021-10-11韩悦蓉
韩悦蓉
摘 要:课堂教学与作业的统一,就是科学的讲练结合,是实现讲练相互促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使讲与练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使教与练形成一股力量,有效助力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业
在任何学科教学中,作业都是辅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途径和手段。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高中生,只听不练,一定是现学现忘,丢一半记一半。练习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复习,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达到更深的理解,刻进记忆里、意识里。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上听就顾不上做笔记,做笔记就顾不上听,所以在“一心不能二用”的状态下,漏听、错听的几率很大。如果课下再没相应的课堂练习、纠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会使课堂教学大打折扣。
一、结合教学思路和中心设计作业
语文知识更多的是通过课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基础、思想、情感上的积累与提升。比如,字词的积累、好句好段的积累、思想的提升、故事情感的共情性等,都是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不知不觉提升的。但要想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还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学生才能除了基础知识外,真正知道自己在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这是语文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宏观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设计作业时,其主旨一定要围绕教学中心、紧扣课文中心,才能使作业目标和教学目标达到一致,使教与练和谐统一。比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题:“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读了课文,你对地球的了解是不是更多了呢?”这类既有明确思想性、知识性,又有开放性的练习,既紧扣了课文中心,又使学生通过练习,提升了思想,拓展了思维空间,并加深理解,巩固知识,促进教学。
二、教学进度与作业设计要统一起来
作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也是帮助学生复习课堂内容的手段。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教师给学生的作业是与教学进度不符的。比如,在讲解《开满鲜花的小路》,但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还停留在《找春天》里,这显然难以达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及时复习、巩固,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促进和跟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作业与教学严重脱离的问题,把讲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更科学地实现教学目的。比如,在讲解《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尽管讲的内容不多,感觉上没有多少作业可以给学生。但还是可以根据内容,让学生复习生字、生词,使学生的思维也暂时停留在《开满鲜花的小路》这篇课文中,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这样学生不但更容易进入内容、进入状态,增强教学的衔接性,而且能使教学更流畅、自然,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现学现消化,不堆积问题,减轻其学习负担。
三、作业在数量上也要与教学相统一
教育虽然是为学生服务,为社会的发展储备力量,但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像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恨不得他们多学些东西,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都能记住、能理解,所以就会无形中给学生超量的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减负、减压的教学理念下,语文作业的量,也一定要科学地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一天的作业只巩固一个知识点,不能面面俱到。比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教学中,第一节课,教师给学生布置熟悉生字的作业就可以;第二节课让学生把课文中好的句、段背下来,从好句、好段的角度,理解课文;最后一节课,教师给学生的作业,可以全面一些,听写生字、默读课文、分析课文,课文通过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这样作业的量不多又紧扣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作业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它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统一,其实就是把两股力量集中在一起,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合理教学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作业,使作业与教学和谐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可丽.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4).
[2]朱娟娟.让课堂作业与语文教学和谐共舞[J].中国科技信息,2012(8).
[3]郝月,王家伦.对小学语文作业的智能化设计的思考[J].语文知识,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