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11李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天津300150
李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天津300150)
2型糖尿病(T2DM)目前尚无法治愈,临床多采用降糖药物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无法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及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存在自行减药、停药行为,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中需结合适度护理干预。认知干预是指通过改变或影响患者已有的认知思维,影响患者行为水平的干预模式[1]。该护理模式虽可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健康行为,但缺乏对不同证型的针对性干预措施。辨证施护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研究和护理方法,强调根据患者不同的病证结合中医不同防治方法[2]。该护理模式虽可根据患者具体病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但缺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关注,致使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法长期保持正确行为。上述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故本研究探讨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在T2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9年1~8月接受认知干预的100例T2DM患者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收集我院2019年9月~2020年7月接受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的100例T2DM患者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53例,女47例;年龄56~72(64.39±2.58)岁;病程2~6(4.02±0.63)年。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55~73(64.47±2.52)岁;病程3~5(4.05±0.60)年。纳入标准:符合T2DM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完整;肝肾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骨质疏松等其他代谢性疾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认知干预:(1)采取一对一沟通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现阶段治疗目标及做好糖尿病血糖管理控制的好处,加强对患者家属引导,鼓励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饮食、用药等行为进行监督,给予患者积极的情感关怀。(2)每月定期开展T2DM健康讲座,邀请血糖水平控制平稳患者分享疾病护理经验,鼓励患者在讲座上相互交流,提升治疗信心。(3)帮助患者规划合理的饮食结构,叮嘱患者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4)建立护患交流微信群,护理人员在群内分享T2DM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保存方法等内容,鼓励患者自我监督和自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辨证施护: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干预措施。(1)阴虚热盛证:患者多表现为咽干口燥、渴喜冷饮,针对此证型可采用养阴清热疗法,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生地黄等养阴生津中药,日常可多食用蛋类、牛奶、麦冬。(2)湿热困脾证:患者多表现为胸脘腹胀、五心烦热,针对此证型可采用益气养阴疗法,选用玉竹、生黄芪、枸杞子、制黄精等滋阴益气中药,日常可多食用鲜藕、白菜、鳝鱼。(3)气阴两虚证:患者多表现为形寒肢冷、乏力自汗,针对此证型可采用温阳育阴疗法,选用熟地、山茱萸、仙灵脾、鹿角霜等补血滋阴中药,日常可多食用山药、莲子。(4)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患者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针对此证型可采用阴阳并补疗法,选用天麻、琥珀、柴胡、桂枝等滋阴固肾中药,日常可多食用核桃、韭菜、鲫鱼。(5)血瘀脉络证:患者多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肤甲错,针对此证型可采用活血化瘀疗法,选用当归、丹参、川芎、红花、延胡索等活血调经中药,日常可多食用黑豆、核桃、猪肾。(6)向患者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身运动,鼓励患者适度进行室外锻炼。两组均干预2个月。
1.3 评价指标 (1)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TSDSCA)[5]评估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共11个条目,总分0~77分,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行为越好。(2)采用血糖仪(日本京都,型号:GT-1810)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DSCA评分比较 干预2个月后,两组SDSCA评分均较护理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DSCA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SDSCA评分比较(±s,分)
n 干预前 干预2个月时 t P观察组对照组100 100 67.270 37.002<0.001<0.001 t P 40.56±3.18 40.71±3.05 0.340 0.734 63.24±1.12 54.37±2.08 37.547<0.001
2.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2个月后,两组FBG、PBG水平均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
3 讨论
T2DM为临床常见慢性终身性疾病,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但若治疗过程中患者未能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针对自身病证辨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影响血糖水平控制,进而引起糖尿病肾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认知干预中通过一对一交流沟通、鼓励患者参加每月定期的T2DM健康讲座,能使患者明确做好糖尿病血糖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及好处,利于患者逐步改变以往错误认知和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且通过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引导,建立护患交流微信群,能使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药、饮食等行为受到有效监督,最终达到提升患者治疗过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6]。在认知干预的基础上联合辨证施护,能使患者明确自身病情及证型,进而能针对性了解延缓自身病情进展相关知识和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FBG、PBG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可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在于,T2DM属中医消渴范畴,该病基本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即肺燥、胃热、肾虚之别,进而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等证型[7]。辨证施护中根据中医辨证指导患者对一日三餐、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利用中药及食物的“性味”辅助疾病证候改善,并向患者推荐八段锦等运动强度不大、可操作性较强的传统中医特色运动,能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达到合理饮食、运动效果,从而平稳控制血糖水平[8]。
综上所述,辨证施护联合认知干预可提高T2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