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TOPSIS的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

2021-10-11刘肇民郑红玲

关键词:测度动能供给

刘肇民,郑红玲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新旧动能转换是新常态下深化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经济内生发展的动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逆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不断出现,国内经济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人口红利的消失将长期存在,全球新冠疫情又加剧了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中国经济要保持稳定前行就必须激活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旧动能转换或新动能”这一说法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政府文件或领导讲话中,也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动能要求改变及弱化以往的要素投入驱动模式,将重点放在投入质量、结构调整、要素流动及创新驱动等方面。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科学评价则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客观认知的基础。

一、文献综述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力量,经济增长新动能既要考虑供给侧和需求侧,也要考虑两者的协同演化,在经济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经济质量的提升。在全球性经济放缓及国内经济多重因素叠加的背景下,学者们对经济新动能开展了广泛讨论。洪银兴认为,新动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对中高端需求的有效满足是拉动有效供给的动力,人力资本则是要素供给质量的重要保障[1]。宁朝山结合关键技术、要素投入结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等因素,从工业革命演进的角度梳理新动能逻辑,指出加快前沿通用技术突破、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及不断激发要素活力等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2]。王一鸣结合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特征,强调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深化着力,尤其在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推动技术变革和增强创新能力等方面,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在经济新动能的测度方面,吴俊熠利用熵权法对云南省工业细分行业新旧动能进行评估,并指出分类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路径[4]。李梦欣等参照郑江淮的新动能理论框架,从需求侧、供给侧和结构转换角度构建了新动能培育的指标体系,并对西部地区新动能培育现状予以测度评价,提出与之适应的路径选择[5]。新动能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结合是新旧动能转换的焦点,郑江淮等构建了与全要素生产率同源的新动能指数,基于12个指数测算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转换主要来自人力资本密集度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上升[6]。上述文献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在新动能理论框架和指标选择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但基于省域内诸城市视角观察某一省份新动能潜力情况的文献仍然偏少。为此,下文遵循科学、客观、系统及可行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选择熵权TOPSIS法对区域经济新动能进行测度。

二、测度体系及方法

当前,新动能的测度并未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及方法。为进一步甄别河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差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建立相应的新动能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TOPSIS法进行测度。

(一)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体系

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的核心是对测度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设置,该文结合河北省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从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公共环境吸引力、要素错配损失、科技创新活力、信息基建驱动和经济活跃情况7个方面对河北省11个地市新动能予以测度(表1)。在指标选择上与以往文献相比有所突破,突出了新时代新动能新基建的作用,也强调了效率变革的导向。

表1 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体系

表1(续)

1.需求拉力

需求是开启经济新动能的一把钥匙,当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时,消费、出口和投资等需求特征已然发生变化,需求拉力的测度则要更加全面。因此,在充分考虑内需、外需和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前提下,从城乡消费水平、资本形成率、对外开放度、外需拉动和经济水平5个方面对需求拉力进行考察。

2.供给推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触发经济新动能的推动力,供给侧改革可以汇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对供给推力的刻画从资本供给水平、区域企业家精神、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全员劳动生产率5个方面进行,既考虑到国内外资本供给,又考虑到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3.公共环境吸引力

新动能培育离不开公共环境建设平台,经济发展需要更加包容的载体。此处对公共环境吸引力的衡量从政府支出规模、财政收入水平、医疗环境、人居环境、文化环境和工业能耗水平6个方面进行。

4.要素错配损失

要素错配是以要素市场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对称或扭曲为代价的,对要素错配损失的分析从损失视角予以估计,从经济损失水平、人力资源浪费、农村生活差距和城镇生活差距4个方面进行。

5.科技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活力是新动能的助燃剂,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核心,对科技创新活力的考察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经费支出3个方面进行。

6.信息基建驱动

新动能的加速离不开信息基建驱动,信息基建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对传统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及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信息基建驱动的衡量从科研人员投入、信息基建人员、移动电话设施普及和互联网设施普及4个方面进行。

7.经济活跃情况

民营经济是最为活跃的经济主体,是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和解决就业的生力军。对经济活跃情况的考察从民营经济活力、民营经济就业情况、消费支出活力和经济增长活力4个方面进行,这样的设置既涵盖了民营经济的情况,也包括了反映经济消费活力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还考虑到经济活力的连续性。

上述对新动能评价测量的指标体系中多数指标为正指标,只有要素错配损失涉及的4个指标为逆指标。

(二)测度方法

对区域经济新动能的测度问题本质上是对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而综合评价中的赋权问题是评价的重要因素。基于客观赋权及对原始数据信息利用的考量,选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

