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1-10-11毕婷婷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基础实训计算机

◎毕婷婷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500)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地不断推进,其倡导更多地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进行转向[1],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2],普遍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普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大减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育教学目标也很难顺利达成。为了有效解决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诸多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研究将翻转课堂引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希望通过研究为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支撑与借鉴。

一、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水平差异关注不足

步入大学的学生,由于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师资队伍等发展不均衡,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情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有较熟悉的掌握,应用实训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能力较高的学生,甚至考取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证,有的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后期学习当中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听课效率降低,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课堂知识接受存在困难[3]。目前,多数高校忽略学生入学前的个体计算机方面知识水平差异,对所有学生实行一致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对学生水平差异关注不足。在入学初,应该对全体新生的计算机学习情况做一个摸排,建议分班教学或者对能力差的学生通过课后、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辅导。

(二)学生多样性需求兼顾不够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现代教育的新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能力为单位,培养适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有一定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全能型、技能型人才[4]。每个高校中设有不同的学科专业体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好地贴近专业,服务专业。因此,也就是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别设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除了主要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以外,加强结合对学生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的实用性,使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紧密相结合,以便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 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缓慢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和升级换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发展相对缓慢,教材内容陈旧、过时,有些计算机操作知识,目前已经使用很少,但是还占用大量的教材篇幅和学时[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解决不了自己所需,长此以往,学习兴趣降低。及时将教材内容更新与修订,教材内容的选取和软件应用版本上都要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所设置的实训任务应该直接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使用的计算机密切相关。

(四)教师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

目前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课程多数采用“知识内容ppt+实训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中,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讲解、灌输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降低,接受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课堂效率下降,并且只留较少的时间给学生课堂实训,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做”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和归纳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计算机应用课程多数面向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居多,老师在课堂上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及时了解和发现每位学生本堂课知识掌握情况,无法及时对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6],给学生留充足实训时间,营造边操作、边讨论的学习氛围,可以在班级创建帮扶小组,互相学习、进步。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学生中心地位的强化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自主理解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课前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探索问题,并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翻转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老师“灌输”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扭转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状态[7],学生通过互联网自由进行学习,各种学习任务关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后台监控,也有助于老师及时地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学习交流对话框,发现学生疑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的能力提升。

(二)深度学习思想的体现

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为两种:浅层学习,指学习者处于被动、机械式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很快就会忘记所学的东西;深层学习,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学习者主动将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8]。课前学习阶段,学生通过点击网上学习平台,自主观看学习内容,通过知识引导、学习任务完成和简单操作习题,先尝试解决老师提出的课前思考问题,此时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固有知识产生第一次“碰撞”,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认知,第一次进入知识的内化阶段;课中学习阶段,老师通过上课进行新知识,详细讲解,重难点分析,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课堂答疑,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度进一步升华,成为知识的第二次内化;课后学习阶段,通过前面两个阶段对新知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通过实践对知识进行深层加工,真正理解、运用。

(三)混合学习优势的释放

翻转课堂充分将网络学习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借助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网上寻找适合自身需要的资源内容,这样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主动地进行课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前预设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沟通、学习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现有水平和接受程度,可以对学习进度进行适度的调节,并对有疑惑、有难度、有思考的地方[9],同其他在线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使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线下课堂教学,经过老师的进一步讲解,知识得到巩固提升,并且通过实际的操作性练习,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探究学习、课后实训练习中,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个性学习实践的推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更加兼顾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10],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满足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其教学方式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针对专业需求自主选择对应的学习模块,其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结合区间,正是其对教学的更精准化支持。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从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区别地差异化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并且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练习,增强其知识内化的过程与速度,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个性学习实践推进缓慢的问题,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真正成为能力提升课程服务。

