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将军饮马模型”巧求最小值
——一道课本例题的拓展探究
2021-10-10黄旭华
黄旭华
(浙江省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浙江·杭州 310000)
线段和最小值、三角形周长最小值、四边形周长最小值问题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一类探究性问题,综合性强、思维含量高、应用性广等特点,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类问题通常以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几何图形或直角坐标系、函数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在评价上有很好的区分度,常常借助“将军饮马模型”,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基本原理解决最小值问题。笔者以典型常见的问题为例进行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1 构建“将军饮马模型”,形成解题方法
课本原题:浙教版八上数学教科书第50页例2:
如图,直线l表示草原上的一条河流。一骑马少年从A地出发,去河边让马饮水,然后返回位于B地的家中。他沿怎样的路线行走,能使路程最短?作出这条最短路线。
【分析】此题有两定点A,B和一条定直线l,通过一个定点轴对称,将两条线段之和转化为一条线段之长,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能确定最近点。如图,设点P是直线上任意一点,连结AP,BP。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与线段AP成轴对称的线段A'P,则AP+BP=A'P+BP。显然,当点A',P,B三点同在一直线上时,A'P+BP最短,即路程最短。
【解】如图,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结A'B,交直线l于点C,连结AC。骑马少年沿折线A-C-B的路线行走时路程最短。
下面给出证明:
设点P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连结AP,AP'。
由作图知,直线l垂直平分AA',
则AC=AC',AP=A'P(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AP+BP=A'P+BP≥A'B,
A'B=A'C+BC=AC+BC,
即AP+BP≥AC+BC,
所以沿折线A-C-B的路线行走时路程最短。
“将军饮马”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之一,生活中如水泵、公交站、网络基站、送牛奶点的位置设置等问题,都是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原理的应用。在几何问题中求线段和的最小值,求三角形或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时,都要构造“将军饮马模型”来解决。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定点进行轴对称,然后通过连线,进而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会演变出三种模型:(1)两定点和一定直线;(2)一定点和两定直线;(3)两定点和两定直线。
2 运用“将军饮马模型”,注重知识迁移
2.1 角中最小值
【例1】尺规作图:如图1-1,点P是∠MON内的一点,分别在角的边OM、ON上作点A、点B,使△ABP的周长最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由题意可判断属于一定点和两定直线模型。通过画图,运用轴对称性质可得出:PA=P1A,PB=P2B,C△ABP=PA+PB+AB=P1A+P2B+AB=P1P2,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此时△ABP的周长最小。
【作法】如图1-2。
(1)过点P作关于直线OM的对称点P1;
(2)过点P作关于直线ON的对称点P2;
(3)连接 P1、P2,分别交 OM、ON 于点 A、点 B。
点A点B即为所求作的点。
【变式训练1】如图1-3,点P、Q为∠MON内的两点,分别在OM,ON上作点A、B,使四边形PAQB的周长最小。
【提示】本题属于两定点和两定直线模型。如图1-4,分别作点P、Q关于直线OM、直线ON的对称点P'、Q',连接P'Q'交∠MON的两边OM、ON于点A、B,使四边形PAQB的周长最小。
2.2 三角形中的最小值
【例2】如图2-1,在△ABC中,AB=6,AC=8,BC=10,EF是BC的垂直平分线,P是EF直线上的一动点,求PA+PB的最小值。
【分析】如图2-2,根据题意,设EF与AC的交点为点P,连接BP,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则BP=CP,得到PA+PB=PA+PC=AC,即可得到PA+PB的最小值。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应用“将军饮马模型”正确找出点P的位置。
【解】如图2-2,根据题意,设EF与AC的交点为点P,连接BP。
∵EF是BC的垂直平分线,
∴BP=CP,
∴PA+PB=PA+PC=AC=8,
∴PA+PB的最小值为8。
【变式训练2】如图2-3,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6,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的中点,点P为BD上一点,求PE+PC的最小值。
