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2021-10-11张匡元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摘要】阅读的本质不单是对词汇、句子的理解,也要有对整体语篇和作者意图表达的深层理解。本文从语篇视野下的语篇特征、语篇类型、语篇模式、衔接手段、语篇语境、语言特色六个方面来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探究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语篇分析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篇分析;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张匡元(1980.03-),男,汉族,江西湖口人,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一级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这意味着教师在处理语篇时要超越句子层次,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教学。

平时教学中观察发现学生在推理判断、主旨大意和文章体裁等问题方面出错较多,学生阅读问题上还有语篇层面上的理解问题,特别是在语篇的宏观结构和语篇的主题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设置随意,语篇主题把握不到位;忽视文章体裁和结构,机械处理文本;语法词汇教学脱离语境,这种处理词汇的方式也就脱离了阅读和理解的成分。因此,教师提升语篇意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篇视野下的文本解读方法

语篇视野下的语篇分析就是超越句子,从整体理解语篇内容入手、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方式、逻辑思维的连贯方式以及语言形式方面的内在联系。语篇分析包括了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方面,宏观分析是指分析语篇的体裁结构及其表现特征,语篇的宏观结构组织是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语义关系以及篇章的整体结构,进一步了解篇章的谋局布篇与意图、达到理解篇章的目的。语篇的微观分析主要是语篇的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两个方面,是分析语法结构,词汇以及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

因此本文力图从语篇视角下的语篇特征、语篇类型、语篇模式、语篇语境、衔接和连贯、语言特色六个方面探究高中英语阅读设计,提升学生语篇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

三、语篇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英语教科书① Unit 4 “Earthquake”的第一课时: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课型是阅读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造成40多万人死伤的悲惨事件,本篇文章的体裁结构是记叙文,阅读材料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每一段都有明显的主题句,第一部分(第一段)描述了发生地震之前的异常现象,第二部分(二三两段)介绍了地震发生时对整个城市的毁灭性破坏,第三部分(第四段)介绍的是随之而来的全国军民大援救等。每段结构都符合语篇结构中的概括具体模式。文本中有大量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主要是that、which、who、whose引导的定语从句,可以借助于语篇分析的衔接与连贯知识来分析突破。所以本篇阅读完全可以按照语篇分析理论的知识来进行阅读教学设计。

1.分析语篇特征,预测课文内容。标题与图片是语篇的重要特征,阅读前引导学生解读标题是提高学生阅读策略之一。标题是语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提炼与概括,是整体语篇的主旨。教师要有指导学生解读标题的意思,鼓励学生预测,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预测先不予评价,而是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去验证。“教材中的插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机,唤起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欲望,并能激活其背景知识,有效地对文本材料的理解,增加输入和输出”。

Q1: 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 before an earthquake?

Q2: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according the title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S1: People sleep at night, so night should be quiet and safe. If the earthquake didn't sleep, something terrible must have happened. It might be a terrible and unusual night.

S2: If the earthquake didn't sleep, people would not sleep, either.

S3: The earth usually stays awake on some important occasions such as important festivals or celebrations and even caused by serious disasters.

Q3: What is the genre of the passage?

A. narrative B. expositive C. argumentative

2.解读语篇类型,整体理解文本。新课标指出“语篇类型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以及口头、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如文字、图示、歌曲、音频、视频等”。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交际目的和文本的结构特点。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達与交流。针对不同的篇章采取恰当的分析模式, 有助于学生了解篇章的结构和各种意思的不同构成模式,从而获得对篇章清晰的认识。

Q:Please skim the passage and find some key information about a narrative writing:

When ?

Where?

What?

记叙文主要叙述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在解读记叙文体裁文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六个重要的要素(人物,时间,地点,问题,情节,结果),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本篇文章中需要通过让学生快速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事件,为学生归纳文章大意搭建支架,降低阅读难度。学生迅速概括文章大意“A terribl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angshan on July 28, 1976”,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文本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3.解读语篇模式,把握段落主线。对于作者来说,必须选择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篇章模式来表达思想,同样对于读者来说,也要根据不同的篇章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才可以迅速准确理解篇章的内容。不同的语篇有着不同内在的组织结构。张应林(2009)详细介绍了概括具体模式,该模式首先是对语篇总的概括,然后是更具体的描述。概括具体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概括一举例式”,特点是语段第一句通常是表达某种看法、观点、定义和结论的概括句,下文内容是用一个例子或多个例子来具体描述。第二类是“ 整体一细节式”,在该模式中语篇的第一句通常是主题思想的整体概括, 语篇的其余内容提供具体细节对首句进行解释说明。这些典型的模式在较大篇章中会互相交错、互相嵌入。

阅读文本总共有四段,每一段都有明显的主题句,从结构上看每段都符合语篇模式中的概括具体模式。

Q1: What are the topic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Q2: How many parts can this passage be divided into? And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each part.

