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处境不利幼儿心理调适的途径构建
2021-10-09居妍王晓芬
居妍 王晓芬
处境不利幼儿主要是指由于贫困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造成的其在教育资源占有、社会支持等方面相对匮乏的幼儿群体,他们在某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处境不利幼儿面对更多的是心理健康威胁,如欧阳岚发现流动幼儿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有待加强,交往能力弱,有明显的孤独感等问题[1]。王心爽发现流动幼儿在情绪障碍、性格缺陷、品行障碍三个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2]。刘占兰发现留守幼儿在孤独感、焦虑感、退缩性、攻击性四个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3]。汪翠满的研究证实了单亲幼儿的同伴交往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同伴交往态度消极被动,在交往中受到同伴的排斥或忽视的现象较多[4]。可见,处境不利幼儿是心理问题的潜在高发性群体,他们需要一种合理有效且普适性更强的路径去发泄负面情绪,构建积极的内心世界。
阅读疗法是指通过适宜的阅读材料使人心境舒缓,获得愉悦体验,进而达到调适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将阅读疗法运用于教育,强调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产生交互作用,更多发挥的是阅读的预防、发展性作用。所以,发展性阅读疗法主要应用对象是“正常的个人”,采用教化与富有想象力的阅读资料提升正常人的人格发展与自我实现或维护心理健康,协助个人处理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5]。正如雅斯贝尔斯的唤醒教育理论所释,通过主体间有意义的对话,能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沉睡的自我意识,解放其束缚的心灵,从而自由自觉地构建人格与生命。因此,借助绘本阅读可以帮助处境不利幼儿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学习自我接纳,让其在个人经验与绘本的相互作用下,改变自身不恰当的认知、态度与行为,从而达到良好的心理适应水平。
一、绘本阅读促进处境不利幼儿心理调适的机制探讨
选择借助绘本发挥其发展预防性作用,是因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的阅读媒介,能够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处境不利幼儿的心理发展相契合。
(一)绘本是最适合幼儿的阅读媒介
处境不利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变化快,可塑性强,对于新事物的认知通常是在生活体验中获得的。因此,对于处境不利幼儿的教育要具有生活意识,以他们熟悉又感兴趣的材料为中介。相比于非处境不利幼儿,处境不利幼儿在心理调适上更容易出现偏离,长期的内部不协调会导致外显的问题行为。因此,他们需要的阅读媒介應既能符合年龄发展特点,又能提供有效应对不利处境的支持力。
绘本对于幼儿本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媒介,运用于处境不利幼儿身上则更能凸显其发展心理、预防隐患的价值。一方面,绘本同时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在叙事方式、色彩搭配、题材选择上都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贴合,具有娱乐和教育的双重作用。绘本满足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和认知发展水平的需求,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趣味性的图片和生活化的语言,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提升幸福感,因此绘本被称为“最适合幼儿的书籍”。另一方面,绘本能接触到处境不利幼儿的内心世界。绘本通过生动的卡通形象和简单有趣的情节再现了幼儿的生活与遐想,将幼儿的内心世界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正如松居直在《绘本之力》一书中提道:绘本是从孩子到大人,都可以用语言和绘画来表现的、非常广阔的、自由自在的世界[6]。幼儿在自由的绘本世界中,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绘本内容相联系,从而在绘本中获得环境的支持力,得到正向引导和情绪宣泄。此外,幼儿还具有利用已有经验去解释和接受新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在绘本阅读中形成的正确认知还可以指导生活实践,进而尝试着独立解决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二)绘本阅读的作用机制与处境不利幼儿心理发展相契合
绘本阅读有助于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是因为幼儿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材料与自我进行交互作用,进而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历程变化。绘本阅读的作用机制经历以下几个阶段:涉入、认同、投射、净化、领悟和应用,这一过程与处境不利幼儿的心理需求相契合。