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认知水平、日常工作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标、任务和学习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翻转课堂通过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11],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多渠道主动学习与在线交流反馈的方式为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与发现学习问题提供帮助,在课中通过学生个性化问题的提出、学生问题导向下的合作探究与教师引导下的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问题化、情境化与结构化的学习提供帮助,在课后通过任务拓展训练、优秀作品展示与优质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学习巩固与提高提供帮助(见图1)。教师不仅提供了学习内容资源,还创造了交流讨论的空间,学生可以有充分思考的过程,而“吸收内化”的过程则是在课堂的互动中完成的[12]。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地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图

(一)课前学习阶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课前准备阶段,主要依托于学生的课前预习。老师在上新课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收集各种相关的知识资料并将其进行整理,使其简洁、明了,注意简易难度的排列,明确学生自学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步骤,并在课程内容后面,布置课后小测验,习题应围绕本节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相结合。老师提前将这些课程内容通过在功能较完备的网络平台上面选取相应的播放平台,如:超星、学习通、知到、大学慕课等[13],老师将相关课程视频和资料发布上去后,学生开始自主观看学习内容,根据任务步骤和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调整预习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疑难问题记录在自己难题记录册中,可以在线同老师请教和互动,或者老师提前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在预习课程当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互相帮扶,如果还未解决,可以请老师帮助解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后台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结合学生作业反馈,可以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和任务的调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中学习阶段

基于前面课前学习,学生此时已经有了一定新知基础,在进入课堂以后,老师为了使课堂效率发挥最大值,可以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4],针对在课前学习视屏中提出的问题,分小组进行沟通交流,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并且展示大家在视屏学习中完成的课后小测验,再次让同学们检查,互相发现问题,老师将大家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要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再下发新的实训内容,让学生再次通过实训操作,达到知识的内化,让学生形成“发现问题—认识—再次发现问题—再认识”的自主学习模式,从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课中学习,老师主要将学习任务定为将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对难点处理能力,选择具有典型的实训操作练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后学习阶段

课后学习阶段,老师要不断充沛自身的知识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将重、难知识点进行高度总结、压缩视频时间,助力学生快速回想上课的知识点,并将课后扩展练习围绕知识点开展。主要依托实践训练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在实训操作大作业中自行选择实训任务[15],既有巩固知识的实训,又有高进阶的拓展项目,不断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掌握技术的成就感。老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人数不宜太多(3 人为佳),通过翻转课堂传授学生相关的拓展知识,教育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创新实训操作[16],学生可以在线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老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辅助和组员间的协助,最后每组实训任务以PPT 的形式进行展示,评选出任务步骤规范、实训细节完整的小组进行操作分享,供学生学习。

四、结语

将翻转课堂引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不仅能够促进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改革,让高校计算机教师从实践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还可以为提升高校计算基础课程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通过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为有效解决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的多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抓手,也为显著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供了帮助。为了更好地释放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效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1)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与有机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改变其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充分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才能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开阔教学视野、拓宽教学空间、激发学习动力等,提供一种高效的资源载体;(2)实现翻转课堂的有效设计与落地应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普遍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如果以常规的教学模式很难顺利完成其教育教学目标,纵使勉强完成教学内容,也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大减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翻转课堂的课程方式设计,可以为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与保障学习效率提供可能;(3)实现教学的普遍性与个性化结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但其教学方式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针对专业需求自主选择对应的学习模块,其普遍性与个性化的结合区间,正是其对教学的更精准化支持;(4)实现课前、课中与课后同步的合作探究。在以往的教学模式支撑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间断性思考的过程,翻转课堂需要通过多渠道的方式建立一种无缝交流和沟通的模式,只有从多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的空间,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实现评价的多环节诊断、改进与监控功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评价是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的,如课前的预留作业学习,课中的操作、讨论与问答,课后的练习与考试等,只有建立这种从整体上覆盖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通过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持续、高质量与以积极的态度完成课程的学习,其正是该教学模式实现其价值的根本性保障。总之,将翻转课堂引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需要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诸多优势,而且也需要充分挖掘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科特性,对于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难题,应该进行提前的识别与行动,这样才能使该教学模式实现真正的落地与应用。

猜你喜欢

基础实训计算机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