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体系建设及分析方法应用

2021-10-09任永盛南通市中医院

财会学习 2021年26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分析法出院

任永盛 南通市中医院

引言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是指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和年度预算目标,以决算数据、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为依据,结合具体医疗业务活动,对公立医院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和运营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活动极为复杂,各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运行分析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经济活动分析,把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放在整个运营过程中加以考察,把影响某项指标的各个因素都展示出来,区分主次,分析各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找出偏离标准或预算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为决策提供量化参考指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

一、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的组织架构和分析内容

(一)经济运行分析的组织架构

经济运行分析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经济活动涉及医疗、教学、科研的各个方面,因此经济运行分析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领导、财务部门牵头、各部门参与的经济运行分析组织架构。建立分析制度和分析的框架体系,明确各行政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的分析责任制度,配备分析人员。各科室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科室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对本科室的重点指标重点分析;财务部门负责汇总编写医院层面的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对重点指标、重要事项以及差异较大的事项深入研究,剖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量化参考指标和建议。

(二)经济运行分析的内容

医院经济运行分析应涵盖医院经济活动的所有方面。包括医院的预算执行分析、收入支出分析、科室成本分析、项目成本分析、医疗服务成本效益分析、病种成本分析、专项资金使用分析、医疗设备效益分析、科室运营分析以及其他专项分析等。

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的原则和流程

(一)经济运行分析的原则

医院经济运行分析应遵循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经济运行分析的目的是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因此用于分析的数据资料必须来源于医院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并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除了真实性、可靠性以外,还应当保证分析的时效性,不及时的信息将使分析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甚至毫无价值;另外,由于医院的公益性特征,经济运行分析还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二)经济运行分析的流程

① 根据医院发展战略和年度预算设定经济运行分析目标、制定工作计划;② 在信息系统预先设置各项统计报表,收集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③ 结合具体医疗业务活动,对公立医院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和运营活动进行比较、分析;④ 对重点指标、重要事项及差异较大的事项深入研究,剖析原因;⑤ 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三、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及信息化建设

(一)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体系建设

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活动极为复杂,在设置指标体系时一定要与具体医疗业务活动相融合,建立多维度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评价经济活动。

(1)社会效益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性质决定了医院在制定分析评价指标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并且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主要的社会效益指标有:患者满意度、治愈率、好转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甲级病案率、人均收费水平增幅控制等。

(2)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医院在进行经济运行分析评价时,不仅要对比本单位历史数据评价发展趋势,对比预算数据评价预算执行情况,还要与同行业其他医院、医疗行业先进水平等进行横向比较。横向比较有助于找出差距,找出管理中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医院经济运行分析中除了运用财务指标对实物资产的运营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还应选择非财务指标对整个运营过程全面、动态地分析评价。常见的非财务评价指标有:医疗服务工作量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患者满意度、工作效率指标等。

(4)医院总体指标与科室运营相关指标。既要制定医院层面的分析评价指标,也要根据各科室的业务特征制定相关指标。医院总体指标包括:医疗服务工作量指标、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资产运营指标、成本管理指标、床位管理指标、收支结构指标、发展能力指标、效率指标等。在制定医院总体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各科室的业务特征制定科室运营评价的相关指标,作为医院总体评价指标的补充。

(5)其他专项分析指标。如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析,必须根据各项目的特征与目标来制定各项目的指标体系。

(二)经济运行分析的信息化建设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系统应对接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HIS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以财务和业务数据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整理、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生成多维度的分析报告。大数据时代,只有借助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一次采集,全程共享。

四、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及应用

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实际数与基数的对比来提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医院经济运行分析中,比较分析法主要用于工作量、收入支出、运营效率、成本管理、发展能力等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通过差异推测指标的变动趋势。常用的基期数据为上年同期数、上年同期累计数;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对2021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也可同时选用2019年、2020年两年数据分别作为基期数据;在分析三年平均增幅、五年平均增幅时,应选择三年前或五年前的数据作为基期数据。除了选择基期数据进行指标的趋势分析,经常也会选用标准数值来分析指标的执行情况,如预算执行分析时选用年度预算数为标准数值来分析考核各指标的预算执行情况;横向考核各指标的执行情况时选用国考指标中位数为标准数值。

