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匙

2021-10-11段永杰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情境创设小学

段永杰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一直是德育的重要出发点,也逐渐被学校所重视,但是,传统道德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学习需求,而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教师打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钥匙,以此强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基于生活、调动兴趣、注重实效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利用情境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情境创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

道德与法治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小学道德与法治相关课程仍然是我国道德教育当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实际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部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无法将知识有效传授给学生。所以,想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让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效率,培养每个学生的集体学习兴趣,进而让每个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得到最大提升,保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创设要基于生活

知识的学习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生活中的知识经验是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相连接,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容易。因此,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课堂与日常生活经验的相融不仅充实了学生的课堂,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对课堂所学基础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1]。

例如,教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以我国70周年国庆大阅兵作为切入点,先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中适时地播放出来。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兵时的场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的强大。然后教师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讲解,就能逐步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还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因此,基于学生的生活创设相应的情境,可以使课堂氛围十分融洽,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确保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

二、情境导入要调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学习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所以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2]。

例如,在《拉拉手,交朋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发言,分享自己与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故事,以有效地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克服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畏惧心理。教师要明确:在课堂上学生有自己发言的权利。因此,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倾听学生的故事,这也是一种与学生谈心交流的方式。最后,教师再升华主题,让学生明确:应该珍惜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且好朋友更应该互帮互助。借助这样的情境导入,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作用。

三、情境教学要注重实效

运用情境式的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个体的不同性格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生命最宝贵》的教学时,有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去记忆,这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舞台剧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课堂讲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编、自导、自演,从而让更多学生通过表演来快速记住所学知识点。同时,由于这样的方式相对具有趣味性,可以轻易地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去学和做,既丰富了课堂,又大大改变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充分提高了情境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知识。

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课堂当中是非常实用的,也为教师的课堂增添了一份趣味,讓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也能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情境来强化理论教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理论学习,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宝春.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6(6):161.

[2]蒋宏伟.借助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J].好家长,2018(67).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程情境创设小学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践探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