Q3: What 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Q4: What damage was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Q5: What measures were taken after the earthquake?

4.基于语篇语境,培养深层理解。每篇语篇都是一个有意义的、连贯的语言整体,语篇的连贯除了依靠衔接手段外,还有隐含的意义联系,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因此读者应该联系上下文,充分考虑到句与句意义上的联系,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深刻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里透露出来的意义。对字词句子理解是理解表层阶段,而对语篇整体意义和其所表达的深层意义的理解属于较高层次的理解。读者可以借助于语篇语境来进行推理,达到深层理解以及更高的理解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意义进行有根据的推理和判断,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获取了一些关于地震的signs, damages, rescue等相关信息后,依据语篇语境特点,设计了如下的深层次推理问题:

Q1: How did people feel about the earthquake and find supporting sentences to describe people's feeling?

S1: People felt greatly shocked.

S2: People felt helpless and frightened at that moment.

S3: People felt hopeless at that time.

……

Q2: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sentence “All hope was not lost”?

S1: The sentence also means not all hope was lost; there is still some hope for people in Tangshan.

S2: Besides the rescue work from the soldiers and workers, there were also help and support from oth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refore, people in Tangshan could rebuild their homes and live a normal life slowly. So the support and love from people contribute a lot.

詞汇存在文本之中,是文本形成的基本单位,文本则提供词汇学习的场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学习理解词汇,内化词汇用法,将外在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学习能力。阅读文本中出现了许多与主题相关的新词,如think little of,suffering, extreme等。在阅读中处理这些词汇时,采取了下列方式:

Q1:What strange things happened to Tangshan? What did people do about these strange things? How do you know that?

Q2:After we got relevant details about damages of the earthquake, can you paraphrase the sentence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

5.分析衔接手段,理解连贯方式。张献臣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理解语篇的含义,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语篇的宏观特征,也要让他们理解语篇内部的组织特征,即语篇的微观分析。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 语篇的微观方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语篇的衔接 (Cohesion ) 和连贯(coherence)。黄国文认为衔接是语篇的重要内容,包括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和逻辑联系语。

What is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arts? In what order is the passage organized?

一个句子、一个复合句或一些较长的篇幅,可以通过特定的语义关系与后面的内容产生联系。逻辑联系语就是连接句子的逻辑手段。显性化的衔接手段包括增补(ad)、同位(ap)、因果(ca)、让步(conc.)、条件(con)和时间(tem)等类型。文本中出现多个时间信息,如at about 3:00 am,on July 28.1976, at 3:42 , later that afternoon, Soon after the quakes等,引导学生找出他们,从而归纳出整篇阅读以时间为顺序而展开叙述,训练学生对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敏感程度,由知识向能力过度。

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具有照应和连接的衔接功能。照应是指用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一种语义关系,也就是用代词代替前文提到的人或事,前后形成照应关系。关系词连接了主句和从句。因此,定语从句的关系词不仅具有语法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语篇意义,它对实现主句和从句的连贯有重要作用。

But one million people of the city, who thought little of these events, were asleep as usual that night.

“前照应”:the city←who; who起到连接两个小句的作用。

It was heard in Beijing, which is one hundred kilometers away.

“前照应”:Beijing←which; who起到连接两个小句的作用。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survivors whose homes had been destroyed.

“前照应”:survivors'←whose; whose起到连接两个小句的作用。

6.赏析语言特色,体验语言之美。课程标准里指出通过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语篇类型,可以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21世纪重要的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就是艺术,每一个发音都是一件艺术品,任何单词都会呈现出境象。语篇修辞使得语篇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挖掘,就会感受其中之美。

What kinds of rhetorical devices(修辞手段) are used in these sentences? What purposes do they serve?

For three days the water in the village wells rose and fell, rose and fell.

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Bricks covered the ground like red autumn leaves. No wind, however, could blow them away.

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

四、结语

本文从语篇视野下的角度探究高中英语阅读设计,语篇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语篇结构和语篇语义的完整性,解释了篇章内各句的联系方式,将语言和文化互相联系。作为英语教师,学习和应用语篇理论知识对英语教学有着很好的理论支撑。在教学中,要把教学重点由句子结构转向语篇结构,把一个正常的语篇解释成一个连贯的語篇。这样就能更好地指导解读文本信息,提升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学生在语言输出时生产出连贯的语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献臣.加强英语语篇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课程·教材·教法,2009(7):51-57.

[3]张应林.语篇分析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马桂丽.教学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 (4):37-41.

[5]刘道义.谈培养中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 (4):14-18.

[6]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7]黄国文,葛达西.功能语篇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