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程结构注重自主选择加强课程整体规划和特色建设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中课程安排和课程学分结构的解读

2021-10-11迅,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必修课程选择性学分

李 迅,刘 华

(吉林省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建设不断发展变化,反映出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日新月异,但同时也受到国际教育发展和科学课程改革潮流的影响。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的功能定位可以概括为从“双基”到“素养”。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新时代的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的相关要求,结合吉林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吉林省教育厅制定并发布了《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2020年秋季开始,吉林省全面进入新课程实质性落地实施阶段。本文对《指导意见》中的附表1 和附表2 中课程安排和课程学分结构的设置进行解读,并对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兼具基础性和选择性

(一)普通高中课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要求需要通过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落实。2003 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此后十余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和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结合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需要进行修订完善,要和高考改革进行有效衔接和统筹谋划。可以说,本次修订是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提升。

(二)课程类别的调整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明确了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在新课程方案中课程构成有所调整,如图1。

图1 新课程方案中课程构成示意图

依据新课程方案,在制定《指导意见》附表时,设有语文、数学等共计14 个科目,其中“技术”科目包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科目也可为音乐或美术。除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科目只设有必修课程外,语文、数学等其他12 个科目均设有上述三类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国家课程,选修课程为校本课程。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这为实现“全人教育”提供了保障;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学生可以选择修习,这意味着“选择性必修”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载体;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这为实现课程规划校本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据和起点,也是培育特色高中的基础。

可见,这三类课程的设置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选择性,为具有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明确不同类别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课程的设置与未来高考的综合改革紧密相关,课程内容要适应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同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保持生动具体的联系,达到适合时代发展的育人目标。所以,须明确不同类别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定位。

首先,必修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的,其内容在凸显基础性、经典性的同时,也增添了时代性和创新性,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完成三年学业的基础,需全修全考。在《指导意见》附表中,除艺术、体育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科目外,其他学科的必修课程均设置在第一学年或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可见其基础性和全面性。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方案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科目规定为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强调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活动开辟广阔的空间。

再次,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可自主选择修习,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如《指导意见》附表2中生物学学科的选修课程是围绕“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和学业发展基础”3 个方向的多个拓展模块开设的,其内容围绕学科主干知识可分为“健康生活、急救措施、动物福利、传染病与防控、生物制药、食品安全与检疫、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干细胞与应用”等多个模块。这些模块分层建设,既基于学科视野,又注重培育学科思维,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术发展需要和能力培养,而且为对有志于某个方向深度学习研究的学生提供了专项综合学习的平台。

实际上,虽然三类课程体现不同的功能,但都强调高中课程应为高中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力,养成其人生规划能力,培养公民基本素养并形成健全人格,其最终目标都是要通过课程的统筹实施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未来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必备的前提和条件。

(四)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

从三类课程的内容特点分析,必修课程凸显基础性,选择性必修课程凸显自主选择性,选修课程凸显拓展性,以此建立了不同的功能定位,这为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提供了依据。

在《指导意见》的附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 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至少42 学分,选修课程至少14学分。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比,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分,同时适当增加了选修课程学分。值得注意的是,选修为校本课程,不少于14学分。其中,在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类课程之外的课程不少于8 学分。以上课程学分的比例设置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在保证基础性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力求通过不同类别的课程实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科学规划各类课程的开设学段和开设方式

从不同类别的课程特点来看,必修课程更侧重课程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共同基础不能保证,选择性就无法实现,所以此类课程是开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前提保障;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则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侧重课程的选择性,是在打好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在开设时也要顾及基础性。可见,这三类课程是相辅相成具有紧密关系的,要科学规划各类课程的开设学段和开设方式。比如《指导意见》附表中生物学科目的必修课程包括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要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在高中第一学年开设。学生修满必修学分并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需要可在高中第二学年同时开设选择性必修或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值得注意的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课程内容和学习特点具有特殊性,比如《指导意见》附表中美术科目中的“美术鉴赏”模块是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建议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学生修习后获1 学分;之后,选择开设选择性必修1 到选择性必修6 模块中的2个模块或连续开设其中1 个模块,学生选择修习其中两个模块或连续修习其中一个模块获得2 学分,与美术鉴赏内容系列的1 学分共同构成必修的3 学分;为保证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连续性,建议选择性必修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的第一或第二学期、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再如体育与健康科目中必修必学的健康教育模块需分散在高中三个学年持续开设;音乐科目中的选择性必修模块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一个或多个模块的循环开设等等。总之,依据不同科目的三类课程的关系,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安排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二、渗透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劳动教育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这不仅是落实在课程实施上,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为新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问题。

首先,依据新课程方案,《指导意见》附表中新增劳动科目,明确其必修学分为6学分,内容包括志愿服务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两大方面,分别为2 学分和4 学分,其中志愿服务在课外时间进行。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应该把劳动课程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贯彻落实,还应该在开设劳动课程时有落实,勤探索,通过教给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实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要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逐渐培养劳动意识,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这样,劳动课程的定位才会逐渐得到落实。

