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路径探索
2021-10-11冯颖娟
冯颖娟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教育功能,语文教学是实现高质量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懂得生命的珍贵,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基于此,对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使小学生带着健全的人格走上成才之路。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渗透路径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秉承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将生命教育与日常授课进行巧妙结合,在不同方式下让小学生感知到生命的珍贵,能够热爱学习,带着阳光的心态成长。
一、丰富学生阅历,渗透生命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是整个教学中极具灵活性的组成部分,也是渗透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下,教師凭借前瞻性的思维,重视在阅读中引发小学生的思考,使之在掌握基础内容的同时可以对文本中的深意做到准确和全面的挖掘,从而感悟出简单的人生哲理,也能够对生命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在真实的体验下获得高质量的生命教育。例如,在《麻雀》的阅读中,教师首先鼓励小学生在速读中掌握文章的大意,可以在默读、朗读或分组阅读中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知道老麻雀如何保护小麻雀,也有意识地找到当中的关键字与句。其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细读,借助多媒体等设备播放麻雀与猎狗的图片,学生看到身形与大小的对比,意识到老麻雀其实并不是猎狗的对手,但依旧勇敢地冲在前面。最后,学生开始联想,调动生活经验回想父母对自身的爱,从而懂得感恩,也明白生命很重要,形成珍爱生命的观念,也将孝敬父母和感恩等传统美德做到极大程度的传承。除此之外,教师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多种阅读书籍,帮助小学生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由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渐达到长期的阅读目标,使之对生命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二、深挖语文教材,感知生命珍贵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均是极具探究价值的佳作,不仅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能够使之形成极高的人文品格,从而获得长足发展,也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夯实基础。例如,在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首先讲述当时的社会背景,缩小文本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学生也能走入当时的情境。其次,教师提出带有探究意味的问题:“为什么她在后来不停地点燃火柴?”学生在换位思考中调动生活经验与信息能力,意识到小女孩是想创造出温暖的环境。此时,学生也感受到虚假的希望是不现实的,而现在的生活很美好,生命又是如此珍贵,只有在生命的延续下才能感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最后,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使之在思路的碰撞下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也从旁聆听,了解每位小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程度和个性特点,为后续授课方案的调整指明方向。
三、借助家校共育,探索生命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借助家校共育的方式让小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不断探索,使之对生命有全新的认识,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此,教师在学校的支持下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小学生才能带着阳光的心态成长,乐于在面对困难时寻求克服的多种方法。例如,在《匆匆》的阅读中,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作业,邀请学生与家长在公园、小区或学校等地方拍摄清晨、中午和下午等不同时间段的景色,上传至班级微信群或QQ群中并标注好照片的时间。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将图片或视频制作成PPT课件或经过压缩处理的小视频等,在照片的对比中看到阳光的变化,学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在无形中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也明白什么是“一去不复返”,从而感受到生命的独有价值,在一生的时间中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而学习正是满足其愿望的主要途径,所以将学习与生活做到结合,在生命教育中热爱语文并乐于探索,最终获得全方位的成长。在新时代下,教师将家校共育与生命教育结合,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准确传递时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升华小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实现高质量的生命教育。
四、结束语
在不断的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站在小学生的高度,结合其心理成长的特点与真实的需求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一方面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多种需求,另一方面与教育改革的方向相契合,引发学生思考,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邵俊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实践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21(6):46-47.
[2]刘冠军.生命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路径研究[J].名师在线,2020(3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