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建设与课堂实践研究

2021-10-11刘影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课堂研究资源建设微课

刘影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的更新,班级实现了班班通,校园建成了校园网,建立了各种有关微课和翻转课堂研究的QQ群与微信群,教师已经习惯在网络上交流和共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微课导入新课、预习新知、复习旧知、总结提升,优化学生的学習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建设;课堂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1-0064-0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微课、网络化课程资源平台、自媒体公众号等为载体的网络教育新型学习模式,成为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网络时代背景下,微课成为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便利。如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建设与共享等,给课堂教学带来一系列变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微课资源,建设优势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新时代的教育者要熟练掌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利用各种平台和途径分享微课资源。因此,灵活运用微课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微课资源平台建设的优势,在于便于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微课资源。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学生整体水平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现如今越来越明显,同一节微课可能只适合一部分学生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差。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虽然好,但不一定适合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教师开发的微课资源,制作好微课后探索搭建网络平台,发布微课,因地制宜地完成一套具有区域性的适合学生的微课资源库。

二、利用微课,助力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经常需要教师演示操作。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时,课堂纪律往往难以掌控,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教师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微课把教师从这种困境中解放出来,学生自由观看不同难度的视频,在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利用微课导入新课

信息技术课上,学生的热情很高,但大多数是抱着玩的态度,真正耐心学习电脑知识的学生很少。一开始,学生都很积极,但上课没过几分钟就不想学习了,有的偷偷玩游戏,有的讲话,课堂纪律难以控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上课前,笔者根据新课知识设计新颖的问题再录制成小视频,通过微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欣赏成长的照片》时,笔者拍摄了一些照片,存放在电脑上,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始便提问:“同学们,我忘记照片存放的位置了,你们能帮我找到它们吗?”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兴趣盎然。接下来,笔者通过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使学生有事可做,这样学生就不会想着玩游戏而破坏课堂纪律了。

2.利用微课预习新知

做好充分的预习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练习,每一节课都要上机操作,但对每周才有一节电脑课来说,新课的预习有点难度。通常,教师上课时会直接讲新知识,再留些时间给学生操作,这样就出现了电脑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任务很快,而基础差的学生可能一节课都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制作微课,每节课结束前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为下节新课教学做好准备。如教学四年级下册《难忘的入队仪式》时,笔者把PowerPoint软件界面的启动方法、窗口界面功能介绍等录制成微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对下节课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又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田园处处景色美》时,笔者把怎么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画图窗口界面的介绍、填充工具的使用及窗口关闭的方法录制成微课,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做比现场演示操作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能够全面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及启动的方法。

3.利用微课复习旧知

一堂课下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且信息课每周一节,学生容易遗忘学过的知识。因此,笔者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录制成微视频,发到学生电脑上供学生观看,巩固旧知。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基本指法要掌握》时,笔者把重、难点知识分成几个微视频来录制:认识手指分工图;8个基准键的手指摆放方法和2个定位键的功能;规范的打字姿势。上课不认真或是忘记如何操作的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复习,加深印象,及时纠正错误的指法。

4.利用微课总结提升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依靠教师的课堂教授,对学生来说是不够的,而微课可灵活运用于多种学习情境之中,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每一节课的最后,教师都要对课程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而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操作。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田园处处景色美》一课时,笔者把课后练习制作成一段段微视频,分别是气球、七星瓢虫、月亮、小鸡的绘画步骤等,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逐个观看视频,掌握绘制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视频是无法代替教师示范讲解的,不能将课堂上的操作演示转变为视频,就放任学生自行学习。教师要合理适时运用微课,让新技术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课上、课下都能学习。

三、扫码微课,反复学习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以其短、小、少的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分体现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而言,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和拓展。在教学中使用微课,更能提升视觉美感,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且可以制作成二维码保存下来,方便后续学习时重复使用。

微课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在课下也可以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要衔接的知识点设计与制作微课。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基本指法要掌握》时,笔者把手指的介绍、8个基准键的位置以及手指的分工等录制成微课,发送到QQ群给学生观看,学习新知。不仅是信息技术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录制成微课,在优酷、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等网站发布,学生在家就可以线上学习。

为了让学生自由观看、反复学习,笔者把微课及相关单元的习题通过在线二维码生成器等软件生成二维码分享给学生。学生在网上搜關键词“第8课《基本指法要掌握》”,就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后置学习。教师也可以把所有微课视频整理成集,加密后转换成二维码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供学校其他教师使用。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者用电脑打开相应视频网站,输入密码就能观看和下载视频。教师还可以利用优酷视频等网站把所有微课视频加密转换成二维码后发布,同时建立班级邮箱、微信群、晓黑板或QQ群,使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微课资源,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融入网络,多元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离不开教学评价,好的评价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学生的心灵,如铿锵的战鼓催人奋进。

线上教学时,笔者利用网络搭建评价交互式平台,用手机截图拍下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利用QQ群、晓黑板等软件,及时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笔者用红蜘蛛广播软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评,同时直播学生的制作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及时表扬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和小组,最后把学生制作的过程和作品传到家长QQ群,让家长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多元评价不仅有课堂内的生评、师评,还延伸到家长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发展。

数据素养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大数据时代要求教师要有数据思维。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作用,有效创设生活情境,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互联网技术就是那清澈的泉水,为课堂注入清新气息。教师要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建立班级邮箱、微信群或QQ群,把微课上传或分享微课二维码,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使用微课资源,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在家里学习,有利于家长指导,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新成.基于校园网的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教师,2014(33).

[2] 何秀娟.微课教学之我见.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02).

[3] 熊开武.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9).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课堂研究资源建设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教学任务的小学数学课堂研究
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保定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