作为烹饪爱好者,特别是中餐专业烹饪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各大菜系文化特色,掌握及旁通各大菜系的烹饪技法,才能在所从事的菜系工作中提高自身烹饪素养,并在借鉴与创新中游刃有余地烹制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菜品。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首要目标。新课程方案中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课程内容包括必修必学和必修选学两个部分。必修必学是对全体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共同要求,课程内容包括体能和健康教育;必修选学是满足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以及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包括球类运动等6个运动技能系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学校课程开设运动项目的具体情况自主选择1~3项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学习。依据新课程方案,《指导意见》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在高中三个学年中持续开设。学校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将课内外有机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形成健康体魄和乐观进取的品质。这样,才会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课程目标中,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方面有所提升,会喜爱运动、积极参与运动、学会锻炼、发扬体育精神、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刻,加强艺术教育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的美化提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8 月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富足已然不是新一代学生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艺术教育恰恰能一定程度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成功的艺术学习是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的,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可以说,艺术课程的实施是真正把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育人过程中,是培养爱艺术、懂艺术、有创意的艺术爱好者的有效途径。

总之,上述课程的育人价值不是个别科目老师的责任,而是应该渗透到每所高中搭建的实施平台以及每个学科、每位教师的日程管理和教学中,这样才能使以上课程真正发挥其独特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育人功效。

三、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凸显课程的特色建设

依据新课程方案中“选修课程为校本课程”,《指导意见》附表中明确指出: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这意味着学校要对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做整体的规划设计,逐渐形成学校课程体系和学科发展的特色,为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和学生多样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众所周知,学校发展的驱动力和灵魂依赖于学校特色的品牌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大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力度,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风格,探索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这无疑对学校整体规划课程、梳理学科内部体系并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形成新的挑战。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在此基础上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课程体系。其意义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来提供差异性课程,由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未来社会提供新型人才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依托本学科可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整合,这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形成教学创造能力,帮助教师突破学科局限进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校本课程作为特色化课程,其建构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育特色普通高中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促使核心素养落地需要学科课程的支持,学校和一线教师根据本地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处理要予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中,可以将校本课程分类开设,分层实施。具体说,将校本课程分为如学科知识专项研究类、职业生涯规划类、兴趣特长发展类、综合活动实践类等类别。实施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科主干知识的掌握,以此拓展学科视野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第二层次则侧重学科方法的归纳和提升以及学科思维的培育和能力的形成,以此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学术发展需要;第三层次则是充分体现学生个性的深度研究学习,面向对学科某个分支能够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生。

总之,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可以围绕学科内涵进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整合和校本化,强调开设的自主开发、自主决策,使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得更为完整和系统,不仅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思维再到学科价值的梯度教学有了具体衔接,更支持了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发展,有利于形成学校品牌效应,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四、各地区和学校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方向,做好课程的整体统筹规划

《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实施建议,附表“吉林省普通高中课程学分结构表和课程安排指导表”是吉林省普通高中学校制订课程实施规划的基本依据。各学校校长在认真研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要做好校长领导课程教学的专业职责。

一方面,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以修订后的课程方案为抓手,注重培养适应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新时代新型人才,将修订后的课程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相关理念落实到常规课堂、教学管理和考试评价等各个育人环节之中。

另一方面,要将学生高中三年的课程整体划一、统筹规划,科学、均衡安排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结合《指导意见》,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国家规定的各类科目课程并开足规定的课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

(二)积极转变,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个任务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学校的课程育人,即以知识为载体,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自主学习并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具体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与过程之中。基于此,学校在贯彻落实新课程的育人目标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从课堂到课程的转变。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无疑是通过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实现的,课堂是课程育人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而课程也只有融入在阶段性、持久的课堂实施中,才能真正促使学生的身心成长。无论是校长的教学管理还是教师的常规教学,都要突破课堂的局限,将课堂与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从课程的宏观视角整体规划微观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为课程育人目标服务,学生在系统、体系化的课程学习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从教学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变。校长不仅作为教学的管理者,更是课程的领导者。其课程领导任务包括确立学校办学理念、依据教育方针及办学理念规划学校课程、落实与适度调试国家课程(国家课程的课程校本化处理)、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利用、确立课程管理机制、课程实施管理等。可以说,校长的课程领导涉及专业影响力引领、协调人际关系、建立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因素,为课程改革和创新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校课程优化与创新。

第三,从单一学科课程到跨学科课程的转变。课程不仅是特定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也不仅是完成特定的教学进度,课程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或活动实践学生习得的一种体验和能力,从中形成判断事物的态度、掌握思想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所以,任何单一学科的课程都不可能独立实现这些目标。尤其是当今随着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无法通过某一个学科去解决,这就要求校长在统筹规划课程时,不仅要强调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更要通过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跨学科交流与培训等多种载体实现跨学科课程的实施。比如,《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共8 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结合实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

2001 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独立课程;2017 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 年版)》明确将劳动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行,意味着新课程的设置更加贴合学生真实生活情境开展。目前,这两门课程处于“无课标、无教材、无专任教师”的“三无”状态,各高中仍然要对这两门课程予以充分重视。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校的资源条件或统筹各方力量,创设课程实施条件和环境,来考虑课程的开发与本校开展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从国家、地方到学校、教师、学生,逐级具体化,广泛了解教师开展此课程的业务能力和大多数学生的真正需求。根据《指导意见》的安排,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各占8学分和6 学分,课程内容和开设学段可根据学校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四)凸显特色,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和特色学校品牌

特色课程是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学校品牌价值的重要指标。在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充分协调课程资源、了解本校师资力量、调查学生需求等方面的前提下,开设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具有独特性的课程或与同类学校相比开设同样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实施方式和结果具有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逐渐使得课程“校本化”,为形成特色学校奠定必要基础。

猜你喜欢

必修课程选择性学分
基于附加直流的选择性低压漏电保护实现方法
选择性电沉积方法用于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钴和镍
选择性听力
学分
选择性××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探索
创新课程设计 实现快乐军训
独立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