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与策略探讨

2021-10-11郑方园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问题

摘 要:在高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师生的应试意识都很强,对于不属于高考科目的学科,基本上都不会予以重视。但音乐教学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对高中音乐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问题;策略

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逐渐形成的个人品质、价值观和综合能力。而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还包含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念。所以,重视高中音乐教学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塑造。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

(一)学校忽视高中音乐的教学

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学习任务重,所以很多学校认为音乐课不仅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对大部分学生的升学并没有实际用处,因此就任凭其他学科的老师占用音乐课堂,或者直接取消了音乐课。即使有些学校安排了音乐课,但并没有给音乐老师布置具体的教学任务,就出现了音乐老师让学生自习的现象。

(二)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但大多数音乐课堂并没有因为音乐的艺术性变得有趣。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依旧是老师主讲学生听,缺乏互动性。即使有些教师稍作改变,学会利用多媒体设备,但也只是一味地播放歌曲,并没有对教学方式作出实质性改变,长此以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会慢慢消失,音乐课应该有的意义也无法得到彰显。

(三)音乐教学内容太理论化

音乐课堂上,大部分老师由于能力有限或学校教学安排,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忽视音乐的实践,比如,大多数学校整个学期的课程都在讲《音乐鉴赏》,没有一堂歌曲教学和展示课。学生打好乐理知识的基础很重要,但音乐课堂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分析

(一)认识高中音乐的重要性

要想改变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首先需要学校认识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的重要性,改变学校对音乐的刻板印象,认识到音乐课堂带给学生的好处,并且给予音乐课肯定和支持,认真对待高中音乐学科教学内容的设定以及课程的安排,不随意占用或取消音乐课,使学生在枯燥的高中生活中能从音乐课中得到惊喜,也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性格能够得到改善、能力得到提升。

(二)改進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理念,所以音乐教师要想使音乐教学发挥核心素养的价值,就需要改进以往老旧的教学方式,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用心备好每一堂课。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期末冲刺阶段,教学生学习比较有冲劲的歌,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共鸣;又或者设置一堂音乐分享课,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让学生提出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分享喜欢的原因。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得到力量和安慰,变得更加乐观、坚强,从而更好地面对辛苦的高中生活。

(三)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要单单认为音乐课只是教授理论知识,要认识到音乐教学带给高中生思维和心灵上的改变,并把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转移。比如,学完《大漠之夜》这首合唱歌曲后,学生明显会从它的歌词中获得追求梦想的动力,教师就可以借着这个氛围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和自己追梦途中遇到的挫折,使学生从这首歌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歌曲本身,还有追梦路上不服输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所以只有教师教学的理念得到改变,音乐带给学生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综合素养才会提高。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探索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特征,丰富教学内容,结合实践活动,使音乐教学成为学生的心灵建造师。

三、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凸显了其学科优势,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以放松,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要不断转换高中音乐的教学理念,积极改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使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得到改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顾翔.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分析与策略探讨[J].黄河之声,2019(14):118.

作者简介:郑方园(1985.10—),女,汉族,江苏徐州人,中小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问题
浅析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微课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