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化课堂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10-11陈招静
陈招静
【摘要】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教育要关注生命的发展。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和智育的主阵地,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它要求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因此,探究基于生命化教育的高中思政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命化教育;现状;策略
【基金项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基于生命化课堂的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与思考”(编号:JFYF2319)。
一、高中思政課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的观念转变不够到位
部分教师没有形成新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教材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没有树立“教学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教师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话筒传递者的角色没有实现根本的转变;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负责学,教重于学。教学变成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一切教育目标都借助于教师的表述而实现,形成了“教大于学”、以教为主的格局。即使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但多数流于形式,缺乏对组织合作学习目的的理解和对组织合作学习的调控,缺乏在交流互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缺少引发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不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没有改变“教材中心”的旧模式,在拓展和灵活使用教材上显得乏力,存在演出“教案剧”的现象;多数教师仍按预设的教案组织教学,不注重利用课堂共生知识。
(二)教师的课标意识不强
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要求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于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不能进行有机整合;在具体组织课堂活动中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即使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由于目标模糊和组织能力不强,不能做到课堂教学活泼而有序,既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又削弱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课堂表面热闹、活跃,实质上教学效益低下;要么就纯粹按旧的教学模式,结果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三)忽视教师和学生的体验过程
新课程强调“课程是经验”,要实现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的转变,要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当作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潜意识里还存在着对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支配欲,“讲台意识”仍旧严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未被充分激活,教师关注的对象仍然是少数学生,学生的学习还较多地体现为外在“注入”;教学过程仍然以教材内容为线索,而不是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开展。
(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来看,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对扎实,对知识理解有一定的深度,但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差,所学知识仅限于课本,知识面窄,不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仍旧是知识点的堆砌,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不到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缺乏有效科学的方法,靠机械的死记硬背,使思想政治课的能力目标达成不理想;缺乏问题意识,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
二、开展生命化思政教学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1.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因为体验在人的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课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忠实而有效地传递、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态“文本课程”,而是被教师与学生真切体验、领悟和思考的“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在体验中对课程内容和意义进行自我解读,建构起对课程内容及意义的自我理解。将外在的课程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融入师生的生命体验,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追寻生命主题性的过程。
2.在“放手”中放飞生命的自由
生命化的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去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否则的话,教师如果只是在形式上放开,而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担心学生这没学到,那没学好,非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框架学习,就会压制学生的学习天性,大大削弱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建
1.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整性
(1)“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知识”是基本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认知的基础,同时要避免以往知识学习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能力”目标要求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而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作为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关系到完善人格的塑造。课堂本身具有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作用,不仅作为为教学服务的手段而存在,而且具有独特的价值。
(2)思维场、情感场、交往场的生态平衡。课堂包括各种纷繁复杂的人和物的要素,生态平衡的课堂是对所有的生态系统中各个生命体的有效整合,创设一个把人的认识、情感、交往相统一的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课堂教学中师生内在的思维、心理、交往的变化犹如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始终盘旋在课堂的生态场域之中,师生交往产生思维碰撞、情感共鸣、心理振荡,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心理的满足。
2.课堂教学方案的生成性
(1)从“教案”到“学案”的飞跃。一方面,教师要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预设学生存在的疑问或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制作成“压缩饼干”,让学生去“吃”下这不易消化的知识,导致“消化不良”。另一方面,教师要讲究“留白”和“弹性”艺术。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进行探究,教师是学生思维的领路人,真正具有价值的思考过程不能由教师代劳,教学方案设计得太严谨,会错过课堂中意外生成的很多精彩。
(2)师生共创教学资源。在高中思政课堂中,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资源,学生就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及时地捕捉这些生成的动态资源,及时做出决策并发挥教育智慧、教学机智,让生成的资源焕发其强大的生命力,把握时机及时对静态的教材进行动态拓展,并在教学中积极应用。
(3)为生活牵线搭桥。学习者的原有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而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是毫无意义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三)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教学目标在生成中达成。在“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到达某一终点,因为固定的终点并不存在;目标的价值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过程在生成中开放。课堂的生成性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智慧地捕捉转瞬即逝的精彩教学资源,而且要注意不要陷入生成的误区。课堂犹如风筝,飞得再高也始终不能离开手中的线,即逻辑思维的科学性。这样,课堂生成才能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不至于成为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教师应发挥总调度师的作用,对于那些无意义的生成应该给予合理的限制和调控。
教学主体在互动中凸显。个体生命的发展是主动的,生命化教育促使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体力诸多方面獲得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完整、愉悦的人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自律,乐于参加团体活动,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自身发展;让学生勾勒出自己的生命远景,并能实现自己的计划。
教学情境在问题中创设。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指明学习途径,但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张在民主的氛围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给学生施加压力;思政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提示和启发,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问题的答案,给学生留出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完善
宽容理解学生。高中学生是身心趋向于发育成熟的个体,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但是他们毕竟不同于成年人,某些学生存在着苦闷、彷徨甚至错误,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生命的发展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进步,偶尔的错误会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并通过不断改正提高自律能力。没有存心喜欢做坏孩子而不愿做好孩子的学生,即使有些学生自暴自弃,也主要是外在的因素使之感觉不到温暖,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感化,学生的心头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
欣赏尊重学生。学生无论年龄的大小、知识的多寡,作为一个人,他都有自己完整的生命、独特的人格。生命化的教育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这种交往的前提就是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尊是无价的,一个人可能什么都没有,但会拥有完整的自尊,自尊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脆弱,敏感,极易受到伤害,所以需要精心呵护。
【参考文献】
任晓伟.关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渗透生命价值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3(03):77-8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4.
韩小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难点与突破——以生命教育为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0(08):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