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深度学习的跨栏跑模块教学设计

2021-10-09余立峰陈宗珊张伟

体育教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余立峰 陈宗珊 张伟

摘  要:基于普通高中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项目跨栏跑模块为例,分析高中跨栏跑模块教学特征、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核心要素和教学实施策略,为高中体育教师提供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跨栏跑模块教学指导。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跨栏跑模块;模块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8-0013-02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跨栏跑模块教学特征分析

田径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内脏器官的机能,能发展人体各项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田径类教材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以及为学习更复杂的技术储备必要的功能。通过跑、跳、投等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耐力等相关运动的体能。其中,跨栏跑是田径项目中一项重要的短跨技术,是跨越障碍能力的体现,技术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在进行跨栏跑模块教学设计时,围绕一定的挑战性学习主题,让学生主动理解技术动作,从无障碍到有障碍,从低障碍到栏架,从不同障碍到专业栏架,从不同场景到田径跑道的层层递进,建构一定的跨栏跑技术动作概念和场景。通过问题任务驱动,让学生建立跨栏跑和障碍跑知识技术的关联,运用所学的跨栏跑的技术解决复杂障碍情境当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解、运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认知、技能、情感的交互融合,思维深化,各项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跨栏跑模块教学核心要素

(一)设定引领性学习主题

跨栏跑模块教学引领性学习,是从认知理解到主动学练、尝试运用、学会评价的一个动态的、有层次的过程。引领性学习主题的设定,让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全身心积极参与跨栏跑的学练,体验从小栏架,逐步拓展到折垫、软式调节栏架等特定栏架器材环境,体验成功感,获得运动能力或体能发展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制定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落实教育目标学科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目标的微观层面表述,是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学生通过跨栏跑模块的学习获得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活动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状态的描述,而状态的描述必须是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的表达。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要素,包含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跨栏跑模块的学习,再内化的带有体育学科特性的品质,凸显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只有建构跨栏跑模块的学习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才能引领课堂教学,实现体育教育的根本价值。

(三)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

挑战性学习任务旨在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进行目标明确、自主探究、富有价值的学练活动。通过跨栏跑技术的新的技术动作的学习,从设置一定的障碍,从小栏架、折垫逐步拓展到软式调节栏架、跨栏架等器材环境,逐渐让学生体会自主参与、主动构建、注重技术动作的内化、技能的运用即起跨腿的抬、伸、压和摆动腿的蹬、展、拉技术,栏间跑的节奏,让学生在短跨比赛中运用,且在不同的场景中提高学生跨越障碍的能力,提高跑跨障碍速度。且要基于不同学情、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挑战性任务的分层教与学,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向高阶思维方式的良性发展。

(四)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

持续性学习评价在体育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过程性评价,贯穿跨栏跑模块教学的始终,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元认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目标是否能达成,主动进行反思和进行学习进程的自我调控,使学练不断地深入,最终突破原有框架的创新力。评价跨栏跑模块学习目标的达成,在认知上是否能说出跨栏跑的动作要领,是否知道跨栏跑技术原理及运用价值,是否知道跨栏跑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法,是否积极参与比赛并为同伴加油。在技能目标达成上是否能在不同情境的跑跨练习尝试中掌握跨栏跑技术,并能运用跨栏跑技术在不同的跨越障碍中进行比赛或游戏。在情感目标上能否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参与各种不同情境的练习尝试,大胆展示自身运动能力,表现出坚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这些目标实现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持续性的过程性评价推进学练进程。

