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教育对接小学英语教学
2021-10-11孙如珺
孙如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江苏无锡 214101)
一、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当前,教育改革正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在课程改革上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正全面展开。面对课改的需要,新课程课堂教学,需要在充分考虑各学科教学的内容、任务以及学生自身的需求等,设计课程目标要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
但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近几年的教学中人们过分关注学生理性和认知方面,而忽视对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关注,从而导致了“情感空白” (emotional illiteracy),造成一些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失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并未成熟,所以小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差,一些情绪的波动就很容易影响到学习活动。
(二) 重要概念解释
1.情感
情感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可以将情感分为消极和积极两种相互对立的两类,其中,积极类指个体对外界的刺激在心理上做出了肯定的反应,引起了高兴、欢快、喜悦等情感;消极类是指人们对外界的刺激在心理上做出了否定反应,引起了痛苦、抱怨、气愤、惧怕等情感。积极的情感为人的活动提供了动力,相反的消极的情感阻碍个体活动。所以,从上面可看出情感具有调节人活动的作用。没有积极的强烈的感情,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正确的认识,也不可能形成坚定的信念。可见情感在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态度
态度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养成的对个人行为选择起影响作用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对一事物的反应的倾向性。态度具有持久性,形成某种态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形成以后就比较持久、稳固。态度的构成成分为认知、行为和情感,其中认知是对态度对象的信念或是,行为是对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行为, 情感是对人、对事、对物的心理反应倾向。在态度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个体获得并习得的对人、对己和对环境较持久的正反两方面的内部反应倾向的过程。
3.情感态度目标
新课程目标对英语提出的“情感” 不仅指学习爱好、学习动力,更是指让学生在内心世界中可以获得丰富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情感体现在多方面,如影响学生的情绪体验、个性倾向性的形成与改变、个性特征的发展等,而学生的情感表现也会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情感学习的形成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更新、高尚情操的培养等密切相关。
英语新课程目标中的 “态度”是多样的,不单指学习态度,更是指在生活态度上要保持乐观积极、求学态度上踏实稳重、人生态度上健康向上等。态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的人生观能乐观、积极进取、敢于求实创新,对所处社会环境、自己的学习、未来的工作保持热爱,具有社会责任和义务感、人道主义精神等。态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它能促进学生潜能的释放,帮助学生创造奇迹,实现和突破自我,同时对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笔者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查阅,得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需要、动机、信念和集体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情感态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密切相关,比如语言学习、认知活动、记忆能力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情感态度因素在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实现的方面进行一个调查,展现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为较全面地调查师生对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实现所持的看法,笔者通过教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认识以及课例中设计的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希望能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存在状态。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南通市和无锡市的部分英语任课老师,根据小学的分布情况,笔者选择了南通市崇川区的两所小学和无锡市南长区的一所小学,按照每个小学50份问卷的比例发放,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3份问卷,有效问卷132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法可以充分地掌握现有文献资料,从而了解有关科研动态、前沿进展、前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等,便于自己选择研究范围与突破点。笔者利用图书馆以及各种有效资源,查阅了大量书籍、期刊、学位论文、教育报道、教育政策等等,并且还收集了部分教案设计,受益匪浅。
2.问卷调查法
本问卷为教师问卷,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维度编制了此问卷。问卷中,前14道为封闭式选择题,后一道为开放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的实施现状。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3份,有效问卷132份。
三、结果分析与探讨
问卷项目的整理
表2 三四与五六年级英语教师对情感态度目标的认知
通过分析发现,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要低于低年级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影响情感态度目标落实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教学能力是广大教师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教师之所以觉得情感态度目标难以落实,是因为他们觉得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所欠缺,无法很好的在课堂上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并重。其次,评价体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也被认为是重要因素。同时,在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学校文化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如果学校文化建设得好,那么就能为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实施的氛围。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其情感发展的特点,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小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较低,难以为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学习目标,无法根据这一目标而维持自己的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他们的学习目标是被动的,而且是自己常常变换的学习目标。这都是由小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不稳定性所决定的,这也就造成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不自觉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当学生学习简单易懂的内容时,应保持学生的紧张感,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的作业,充分调动他们的动机;而当他们学习一些复杂而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我们应尽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氛围,当他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指导细心辅导,防止学生出现过度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二)深入挖掘小学英语学科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
通过发展心理学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现,小学生所处阶段为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这一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感性事物的支持。因此只有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才能因此而产生兴趣。
小学英语在教学内容上题材广泛,教学形式多式多样,在基础性、思想性表现出较强的特点。大多数教学内容来源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能激发小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教材中所蕴含要让学生体会到的情感。许多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材料,反映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会遇到的各种情感体验,同时也蕴含了编辑者自己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这些情感,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蕴含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促进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目标的落实。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生活情境、游戏情境等,这些情境的创造可以使英语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从而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利用“迁移”的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