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沿科技动态

2021-10-09武志星,刘瑾,张宇麒

科技中国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息量子芯片

韩国现代重工研制可自主航行的LNG船

据The Maritime Executive网2021年7月30日消息,韩国现代重工集团计划在今年年内推动搭载自主航行技术的超大型LNG船横渡大洋,这将是全球首次采用自主航行技术实现跨洋航行的大型商船。通过先发制人的技术开发,现代重工希望提前进入建造自主航行船舶的时代。这也预示着韩国造船业在确保LNG船、LNG动力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建造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将在无人船领域确立竞争优势,从而进一步巩固在全球造船业的霸主地位。(武志星)

(图片来源:The Maritime Executive)

美海军推进波浪能转换器研究,以促进潜航器的长航时应用

据夏威夷公共广播电视台2021年8月17日消息,美国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所与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获得海军设施工程司令部6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波浪能转换器研究。研究人员将开发水下储能单元和电源接口,小型波浪能转换器可通过电源接口对无人潜航器进行充电,此外还将为波浪能试验场开发无人潜航器水下充电站。美海军设施工程司令部官员表示,美海军正大力投资波浪能技术,以促进潜航器的长航时应用,并为偏远美军提供电能。(武志星)

美国 40% 野生白尾鹿体内检测出新冠病毒抗体

据biorxiv网2021年8月3日消息,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发现,美国东北部三分之一的白尾鹿体内出现新冠病毒抗体,表明它们已感染新冠病毒,但其均无生病迹象。这是首次在野生动物种群中观察到新冠病毒广泛暴露的情况,意味着病毒可在受感染的动物中自然传播。研究人员担心将出现携带新冠病毒的新动物种群,使病毒进一步进化,或威胁现有疫苗的功效,并在大流行消退后重新传播给人类,使疫情反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ioRxiv》期刊。(刘瑾)

(图片来源:bioRxiv)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来自羊驼的新冠病毒高效抑制剂

据medgadget网2021年8月5日消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来自羊驼的微型抗体,称为纳米抗体,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该纳米抗体具有非常高的耐热性,在高达95摄氏度的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更容易生产、加工和储存,具有价格低、生产复杂度低的优势。到目前为止,该纳米抗体在实验室中已显示出抑制病毒及其变体的功效,研究人员正准备进行临床试验,以进一步确认该纳米抗体是否可以作为新冠肺炎的可行治疗方法。(刘瑾)

(图片来源:Thomas Güttler / Max Planck)

瑞典研究人员开发出发现抗病毒药物的新方法

据phys网2021年8月2日消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发现抗病毒药物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使用改良版的细胞涂鸦方案,即用荧光试剂混合物对多个细胞室进行染色的既定分析方法,来识别病毒在感染细胞上诱导的变化,并将这些形态特征用作筛选能逆转病毒诱导效应的药物的基础。该方法可用于筛选已在医学上可用的药物,使其重新用作抗病毒药物;还可用于确定靶点,合成能抗病毒的新化合物。(刘瑾)

日本恢复运行高温工程试验堆

据World Nuclear News网2021年8月3日消息,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JAEA)恢复运行了位于大井研究所(茨城县)的高温工程试验堆(HTTR)。HTTR是一座功率为30兆瓦功率的实验性高温气冷堆,于1998年实现首次临界、2001年实现满功率运行、2010年在高温、满功率条件下成功连续运行50天。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该堆被要求按照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开展安全检查,此后一直处于闲置状态。JAEA表示,随着2050年碳中和目标临近,发展核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高温气冷堆是最具前景的先进核技术之一。JAEA将对该堆开展各种测试,以确认其安全性、堆芯物理及热-流体特性、燃料性能等,并利用该堆开展制氢示范。(张宇麒)?

荷兰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3D打印的新型液晶墨水

据Phys网2021年8月17日消息,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TU/e)化学工程和化学系的研究人员与荷兰应用技术科学研究院(TNO)、帝斯曼集团(DSM)、Brightlands材料中心等机构和企业合作,创造了一种受自然启发的基于液晶弹性体的墨水,可以通过墨水直写(DIW)在表面进行3D打印。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反光液晶墨水解决了传统液晶材料黏性不足以形成稳定固体结构,且很难排列分子以产生特定颜色的问题,未来可用于3D打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李维科)

(图片来源:Phys)

新加坡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可变刚度织物

据EurekAlert网2021年8月11日消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Singapore)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链甲”织物,它像布一样柔韧,但可以根据需要变硬。这种可变刚度织物由尼龙塑料聚合物3D打印而成,由互锁的空心八面体组成,当织物变成一个刚性结构时,硬度可提高25倍。其潜在应用可能包括防弹或防刺背心、为老年人提供可配置的医疗支持,以及用于高强度运动或建筑工地等工作场所的防护外骨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李维科)

(图片来源:EurekAlert)