(五)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

在跨栏跑模块教学中,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习终身体育的能力,教师建构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营造协调合理的的体育教学环境和学练氛围。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通过设计适当间距的小栏架障碍跑,让学生体会跑跨与跑的区别,指导蹬跨中摆动腿的抬、伸、压,结合恰当的栏间距设计,让学生体会栏间跑加速节奏和步幅、步长、步数与起跨衔接。基于小栏架的开放性学习环境设置,逐步拓展到折垫、软式调节栏架等特定栏架器材环境,破除恐惧心理,建立跨栏技术认知。在逐步升高的栏架练习中学习起跨腿的蹬、展、拉技术。在思考和尝试中不断深化探索,并在各种接力游戏、比赛中体会和学习栏间跑技术和节奏,在能力提升的情況下,设计适当加长栏间距,形成最佳栏间跑速度,达成单元学习目的。

(六)进行反思性教学改进

反思性教学改进在于学习场景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目标是否能够达成,在学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提升和改进,通过计划、组织、监督、控制、评价,借助对跨栏跑模块教学中问题的探究,通过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创造性的解决,再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跨栏跑模块教学实施策略

(一)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与策略

跨栏跑技术复杂,专业性强,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何通过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解决好学生心理恐惧及技术的重难点,在学、练、赛中掌握复杂的跨栏步及栏间跑等核心技术。基于此,模块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遵循“学练三个一”进行课时设计的策略。通过围绕单一身体练习的尝试,一个单一身体练习的组合,以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比赛或游戏设计,层层递进达成课的目标。整个模块以跨栏跑的跨栏步和栏间跑为核心,通过围绕跨栏步和栏间跑的各种练习提升体能的同时,完善核心技术,在“课课有比赛,单元有运用”中提升跑跨障碍的能力。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

跨栏跑技术源于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当时人们把它叫作障碍跑。所以跨栏跑技术的情境创设就围绕不同障碍物进行设计,通过小栏架、折垫、安全栏架、正式栏架不断深化障碍情境。在问题设计中首先围绕如何快速完成障碍跑的单元核心进行提问。再延伸出不同课时需求的子问题。如如何快速跨越障碍?起跨蹬地位置多远合适?脚尖朝向哪里不会勾到障碍物?膝盖折叠成什么样,才能最快过栏?过栏后在什么位置,后面的才能三步起跨?摆动腿如何快速下压?为什么落地身体会摇晃?异侧手为什么有摸脚尖动作?栏间如何加速?几步合适等。通过子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不断深入思考技术细节,在尝试中掌握动作,提升跑跨障碍能力。

(三)技术与深度学习的融合

跨栏跑技术包括跨栏步的起跨腿技术和摆动腿技术,还有栏间跑、起跨到第一个栏及最后一个栏的冲刺跑等,技术复杂,难度大。模块设计中以不同障碍物,不同距离、高度的场景设计,结合问题引导、自主尝试、相互合作等多种形式解决跨栏中特定技术问题,逐步掌握完整跨栏技术。例如,设计跨越小栏架的障碍跑,让学生感受跨跑技术,体验起跨腿和摆动腿的区别;60~76cm不同高度的安全栏架设置,让学生解除心理恐惧,逐步提升摆动腿和跨腿能力;在7~8.5m的栏间距变化中,逐步感受3步、5步栏间跑技术的区别,提升栏间跑节奏和速度;在连续的栏侧起跨腿的折叠前拉练习中,思考起跨腿过栏的展、拉技术。通过技术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对跨栏技术的分解尝试,让学生在不同场景中体验,在特定的问题引导下思考,在思考中反复完善动作技术,提升学习兴趣,形成跨跑障碍能力。

(四)基于单元主题学习的教学内容整合

单元中注重以不同形式障礙跑为核心的主题设计。如,开展抢救伤员、运送物资、抗洪抢险等特有主题场景设计。通过不同场景演化,让学生主动探索,相互合作,积极研究跨越障碍方法和技巧,改进跨栏核心技术,形成跨栏核心能力。在模块设计中前3个课时就是障碍跑主题单元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思考跨跑技术和跨栏技术有效衔接整合,为后续跨栏步技术的学习奠基。通过主题学习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尝试学练学习内容,并在多种形式的“赛”中提高运用能力,形成个性化的跨栏技术。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2]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