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段数学两极分化成因与策略研究
2021-10-11李哲丰
李哲丰
摘 要:有效控制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以小学中年段数学为例,从数学课程、学生以及教师三个方面分析两极分化的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成因;策略
小学中段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总体发展趋于平稳,同时个性分化也开始显现,在学习能力、互动交流、兴趣偏好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因此,这一时期也是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数学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要学科,小学中段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例如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数学分数相差悬殊,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等。针对此,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探究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方法,缩短两极分化的差距。
一、小学中年段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
小学中年段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主要表现为:第一,数学学科特点导致两极分化。数学是研究空间图形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的知识内容抽象、逻辑严谨、联系紧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内容对一些学生来说存在理解困难,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疏漏,则会影响后续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不断下滑。第二,学生自身的原因导致两极分化。通过对中段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发现,那些学困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缺乏耐心和坚定的意志;缺乏积极的心理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调动主观能动性,影响了学习效果。第三,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导致两极分化。例如,教师在育人观念上存在误区,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忽视学生主体的参与;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难以将知识点讲透,影响了学生的知识理解;教师对学困生缺乏耐心,没有制订有针對性的转化方法等。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其思想行为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第四,社会整体的数学观念两极分化。以前总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至于人们对数学这一学科有极高的认可。但是数学的学习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光有思维没有良好的培养是无法学到数学的精髓,提高对数学学科的理解;有刻意的培养但没有敏锐的数学思维,同样也无法学好数学。孩子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抓起,那么家长行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可以适度引入数学概念,从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才算是真正地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解决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方法。
二、小学中年段数学教学中应对两极分化的策略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困生转化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控制两极分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理解体会,在将数学知识消化后再通过做题将知识彻底变成自己的。基于此,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教师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并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学习效果。
(二)立足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
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阵地。学生主要的数学知识来源于课堂,那么课堂教育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尊重教学规律,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层次化的设计,例如,在提问中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设计合作互动,强调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认可并鼓励学困生,基于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
(三)转变教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小学中年段数学教学中面对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以指导学生的共同发展。例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时俱进地把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同时做好教学主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扭转教学中“偏爱优生,冷落差生”的错误倾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多角度衡量学生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两极分化,并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姚霞.探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215.
[2]张涛.浅析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对策[J].才智,2019(35):34.
注: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个人课题一般自筹课题“小学中年段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与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1]GR197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