1.熵权法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它从原始数据出发,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权值。指标的变异程度越小,所反映的信息量就越少,其对应的权值就越低。这种赋权方法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更能反映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社会经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熵权法的步骤如下:

第一,为消去指标量纲差异的影响,将数据标准化。假定存在k个指标,X1,X2,…,Xk,其中Xi={xi,xi,……,xn}。假设指标数据标准化后为Y1,Y2,…,Yk,将所有的正指标进行标准化,则

为易于比较,将逆指标转换为极大型指标,则

第二,求各指标的信息熵。根据信息熵的定义,一组数据的信息熵为

一般而言,指标信息熵越小,说明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提供的信息量越多,在综合评价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也越大,其权重也就越大。反之,权重就越小。

第三,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信息熵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指标的信息熵,再根据信息熵E1,E2,

…,k)。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权重最高的是信息基建驱动,其权重为0.204 4,体现了新时代信息基建的重要作用;供给推力权重为0.179 1,这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相契合;需求拉力的权重为0.161 3,能够看出需求仍是激发新动能的重要力量;公共环境吸引力的权重为0.146 5,可以看出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也是建设现代济体系与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力情况、科技创新驱动和要素错配损失这3个方面权重都在0.1左右,它们是激发新动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表2 指标体系权重表

2.TOPSIS法

TOPSIS法是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其结果能较为精确地反映各评价客体之间的差距。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来进行排序,若评价对象最靠近正理想解同时又最远离负理想解,则为最优,否则为最劣。该方法对样本量及指标多寡无要求,适用性广,对原始数据信息利用较充分,适合对区域经济新动能进行评价。下文在前文熵权法计算出权重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进行加权测度。

首先,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加权

R=(rij),rij=wi*yij(i=1,2,…,k,j=1,2,…,n)

其次,确定正负理想解

经过计算得到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的正负理想解(表3)。

表3 正负理想解

再次,计算河北省各市新动能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即

最后,计算河北省各市经济新动能测度指数,即

根据上述步骤,计算出最终结果(表4)。

表4 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结果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新动能测度结果分析

基于上述实证研究,分别对整体测度和各子系统测度进行总结。

(一)整体测度结果分析

根据表4评价结果,将河北省各地市新动能指数排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石家庄市、廊坊市和唐山市;第二梯队为保定市、沧州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第三梯队为邢台市、张家口市、衡水市和承德市。具体而言,石家庄市与负理想解距离最远,与正理想解距离最近,其经济新动能测度指数为0.659 6,位列全省第一,其在供给推力、公共环境吸引力及经济活跃情况等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地市。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政治中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这也是石家庄市新动能指数排名第一的原因所在。廊坊市在要素错配损失、科技创新活力以及信息基建驱动等方面表现不俗。近年来,廊坊市依靠信息技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注重提升层次,新动能指数排名第二。而排名靠后的衡水市和承德市均表现为与负理想解距离较近,与正理想解距离较远,经济新动能测度指数分别为0.117 1和0.098 6,位列全省新动能指数的末端,表现为新动能动力不足、活力不够以及规模偏弱。

(二)各子系统结果分析

从需求拉力动能指数测度结果看,由于唐山市在消费支出、资本形成、进出口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在全省走在前面,故其需求拉力动能指数位列前茅。石家庄市和沧州市紧随其后,在经济规模、资本形成和对外开放方面比其他城市更具优势。相比之下,邢台市是纯内陆城市,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模型小,人均消费水平低。而张家口市因受制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经济总量并不大。但近年来随着交通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张家口市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从供给推力的角度观察,石家庄市资本供给水平最高,衡水市在这方面则处于全省最低水平。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角度看,廊坊市的表现最为出色,近年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而唐山市历史上就是工业大市,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面负担较重,在结构优化方面任重道远。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来看,沧州市表现最佳,秦皇岛市较弱。综合来看,从供给推力动能指数测度结果看,石家庄市表现最优,主要是区域创业情况活跃以及资本供给水平较高的缘故。

从公共环境吸引力的角度来看,石家庄市作为省会城市,政府在公共支出、医疗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投入最大,公共环境吸引力指数首屈一指。相较而言,承德市和衡水市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公共服务投入偏低。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来衡量,承德市城市绿化力度不低,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已构建完成,绿色发展潜力很大。

在要素错配损失方面,邢台市和衡水市在工业能耗水平方面表现最好,唐山市和沧州市两个工业大市在此方面压力较大。承德市的城镇生活水平较低,张家口市农村生活水平较低,这与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整体来看,廊坊市的要素错配损失最小,而承德市最高,承德市与负理想解距离较近,与正理想解距离较远,其指数水平最低。

