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研究

2021-10-09薛东许建平刘士荣丁筱

体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情境文化

薛东 许建平 刘士荣 丁筱

摘  要:基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背景,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的育人模式。包括“文化”和“情境”两方面内涵,文化性、情境性和创新性三类特征,构成基本框架的育人目标、育人方式、育人途径和育人策略的四个主体内容以及校内、校外两种实施路径等。

关键词:冬奥教育;文化;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9-0064-03

一、研究背景

为了把北京2022年冬奥会真正办成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望号召。2018年1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印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提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冰雪运动普及,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电厂路小学是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学校距离北京冬奧组委直线距离只有1000米,具有开展冬奥教育的独特优势。由于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诸多原因,我校孩子缺乏更广阔的视野,缺乏自信……但是他们乐观、友善、上进、能吃苦,只要有更多的成长平台和机会,他们就能够“飞得更高”。据此,学校尝试以探索冬奥教育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小学冬奥教育的“文化·情境”育人模式。

二、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内涵

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是指通过学校冬奥教育文化空间环境设计、课程和主题活动情境化实施、学生冬奥组织运行以及校外观赛参赛、冰雪体验、场馆参观等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获得冬奥知识与能力,感受、体验、理解与内化冬奥教育文化理念、情感精神的培养教育方式。

“文化”有两种内涵,一是在冬奥会“卓越、尊重、友谊”的价值观引领下形成我校冬奥教育的文化理念。我校冬奥教育文化理念的核心是“卓越”,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我们确立了“爱国、自强、拼搏、刻苦、耐力”“规则、责任、尊重、合作”“挑战、超越、创造”“幸福、快乐”的价值观念(图1)。二是我校在几年丰富的冬奥教育课程、活动、环境、实践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冬奥教育叙事文化。

“情境”指的是我校冬奥教育主要采取情境化方式,其具有几种内涵:一是学校冬奥教育主题校园文化空间环境设计;二是学校冬奥教育课程、主题活动、冬奥学生组织的情境化实施;三是校外冬奥观赛、真冰真雪体验、冬奥场馆参观、学生冬奥项目比赛等情境化活动参与;四是学校由冬奥教育活动、课程、实践、故事和环境组成冬奥叙事情境脉络(图2)。

(二)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特征

1.文化性

我校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首要特征是文化性,学校冬奥教育课程、观赛参赛、场馆参观等都渗透冬奥教育文化理念,激励学生追求卓越,培养爱国、拼搏精神,树立规则、尊重意识,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学校还开展了以“冰嬉图”“阿勒泰”“传统冰雪体育游戏”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系列研究,促进学生体验传统冰雪文化。

2.情境性

我校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具有情境性的典型特征。冬奥主题文化体现在校园环境各个角落,校园外墙、操场、旗杆、主席台、楼道、教室内处处都能见到冬奥文化理念、标识、场景等,冬奥的环境氛围陪伴着孩子们一起迎接冬奥会的到来。孩子们在情境活动中感受与体验冬奥文化,一个个冬奥主题课程、活动、事件铺排构成了学校完整的冬奥情境性叙事。

3.创造性

我校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还具有创新特征。冬奥教育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在时间与实践累积中创造形成的。“小小冬奥博物馆”是我校冬奥教育创造性的代表,60平方米的博物馆展厅,共有手工创意、非遗作品、微缩景观、冬奥征集、冬奥收藏、冬奥荣誉六个展区,摄影、衍纸、泥塑、剪纸、刻纸、绘画等九大类210件藏品,每件藏品都讲述着一段故事。

三、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基本框架

经过几年冬奥教育实践以及反思与挖掘,我校明确了冬奥教育“培养健康、自信、超越、坚毅、快乐少年”的育人目标,探索了冬奥教育文化熏陶、情境体验的育人方式,以及校内外环境、课程、活动、实践、体验、参与全方位融入的育人路径和争取外部资源、统整内部资源、家校和社会协同的育人策略(图3)。

四、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实施路径

我校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主要通过校内情境和校外实践两条路径进行实施,具体如下:

(一)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校内实施

1.校园文化环境与冬奥叙事

学校冬奥冰雪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在校园内随处可以见到冬奥相关知识与文化常识;全校学生每人创作一幅“冬奥手抄报”上文化墙,展现了学生心中的冬奥以及对冬奥的期盼;学生最喜爱的就是“冬奥活动照片墙”,上面贴满他们参加各种冬奥活动的巨幅照片,这一幅幅冬奥教育画卷,讲述了一个个冬奥故事,形成了我校独特的冬奥教育文化叙事。

2.学校冰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我校冰雪运动校本课程内容主要体现为“2+8+5”模式。“2”代表全体学生每学年参加一次上冰或者上雪训练(全校学生);“8”代表旱地冰球、旱地冰壶、越野滑轮、冬季两项、冰蹴球、轮滑、雪车、轮滑冰球8个冰雪项目的个性化训练(旱地化实施,注重基础训练);“5”代表冰球、冰壶、越野滑雪、短道速滑、冬季两项5个真冰、真雪项目(专业化训练)。我校冰雪运动校本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是“冰雪运动旱地化”,通过冰雪运动旱地化实施为小学生真正在冰雪上运动打下基础。

3.学科渗透、冬奥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每个学科及班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都探索了冬奥教育课堂教学渗透,每学期每个学科都有1次冬奥教育学科渗透研究课。学校冬奥教育开展校内冬奥讲堂、冰雪项目竞赛等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感受氛围、建立精神、体验文化,主要包括:冬奥知识、文化讲堂,亲子冰雪嘉年华、小小冬运会,冬奥知识竞赛、模拟冬奥会火炬传递等。

4.冬奥教育学生自治组织运行

我校已经经历了两届“小小冬奥组委会”学生自治组织。我校“小小冬奥组委会”通过招募启动仪式宣传、自主申报、视频展示、全校学生人气投票、外聘专家评审五个阶段进行,过程严谨,竞聘包括主席、副主席、体育部部长、小小冬奥博物馆馆长等多个“工作岗位”。

(二)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的校外实施

1.冬奥文化情境体验活动

小学冬奥教育“文化·情境”育人模式一大特色是组织学生参加了很多冬奥教育文化情境体验活动,主要有现场观看冬奥项目比赛、真冰真雪体验活动、参观冬奥文化场馆、参加冬奥相关赛事、冬奥吉祥物设计征集、冬奥宣传片拍摄活动等。

2.实践参与冬奥学生赛事

从2018年5月至今,学校组织学生和教师参加了多项国家、北京市冰雪竞赛,获得国家级冰雪竞赛团体第一名1次,第二名1次,个人成绩前八名6人次;北京市冰雪竞赛团体第一名5次,个人成绩前八名153人次。在一次次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成绩,更重要的是对冬奥会精神的理解,在一次次拼搏中,克服困难、敢攀高峰、越挫越勇、团结奋进。

五、结语

学校“冬奥教育”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各冰雪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市教委的高度认可,2020年被评为全国“冰雪运动推广示范单位”,冬奥教育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情境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感悟三角形的高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