国际团队开发了用光脉冲在不规则表面上印刷电路的技术

据TechXplore网2021年8月5日消息,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带领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低热传递技术,可以在各种复杂的几何形状和人体皮肤上打印可生物降解的电子产品。研究人员将薄膜附着在目标表面的模板状覆盖层上,用锌纳米颗粒制成的墨水覆盖薄膜,然后通过薄膜脉冲高能氙灯在几毫秒内激发粒子,从而通过模板将锌纳米颗粒转移到新的表面,形成了可用作传感器或天线的导电电子电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今日材料》期刊上。(李维科)

(图片来源:TechXplore)

Tready机器人使用履带式鳍状肢克服障碍

据NewAtlas网2021年8月16日消息,Tready机器人由总部位于匹兹堡的HEBI Robotics制造,专为搜索和救援、工业检查或简单的机器人研究等应用而设计。Tready由一个中央矩形主体和四个独立控制的可移动腿组成,每个腿的末端都有一个可旋转的罐状橡胶胎面(即“脚蹼”)。当Tready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移动时,这些“脚蹼”可以保持水平配置,随着地形的轮廓上下移动;如果遇到大石头之类的障碍物,其前鳍状肢可以举到物体的顶部,以此来抬升自己。(李维科)

(图片来源:NewAtlas)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设计出抗量子攻击的加密芯片

据TechXplore网2021年8月4日消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设计出一款能够有效实现后量子密码学的计算机芯片,可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基于硬件/软件协同设计的方法设计该芯片,使专用组件和控制软件相互补充。该芯片基于RISC-V开源架构,并能兼容Kyber和SIKE等后量子密码算法,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有效防止量子计算机的破解攻击。研究人员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该芯片的加密能力和自身保护性能进行测试。(唐乾琛)

(图片来源:TechXplore)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使用晶体透镜增强对量子芯片的控制

据Phys网2021年8月13日消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通过在芯片中添加一组晶体透镜来控制数百万个量子位的方法。传统硅量子芯片中,需通过微小的控制线来操纵比特位实现计算。这会占用芯片中的宝贵空间,并产生过多热量。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则考虑通过磁场控制量子比特,他们在硅量子芯片上方布置了称为介电谐振器的晶体透镜。当微波进入谐振器时,它会将微波的波长聚焦到更小尺寸,当波长缩小至1毫米以下时,研究人员可将微波功率转换为控制量子位自旋的磁场,实现对量子位的大规模控制。该方案有望实现对400万个量子比特同时控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唐乾琛)

(图片来源:Phys)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部署全球首颗商业软件定义通信卫星

据scitechdaily网2021年8月1日消息,欧洲阿里安公司成功发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Eutelsat卫星。据悉,该卫星是全球首颗商业软件定义卫星,将用于数据传输和安全通信,可以在轨道上重新编程,在其生命周期中针对不断变化的需求作出反应。该卫星可探测和定性任何无关信号发射,使其能动态响应意外干扰或蓄意干扰。未来,软件定义卫星能为人们提供高速通信、精确导航、态势感知和空间授时服务等,将打破传统卫星任务单一、体系封闭等状况,扩大卫星应用范围,推动卫星智能化应用发展。(张嘉毅)

(图片来源:elsiglo.com)

美国太空发展局将在国际空间站部署红外成像载荷

据SPACENEWS网2021年8月9日消息,美国诺格公司宣布,将为美国太空发展局发射一部用于采集低轨环境数据的红外成像载荷。该载荷是一部重约50千克的多光谱相机,将在3个月内在空间站持续采集红外图像数据,帮助科研人员从低轨了解地球红外背景,为其开发下一代跟踪卫星算法提供帮助。据悉,该试验的目的是为掌握在白天和夜间不同时间段从低轨观测大气、云、地表、陆地和海洋的结果,以及检测传感器在低轨上以极快速度移动时的性能。(张嘉毅)

(图片来源:spacenews)

特斯拉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技术取得突破,可回收约92%电池电芯材料

据byteclicks网2021年8月11日消息,特斯拉近日发布《2020影响力报告》,公布了有关其电池回收技术的进展。根据报告,特斯拉于2020年第四季度在内华达州超级工厂完成了电池电芯回收系统第一阶段的部署,该系统可把电池内92%的镍、铜和钴等材料进行回收,特斯拉再把这些材料转移给相关的供货商。特斯拉表示,未来将为每个超级工厂量身定制高回收率、低成本和低环境影响的回收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关键电池材料的回收率。(张宇麒)

(图片来源:interestingengineering)

美国研发可加速识别健康相关基因的CRISPR新技术

据phys网2021年8月19日消息,美国犹他大学健康科学家Randall Peterson开发出一项名为MIC-Drop的新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将CRISPR基因编辑系统有效部署到斑马鱼身上,从而可以在一次实验中快速评估数百个基因的功能。目前,Peterson的团队已经使用MIC-Drop识别出了对心脏健康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的许多基因。这一技术进步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可以在任何动物模型中使用CRISPR技术进行筛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刘瑾)

(图片来源:phys)

猜你喜欢

消息量子芯片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从量子纠缠到量子通信
决定未来的量子计算
一张图看5G消息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一种简便的超声分散法制备碳量子点及表征
芯片测试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消息
消息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