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适应性研究

2021-10-11程元元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信息化

【摘要】信息化环境打破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平衡。为了重构课堂生态平衡,推动高职英语课堂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适应性,深化对于信息化课堂的认识,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以便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的高职英语课堂生态平衡。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生态适应性

【作者简介】程元元(1985-),女,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20年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研究”(项目编号:SCWYH20-28)。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引领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使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也随之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了引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但也确实引发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及重构。

一、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课堂生态

生态教学观认为,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系统各部分(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互相依赖,甚至相互交融和转换,形成各种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和谐,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在传统的课堂生态中,教师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是信息(知识)的来源,学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教师便成了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同时具备三种功能身份,是系统里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教师、学生、环境之间通过课堂交互活动,实现能量流动和信息流通。

二、信息技术对高职英语课堂生态产生的影响

1.改变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生态主体的功能身份。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同时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身份。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学生也要改变学习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与学,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了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由于信息化环境下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角色发生了改变,整个课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成为营养(知识)的提供者(生产者),也都可能成为知识的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也呈现出双向性流动和传递的特点。这种改变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不再具有知识的绝对权威,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的模式,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感官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全过程全方位记录学习数据等。而消极的影响主要是生态主体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与滥用。知识(信息)的过度输入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营养过剩,而生态主体的消费、分解能力(学习能力)并没有随之提高,生态主体适应性不强,导致大部分营养和能量散失,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三、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适应性

生态适应性是生物随着环境生态因子变化而改变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以便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在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中,生物即是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由此可见,课堂生态系统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只要人能够及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那么课堂生态系统平衡就能够被较好地维持。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适应性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生态主体的行为表现与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生态主体的适应意识及能力不足。

1. 生态主体的行为表现与信息化环境的不适应。(1)教师在课堂上信息化手段使用的“量”与“度”。首先,通过观察课堂发现,高职英语教师在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量”上体现出两个极端:太多和太少。大多数的年轻教师比较擅长使用信息技术手段,除了常规的PPT以外,能够比较自如地使用智慧黑板、网络教学平台、手机App等,在课堂上的使用频次较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则呈现出另一种极端“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太少”,仍采用以PPT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其他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

其次,关于“度”的问题。 “度”是指信息化手段使用的合理性。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本末倒置,画蛇添足。例如,有一些导入性的课堂提问,明明可以直接提问,请学生举手回答,但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手段發布问题、随机选人等,这种所谓的“信息化活动”既浪费时间也没有任何意义。再比如,有的教师为了创新活动形式,把所有的活动全部设计在手机App里,上课全程都在手机上发布各种练习、问卷等,学生不停地抱着手机完成活动,完全没有时间记笔记、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和观点,学生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机上各种形式的活动分散了,完全没有掌握到课堂所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这些看似“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都是对信息化手段的过度使用,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并无好处。

(2)生态主体对于信息化环境的过度依赖。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对信息技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本应具备的行为或能力弱化了,甚至取代了一些课堂上应有的基本行为。例如,很多学生用手机拍照来代替动手记笔记,久而久之,养成惰性。高职英语课本应使学生的思辨能力越来越强,但很多老师发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辨能力越来越弱,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信息,缺乏自己的思考。每当遇到问题,学生都会习惯性地上网查找资料,参考别人的观点和见解,久而久之,养成不爱自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知识的获取过于便利,使学生缺乏对于课堂学习的热爱与重视。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教师的身上。许多教师并没有灵活地适应信息化课堂环境,没有及时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没有做到“适时”“适量”“适度”地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个别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过度依赖,一旦失去了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例如,停电或网络中断无法使用信息化设备)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些现象都是对于信息化环境的过度依赖,是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倒退和下降的表现。以上种种皆表明,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适应性还不够良好,课堂生态系统尚未达到较好的动态平衡。

2.生态主体的生态适应意识及能力不足。调查发现,80%的教师对于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认识不清或不够深入,以至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带有抵触情绪,缺乏钻研精神。76%的教师没有对信息化教学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64%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进行一些简单常規的信息化操作,无法将信息化手段自然有效地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助推器。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认识不足,且普遍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缺乏探索精神,习惯于被动接受,也缺乏信息化条件下学习策略及方法的指导。笔者曾做过一项关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调查发现,仅有31%的学生经常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方式学习英语,64%的学生偶尔利用信息化方式学习英语,5%的学生从不利用信息化方式学习英语。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能力都存在不足,对于信息化环境的生态适应性较差。

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取更重要。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为网络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教学工作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管理。信息时代的教学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化,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情、记录学习过程,以便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必须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提升自己对于信息和数据的分析、整合、优化能力,尤其要把握好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量”与“度”,才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切实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互联网时代的学习需要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高职学生需要加深对于信息化的认识,转变学习策略和方法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学习。

四、增强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适应性的策略

1.提高生态主体的生态适应意识和能力。课堂生态系统是以人的发展为主旨的生态系统。作为高职英语课堂生态主体,教师和学生均应不断提高自身适应教学生态环境的能力。政府、社会、学校作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外在环境因子,应尽量为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便利条件。例如,加大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定期举办信息技术相关的讲座和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相关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灵活的管理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版)》明确指出,提升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和学生的素养、能力发展是课堂教学最根本的追求,一切改革都应以促进这种素养和能力发展为目的。而教师和学生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提升对课堂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统筹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各因子,形成协同作用。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和系统内的其他因子形成足够大的协同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只改教师、不改学生”“只改教法、不改学法”“只改教学、不改评价”“只改形式、不改内涵”,而是要统筹整个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内的所有因子,形成协同作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创造和打破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稳态转化”。生态系统的稳态转化是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突变过程,它是以生态系统状态对环境条件的响应轨迹为基础:生态系统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响应相当迟缓,而接近某一临界水平时强烈地响应,形成突变。因此,当信息技术成为主导课堂环境的因子时,系统内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原有的课堂教育节律被打破。虽然信息技术引领一部分生态因子发生同步协变,但由于生态主体的意识和能力较为落后,课堂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原因,特别是信息化环境的教育节律尚未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不足,导致整个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缺乏协同改变的动力,呈现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不平衡。因此,构建健康、可持续的高职英语课堂生态需要系统内的各个因子共同发力,产生同步协变,才能够真正使生态系统达到质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系统的内在动力和初始动力,应善于创造和打破课堂生态系统的稳态转化,增强自身对于课堂生态环境因子的敏感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求变”“嬗变”和“应变”,才能提高生态适应性,实现高职英语课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曹凤娜.高职教育课堂生态研究[D].河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