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微课之力,点燃初中化学之灯
2021-10-11曹涓
曹涓
摘 要:微课是化学教学中的一把“匕首”。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化学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微课是化学教学中的“一盏灯”。它可以帮助教师从全局的视角,解析个人的教学问题、学生的学习问题;微课还是教学中的“催化剂”“风向标”“试金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结合微课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初中化学授课。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相互融合的,具有现代气息的教学产物。教师要拥抱这个科技时代,还要运用这个时代中的教学方法,真正构建符合个人认知习惯的微课教学方式,真正打造具有前瞻性、自由性及开放性的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发挥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前置化化学学习,让微课成为化学教与学的“风向标”
前置化化学学习是指:学生需要运用个人的思维和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以学生在此过程中的问题状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化学教学。此外,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会解决一些问题,掌握一部分知识;会面临学习问题,对课堂教学充满期待。由此可见,教师开展“前置化”的微课教学,能充分发挥微课教学“风向标”的作用。
以“分子的特性”为介绍方法的载体,教师进行了以下思考:分子具有间隙,也具有不断运动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具体解释。教师考虑到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考虑运用“前置化”的授课方式。提出问题:“请阅读课本,回答分子的特性是什么?请运用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哪些特性?”为了发挥微课“风向标”的作用,教师会和学生沟通,让他们分享学习心态以及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会制作相应的统计图,统计学生学习问题的集中点,并制订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师布置“前置化”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的“预演”,并在知晓学生学习状况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真正发挥微课教学“风向标”的作用。
二、重点化化学教学,让微课成为有效教学的“催化剂”
重难点知识是教师教学最为头疼的问题。大部分教师通过提升讲解频率的模式,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但部分教师也意识到:反复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获得化学思维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狀况,教师可以引入微课,即将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的视频展示,消除化学知识的神秘感,打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障碍,让他们树立化学学习自信。
以“二氧化碳的制取”为突破口,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逻辑性,将实验的过程拍摄成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回答视频中的问题,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可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碳与其他化学元素化学反应的认知,教师可拍摄趣味性视频,让学生猜测参与化学反应的“主角”。视频如下:画面一,无色的气体被冲入密闭的容器中。画面二,无色的液体被注入同一个容器中。画面三,容器中出现浑浊。画面四,无色的液体被注入容器中。画面五,容器中浑浊变少,伴有很多气泡产生。教师制作视频,并将深奥的知识,转化成画面,发挥微课教学“催化剂”的作用,让学生受到现象的吸引,自觉激活脑中的化学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化学现象,使他们树立化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总结化化学练习,让微课成为学生复习的“试金石”
练习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树。试卷是传统的练习方式,这种方式既费力又效率低,且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因此,微课成为教师开展练习教学不错的选择。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教学内容、了解微课特点,最终发挥微课“试金石”的作用。
以“燃烧的条件”为介绍对象,教师布置课下练习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发现是否掌握化学知识、是否理解化学实验发生的具体条件、是否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此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统计学生的学习问题,并进行全程化的教学反思。比如,课前的备课,课中的讲课,还有课后的练习,真正让微课成为学生复习的“试金石”,也成为教师教学的“放大镜”。在课后,教师布置的微课问题如下:请举出生活中,运用燃烧条件,灭火的例子。请说明这个例子中,运用了哪些化学知识?通过这次练习,你能发现哪些化学学习中的漏洞?教师发现:后进生并未完全理解燃烧的条件。为此,教师在此提出问题:固态干冰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并让学生作答,让他们真正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知识,进一步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微课“试金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多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21).
[2]朱建华.探究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J].化学教与学,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