首先是涉入阶段。初步接触绘本时,由于受兴趣、心理特点以及自身处境的影响,处境不利幼儿敏感的心智更容易被带入绘本的情境中。这使得处境不利幼儿与绘本之间的情感触动更为顺利,之后他们会逐渐投入并开始关注阅读材料所传达的信息。
其次是认同阶段。当处境不利幼儿发现绘本中主人公的经历与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所关联时,就会产生共鸣情感,生发出同理心,获得情感上的羁绊,这就进入了认同状态。
再者是投射阶段。由于相似的感受,处境不利幼儿就会在潜意识中投射想法,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社会性信息传递,以自我为中心,主动解读并阐释人物的思想和遭遇,同时他们还会以语言或动作的方式传达对绘本的回应。
然后是净化阶段。当处境不利幼儿继续深入阅读绘本时,就会达到此阶段,因为绘本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形式,当处境不利幼儿将自己的遭遇、感受与当时的情绪、故事人物的经历相连接时,他们在情感上就获得了理解和触动,释放了内心的不安与压力,从而起到净化心灵、疗愈自我的作用。
接着是领悟阶段。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处境不利幼儿看到最后主人公对于事件所持有的解决态度、方式以及策略时,会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困境以及面临的难题,然后寻求更适合的办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纾解内心。
最后是应用阶段。绘本中的故事人物总是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发挥各种聪明才智解决问题,无疑是给处境不利幼儿建立了模范榜样。在绘本创设的积极乐观情境的熏陶下,处境不利幼儿能获得来自环境的支持力,尝试采用故事人物的解决策略,发展故事人物的美好品质,并慢慢地将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融于日常生活中。处境不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最终获得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欢愉和释放,还生成了一种多角度思考、认识和接纳事物的方式。而且,这种经验是持久的,是可以运用于生活中各方面的普适性经验。
因此,幼儿绘本是良好的阅读媒介,能让处境不利幼儿从绘本阅读中获得源于生活的间接经验,内化行为规范与社会准则,得到对自我处境的认同和理解,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世界。如此一来,他们也能更为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活,与同伴、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绘本阅读促进处境不利幼儿心理调适的教育建议
对处境不利幼儿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在绘本的选择与阅读方法上要有所要求,所以要根据特定对象的特征去选择恰当的媒介材料并辅以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绘本的选择
第一,考虑到幼儿的认知特点,绘本要主题鲜明,内容简单有趣。例如麦克·山姆布雷尼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小兔子和大兔子拼命伸开、举高的双臂,努力往高处跳跃的动作,将抽象深刻的爱诠释得具体可感。学龄前幼儿由于年龄限制,其识字水平、阅读能力、认知发展都处于上升阶段,且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处境不利幼儿也是如此。所以,为处境不利幼儿选择绘本,必须符合其年龄特点,内容有趣,情节简单,且画面色彩要符合幼儿的审美。
第二,所选绘本应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关,且有明确指导。幼儿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主动对内疚的冲突阶段,此时的他们需要培养主动探究环境的勇气,渴望得到成人的关注、认可和鼓励,还需要借助外界力量帮助其强化适宜的行为,抑制消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为处境不利幼儿选择的绘本既要关注积极向上的话题(如乐观、坚持),也要正确认识、接纳、调控消极情绪(如焦虑、害怕)。例如张芳利用康娜莉雅·贝蔓的经典情绪主题绘本《我的感觉》系列,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害怕、难过、自信等常见的情绪[7],《我是一只喷火龙》则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因此,这类情绪主题绘本能帮助幼儿觉察自我情绪,引导幼儿识别他人的基本情绪,促进幼儿的自我情绪表达并丰富他们的消极情绪调控策略[8]。
第三,阅读素材的主角一般为弱势儿童[9]。在为处境不利幼儿筛选绘本时,家长或教师要对绘本进行解构与评价,选择能够解决心理困惑的绘本作为阅读材料。考虑到处境不利幼儿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可选择诸如《大脚丫跳芭蕾》《胆小鬼威利》《大脚姑娘》等题材,这类绘本主角都有一定的“弱势”,更容易引起处境不利幼儿的情感共鸣,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榜样示范,进而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促进其主动性发展。
(二)绘本的阅读
