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1-10-1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杨泽光杨宜帆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杨泽光 杨宜帆 王 丽
目的:分析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020年发现的22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平均年龄:50.05±20.61岁(19-86岁);LVEF与C值无相关性,与N/C值有相关性;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心衰的较少,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 50岁 患者心电图 2种 改变以上患者 6例,年龄 ≦ 50岁 患者心 电图少于2种改变的9例,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 50岁 的患者合并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较多,P>0.05,无统计学意义;7例反复住院患者均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死亡1例,其中3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AD增大,4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VEDD增大,6例患者就诊时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发生在各年龄段,且以男性较多见。临床表现以心衰症状为主,且以年龄>50岁的患者居多。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ventricular myocardium,NV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心室肌发育不全的心脏病。以肌小梁增粗及小梁间相通的深陷隐窝为特征,左心室发病率较高,也被称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1-2],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未分类型的心肌疾病。NVM由Chin等[3]于1990年首次报道,目前小样本的研究报道不少。因其在年龄和临床表现方面无明显的特异性,诊断时考验技师水平,因此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本文分析了2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部分患者的预后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现的22例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NVM 诊断标准:①在心室腔内可见多个丰富的肌小梁和小梁隐窝;②可见特殊的双层心肌结构,以心内膜层厚而非致密,心室壁薄而致密为特征;③肌小梁间深陷隐窝见低速血流信号充填,并与心腔相通;④疾病晚期可出现心室扩大,且伴有心室壁运动减弱和心脏功能下降;⑤排除其他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
1.2 方法
收集患者门诊及住院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主诉、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大生化等。观察指标包括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直径(LAD)、肌酐(CR)、左室射血分数(LVEF)、致密层厚度(C)、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值(N/C)、心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Spearma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0.0分析软件;散点图采用stata15.0软件制作。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例NVM患者的一般资料:符合NVM诊断的22例患者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平均年龄:50.05±20.61岁(19-86岁);其中12例住院患者均以心力衰竭为首要诊断入院,NT-pro BNP水平(1131-35000pg/ml)均远高于正常高值,CR水平仅有2例异常,其中3例有家族史。
(1)超声心电图分析:10例患者出现左室增大,7例患者左房、左室均增大;8例患者LVEF>50%,4例患者LVEF<30%;瓣膜少、中量返流17例(77.3%)其中合并多瓣膜返流5例(23%);22例(100%)患者病变位置累及心尖部,合并累及其他部位9例;18例患者致密层厚度(C)均值O.732±0.322cm,非致密层厚度与致密层厚度比值(N/C)均值为2.073±0.525;左心房直径(LAD)均值为36.1±7.3(23-5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值为58.0±11.0(43-72mm),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值为43.6±17.0(13%-71%)。年龄50岁的患者LVEF<50%仅3例,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心衰的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LVEF与C值的散点图未见明显相关性(见图1),与N/C值略有相关性(见图2),进一步统计学分析,LVEF与C值无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N/C值有相关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图1
图2
表1 LVNC患者年龄与LVEF值的关系
表2 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N/C值、致密层厚度值的相关性分析
(2)心电图特点分析:其中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ST段改变占45%(10例),左室高电压占41%(9例),窦性心动过速占27%(6例)、窦性心动过缓占18%(4例),3例室性早搏、1例房颤、1例室内传导阻滞、1例异常Q波。4例正常心电图,2例心电图资料欠缺。年龄>50岁患者心电图2种改变以上患者6例,年龄50岁患者心电图少于2种改变的9例,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较多,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LVNC患者年龄与心电图改变数量的关系
2.2 7例NVM患者反复住院的临床重要数据资料总结
7例均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均给予抗心衰治疗,3例给予抗凝治疗,期间1例未规律服药,1例症状好转后自行停药,1例出现症状后未予以重视延误治疗,1例已死亡;其中4例被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室血栓1例,血栓栓塞事件0例,无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其中3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AD增大,4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VEDD增大,6例患者心功能相比初次就诊时降低(见表4)。
表4 7例NVM患者反复住院的临床重要数据资料总结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心肌致密化不全为少见病,国外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NVM患病率为0.014%-0.032%[4],本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累及了左心室。NVM 也被称为“海绵样心肌”或“心肌窦腔的持续状态”,多累及左心室,也可见于右心室或双心室[5-6]。超声诊断对技师水平有较高要求,故对一部分患者会漏诊及误诊;Steffel等[7]在分析NVM患者初次就诊时的心电图发现,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之一是左室高电压,另外13%的NVM患者心电图提示完全正常。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此外,本研究显示有3例患者诉有家族史,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与基因变异相关[8],遗传连锁分析将NVM 隔离到 Xq28 区域,发现 Xq28 的TAZ基因突变是症状性NVM 的最常见原因之一[9]。本研究患者临床表现以心力衰竭为主,未见栓塞事件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但NVM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几率亦较高[10],Elham Kayvanpour等[11]对总共含有7598名成年人患者的43项研究(纳入的研究发表于2000年和2018年9月19日)进行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得出在汇集的数据集中,大约五分之一的LVNC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分布的射血分数及心电图异常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探讨了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肌厚度非致密化层与致密化层比值(N/C)、致密层厚度值(C)的相关性,Aras等[12]的研究显示,首发症状的发病年龄,心肌厚度非致密化层与致密化层比值(N/C)以及受影响部位的数量是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主要决定因素。目前类似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3.2 预后
本研究显示7例反复住院患者中2例依从性差,是心衰再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4例被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笔者认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与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均无特殊,以抗心衰、预防血栓栓塞及抗心律失常对症治疗为主,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并不能延误NVM患者的治疗,进而导致患者的病死率上升。Stanton 等[13]发现LVNC患者的死亡率与扩张型心肌病接近(10% vs15%,P=0.42;平均随访时间2.5 +/-1.2年)。本研究1例出现胸闷等症状时未予以重视,其他15例中年龄<50岁的患者未规律进行门诊复查,不排除有处于心功能不全心脏代偿期可能,待就诊时心脏彩超已提示左心室增大,本研究中10例患者出现左室增大,7例患者左房、左室均增大,Oechslin 和Jenni[14]研究显示成人死亡患者较存活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NYHA心功能分级 Ⅲ/Ⅳ级比例较高。故应加强对已发现或疑似病例的随访以提早治疗改善预后。
3.3 局限性
本研究中纳入病例数目较少,不同检查者对结果的判断有一定差异,故对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