从科技创新活力来看,廊坊市的R&D经费内部支出最高,这为创新发展起到催化作用。而石家庄市在专利申请投入和产出方面都最高,这也是省会科研实力和创新活力的体现。

信息基建驱动既涉及人力资本的投入,又涉及硬件设施的投入。科研人员投入方面,保定市在科研综合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上位列第一;廊坊市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数量上位列第一。从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方面看,石家庄市的硬件设施基础最好。相比之下,衡水市在这方面稍显薄弱。

经济活跃方面,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及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看,石家庄市和唐山市的民营经济较为活跃,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力军。而承德市在经济活跃方面位列最末。

表5 各子系统动能测度结果

各城市横向对比来看,综合排名领先的城市并非每个子系统排名都领先,如石家庄市在供给推力、需求拉力和经济活跃情况等方面首屈一指,但资源配置情况还有待改进。唐山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其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较重,尤其是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方面还需增大投入,促进经济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廊坊市近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向国家创新型城市发展,蕴含巨大潜力。保定市、沧州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处于经济新动能的第二梯队。保定市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是京津产业承接、支撑和落地的优质承载地,又有雄安新区建设之东风,这些对培育创新发展经济新引擎有重要价值。沧州市、邯郸市和秦皇岛市纷纷立足自身优势,聚焦转型发展与动能转换,力促释放经济发展潜力,谋求新发展。第三梯队的邢台市、张家口市、衡水市和承德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体量不大和环境承载压力等因素,更需从自身出发,因地制宜捕捉新机遇,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动能。

四、对策建议

根据河北省11个地市新动能的测度结论,结合河北省高质量发展战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触发新动能,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强化供需联动视域下的推拉合力

经济发展离不开供需力量的协同联动,单独一方无法形成持续动力,没有供给的需求是竭泽而渔,没有需求的供给是无源之水。要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就必须从供需两端促进良性互动与协调。未来,从需求侧角度看,需注意消费内容的转变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从投资规模向投资质量转换,从简单城市化向城市集群深化驱动,净出口向高附加价值发展;从供给侧的角度看,要以新产业技术革命促进各产业融合发展,从价格低廉的代工产品向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目标的高附加值产品转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适应和迎接新时代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提升公共环境吸引力

优良的公共环境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在政府公共支出方面,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造清廉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二是要深化招商和创业政策改革,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营造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三是要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不断加大技术改造步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努力降低经济社会的整体能耗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四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务实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城市素质修养,塑造聚心聚力的人文环境,提升社会凝聚力。

(三)减少要素错配损失

减少要素错配损失是提升资源配置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尽可能破除要素流动障碍,降低要素流动成本,提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配置效率,降低无效及低端的资源配置,增强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中高端配置;其次,要注重推进要素升级,促使其由数量向品质转变,在生产要素既往数量红利的基础上向质量红利不断发力;再次,要作好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加快产业转移步伐,提升产业转移效率,因地制宜加强要素资源的匹配度;最后,还要加快劳动力部门间和区域间的流动,推进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尽量降低收入分配差距中的马太效应,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四)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科技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带动经济结构优化与传统产业升级[8];二是加强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主体的合作,提升既有技术及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发挥市场在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中的主导作用,提升社会创新活动指数;三是加快关键领域技术创新,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影响力,并提升国内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四是要尽快建立起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构建科学多元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优化人才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创新动力,不断充实创新人才资源库。

(五)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一方面要消除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为符合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民营企业提供优惠,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对待新业态和新模式,尊重创新,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不竭;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打造尊重知识和保护产权的创新环境,释放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保护和帮扶民营经济中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培育、技术创新和产权保护等方面挖掘民营经济发展潜力。

该文依据科学可行的原则,基于熵权TOPSIS法从需求拉力、供给推力、公共环境吸引力和要素错配损失等7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新动能进行测度,并提出全方位框架下的经济新动能提升策略。该研究一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新动能指数测度体系,拓展了前人研究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立足河北省,有针对性地对所辖地市进行测度,为明晰各地市区域性新动能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后续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一是要进一步比较分析其他测度方法的异同及效果,从而对现有方法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然存在主观性问题,在数据获取与处理以及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等方面都存在其他可能,未来可作多维性与动态性拓展,进一步增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三是不同城市在经济新动能各子系统上具有不同的水平分布,如石家庄市在某些子系统上也有表现相对较差的地方,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深化动能提升策略。

猜你喜欢

测度动能供给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平面上两个数字集生成的一类Moran测度的谱性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关于Lebesgue积分理论中按测度收敛问题的教学研究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