【提示】如图2-4,由题意可知点A、点C关于BD对称,连接AE交BD于点P,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A=PC,故PE+PC=AE,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最小值为PE+PC=PE+PA=AE.由于点D为AC的中点,点E为BC的中点,借助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易求得即PE+PC的最小值是
2.3 四边形中的最小值
【例3】如图3-1,在矩形ABCD中,AB=5,AD=3。动点P满足S△PAB= 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 )
【分析】本题属于两定点和一定直线问题,但定直线未知,所以要先确定这条直线。解决的要点是先根据矩形面积不变,判断三角形面积不变,知道三角形AB边上的高不变,可确定点P在定直线EF上运动,然后根据“将军饮马模型”找出点P所在的位置;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最小值。
【解】如图3-2所示,设△PAB底边AB上的高为h。
在AD上截取AE=2,作EF∥AB,交CD于F,故P点在直线EF上,
作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EF于点 P,此时 PA+ PB最小,且 PA+ PB= A′B=
【变式训练3】如图3-3,在矩形ABCD中,AB=3,BC=4,E为边BC的中点。若F为边AB上的一个动点,求△DEF周长的最小值。
【提示】如图3-4,本题中点D、E两点是固定点,点F是在定直线AB上的动点,求△DEF周长的最小值,只要根据“将军饮马模型”找出点F点所在的位置,然后运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最小值为
2.4 圆中的最小值问题
【例4】如图5,AB、CD是半径为5的⊙O的两条弦,AB=8,CD=6,MN是直径,AB⊥MN于点E,CD⊥MN于点F,P为EF上的任意一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_______。
【分析】本题属于两定点和一定直线模型,点A、B两点关于MN对称,因而PA+PC=PB+PC,即当B、C、P在一条直线上时,PA+PC的最小,即BC的值就是PA+PC的最小值。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熟练运用垂径定理,根据轴对称性找出对称点,通过连线找到最近点P的位置,是解决最小值的关键。
【解】如图4-2,连接OA,OB,OC,作CH垂直于AB于点H。
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变式训练4】如图4-3,在⊙O中,AB是⊙O的直径,AB是AB上一动点,则CM+DM的最小值是_______cm。
【提示】如图4-4,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连结C'D与AB相交于点M,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问题,点M为CM+DM的最小值时的位置,根据垂径定理可得然后根据弧的度数判断C'D为直径,从而解得CM+DM的最小值是8cm。
2.5 直角坐标系中的最小值
【例 5】如图 5-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0,2)、B(6,4),点P在x轴上,当三角形ABP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符合“将军饮马模型”,属于两定点和一定直线模型。根据轴对称性在x轴上先找出点P所在的位置,然后求直线A'B的关系式,就能求出P点的坐标。找到问题本质,突出数学模型思想的重要性。
【解】如图5-2,过点A作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BA'交x轴于点P。
因为A(0,2)关于x轴的对称点A',所以A'(0,-2),
设直线A'B的关系式为y=kx+b,把A'、B两点代入得:
直线A'B的关系式为y=x2
当 y=0时,x=2,
所以P点的坐标为(2,0).
【变式训练5】如图5-3,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 A(- 1,0)、B(3,0)、C(0,3)三点,直线 l是抛物线的对称轴。设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当△PAC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提示】如图5-4,本题以抛物线为背景,研究三角形周长的最小值,看似三条线段和最小,实质仍是两条线段和最小问题,即PA+PC的最小值,符合“将军饮马模型”,运用三角形相似或一次函数关系易求得点P的坐标是(1,2)。
3 两点思考
3.1 在运用“将军饮马模型”解决同类型问题的步骤如下
(1)分析题目的背景,确定模型;(2)根据题意找出定点;(3)根据动点在哪条直线上运动,即可确定该直线为对称轴;(4)作定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5)将定点与对称点连成线段或两个对称点连成线段,即可得到最近点。
3.2 教学时回归教材,体会数学模型的力量
数学建模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求得问题,探究数学活动过程,几何模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要通过观察、分析、选择、判断等数学活动,完成模型构建,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探究结果”,从而形成数学方法,渗透建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