第一,允许并鼓励反复阅读。绘本阅读产生的成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处境不利幼儿的心态转变也需要时间的调和。因此,家长或教师应该允许并鼓励他们反复阅读绘本。一来能以强化的方式帮助处境不利幼儿塑造正向认知,二来能让他们在绘本中获取经验、知识与技能,并得以持续性建构。这样,他们在反复阅读中能够生成新的经验和认知,以适合他们的合理节奏去匹配绘本阅读的作用机制。
第二,进行自由交互式阅读。对处境不利幼儿来说,发挥绘本促进心理健康作用的最好阅读方式是交互式,即可以共读绘本。在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绘本并引导其阅读的前提下,家长或教师应给予地点、时间以及互动对象上的适度自由,而不是完全放任他们自主阅读。这种阅读不仅能让处境不利幼儿感受陪伴的温暖,还能在互动中更好地获取绘本提供的信息,理解绘本内容,也使其阅读行为得到正强化。另外,家长或教师启发性的提问能推动幼儿发散思维,引发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第三,阅读形式多样化,渗透日常生活。从幼儿园教学来看,纯粹使用绘本进行单一教学活动难免枯燥,可将绘本阅读形式多样化。如在教学领域,除了常规的语言教学活动外,还可将绘本作为载体在社会、健康等领域开展相应活动;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亲子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幼儿有机会通过实践感知去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体会阅读绘本的快乐,与绘本角色进行情感沟通,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除了专门的教学活动之外,绘本阅读还应渗透日常生活。这种渗透主要是指以生活事件为契机,将绘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家长或教师可借助绘本人物进行榜样示范与引导,唤醒处境不利幼儿的阅读经验,然后引导处境不利幼儿自主解决遇到的困难。例如教师进行《輸不起的莎莉》图画书课程后,幼儿在游戏中若遇到“输不起”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思考“莎莉会怎么做呢”[10]。
第四,让阅读成为习惯。首先是创设阅读环境。家长或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处境不利幼儿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区,让其坚持每日自主选择一个时间段进行绘本阅读并提供支持。其次,家长或教师可以通过让处境不利幼儿参加社区或幼儿园的阅读活动、更换阅读环境、参观图书馆等丰富的阅读形式来增强兴趣,提升其进行绘本阅读的内部动机。最后,还可以提供绘本阅读的辅助性材料,增强他们的体验感。例如提供相应的服装、道具等材料,让幼儿能够借助表演进入故事的情境,迁移经验,自主体验,充分感受阅读绘本的快乐[11]。长此以往,就能够帮助处境不利幼儿将绘本阅读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养成阅读好习惯。
阅读干预是提升弱势群体儿童心理弹性的经济而有效的手段,这种干预成本较低,但成效显著[12]。处境不利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心理历程,绘本阅读的发展性作用唤醒了他们的自我意识,提供正向引导与情绪宣泄,进而深化他们对自我处境的认同与接纳。
【参考文献】
[1]欧阳岚.学龄前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8(01): 69-71.
[2]王心爽.长沙市流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刘占兰.农村幼儿留守生活的潜在心理危机与应对[J].中国特殊教育,2017(03): 65-70.
[4]汪翠满.单亲家庭5~6岁幼儿同伴交往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10.
[5]王波.读书治疗[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50.
[6] [日]松居直,柳田邦男,河合隼雄.绘本之力[M].朱自强,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106.
[7]张芳.以情绪主题绘本为载体开展小班幼儿情绪教育的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4.
[8]葛琳.情绪主题绘本促进大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版),2015(01):16-20.
[9] [10]田怡楠.提升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阅读游戏干预课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9.
[11]徐亚琴.巧用绘本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01):46-47.
[12]张莉,周兢,田怡楠,梁入文.阅读干预:促进学前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9(12): 20-2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6岁流动儿童早期教养的社会精准支持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8BSH15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