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研究

2021-10-11胡爽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5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核心素养

胡爽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任务工作开展的基本立足点。教师除了传授课本中的知识点之外,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从而促进基础音乐教育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研究

教育对人的成长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对学生正确的“三观”的树立起关键作用,对其的综合品德与素养有铺垫作用。而音乐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关键作用。同时,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与重点,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基础音乐教育工作,是新的挑战与突破。

一、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保守传统

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其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主要是以带领学生唱歌为主,辅之相应的音乐教材理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音乐教学。

(二)学校不重视

因为学校并没有对音乐开设专门的考试,以至于在学习课表上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但是这唯一一节的音乐课有可能会被其他课程的老师占用。由于学校的不重视,造成学生自身也对其不重视。此外,在基础音乐教育过程中,老师常常只是注意学生的发音和唱功,并没有对其教授基础音乐理论知识,对其乐器的演奏手法也没有实施教学,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基础音乐能力对其道德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三)缺少评价机制

学校每年会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大型的学科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进行考试,因此学生及其家长和主科老师只注意到考试科目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学生的基础音乐素质的评价检验机制,导致目前学生基础音乐教育中其音乐素养相对较低[2]。

二、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基础音乐教学途径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基础音乐教学,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全方面发展,有助于提升其道德修养以及综合能力,同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强的有效教学方式,将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一)以学生为中心

在基础音乐教学中,要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学生不同的个体,根据其兴趣,实施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育。坚持把“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在目前的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老师不再使用“填鸭”的教学,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表现自我,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以全面培养人为己任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学校应该根据国家制订的教学目标对学校的课程进行调整,并且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发现身边的美,感受美,增强对身边美的欣赏以及评判能力,通过其动作与行为上对美的追求,进一步提高其审美能力,达到美的精神领域层面,自觉主动地寻找身边的美,以此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及对美的创作。

除此之外,基础音乐教育同时也是基础音乐艺术的基础和根本,在引导学生参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接受音乐、开始对音乐建立审美感,是培养音乐艺术的有效途径。

(三)完善基础音乐课程评价机制

除了要调整教师的基础音樂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外,还要完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基础音乐课程的评价机制需要将学生的道德素质全面发展表现出来,通过建立和完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引起学生、老师以及学校对基础音乐教学的重视,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音乐能力,提升其音乐教学的质量,使教师重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许冰.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下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现状与思考[J].艺海,2019,21(7):112-113.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核心素养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模式改革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