假设某医院2015—2016年度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某医院2015—2016年度相关指标

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2016年指标的变动趋势:① 该医院2016年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为8.8天,比2015年下降0.2天;② 该医院2016年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为890元,比2015年增加30元,增幅3.49%;③ 该医院2016年出院人数为12500人次,比2015年增加500人次,增幅4.17%;④ 该医院2016年住院收入9790万元,比2015年增加502万元,增幅5.40%。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分析某一因素变化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定各个因素变化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医院的经济指标往往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当这些因素发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变动时,对相应的经济指标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法程序是:先确定某一综合指标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计算其在标准状态下的综合指标数值,然后依次将其中一个当作可变因素进行替换,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再分别找出每个因素对差异的影响程度,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设某一经济指标由a、b、c三个因素的乘积组成,a0、b0、c0代表基期水平,a1、b1、c1代表该指标的实际水平,则有:

实际指标F1=a1×b1×c1

基期指标F0=a0×b0×c0

实际指标与基期指标差异为:F1-F0=a1×b1×c1-a0×b0×c0

第二次替换,在第一次替换的基础上,将b0替换为b1:

第三次替换,在第二次替换的基础上,将c0替换为c1:

a因素的影响:

Fa=(2)-(1)=a1×b0×c0-a0×b0×c0=(a1-a0)×b0×c0

b因素的影响:

Fb=(3)-(2)=a1×b1×c0-a1×b0×c0=a1×(b1-b0)×c0

c因素的影响:

Fc=(4)-(3)=a1×b1×c1-a1×b1×c0=a1×b1×(c1-c0)

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选取某医院住院收入的驱动因素: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人数。

假设某医院2015-2016年度相关指标如表2所示:

表2 某医院2015—2016年度相关指标

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设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为a、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为b、出院人数为c;2015年度为基期,2016年度为报告期,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2016年各因素的变化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

住院收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人数

计算出2016年住院收入:

F1=a1×b1×c1=8.8×890×12500=9790(万元)

2015年住院收入:

F0=a0×b0×c0=9×860×12000=9288(万元)

2016年住院收入比2015年增加:

F1-F0=9790-9288=502(万元)

确定各因素的替代顺序为:a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b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c出院人数,计算各驱动因素对住院收入的影响程度。

第一次替代,以2016年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替代:

第二次替代,以2016年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替代:

第三次替代,以2016年出院人数替代:

2016年住院收入9790万元,比2015年度增加502万元,增幅5.40%,高于出院人次增幅(4.17%)。住院收入因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减少206.40万元,贡献率-41.12%;因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上升增加316.80万元,贡献率63.11%;因出院人数增长增加391.60万元,贡献率78.01%。

因素分析法也可用于医疗收入、医疗成本的预算执行差异分析。在分析医疗收入预算执行差异时,首先计算出报告期实际医疗收入、预算医疗收入以及医疗收入预算执行差异;其次确定医疗收入的相关驱动因素门急诊人次、每门急诊人次收入、出院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等,并建立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确定各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以预算数为基期数据,按替代顺序逐步计算出各因素对预算执行差异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有助于了解造成差异的具体原因,实际操作中,确定驱动因素的替代顺序非常重要,不同的替代顺序,虽然总体差异相同,但是计算出的各因素的差异影响数是不一样的。

(三)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而分析某一总体现象的内部结构特征、总体的性质、总体内部结构依时间推移而表现出的变化规律性的统计方法。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中,结构分析法可用于医院总收入结构分析,分析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投资收益等占总收入的比重;用于医疗收入结构分析,分析门急诊收入、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分析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收入、检验检查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结构分析有助于管理层了解各收入的结构占比,只有进一步调整医疗收入结构,降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在收入中的比例,降低以物耗为主的收入,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收入,才能真正达到医改目标。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幅要高于药品收入、卫生材料收入、检验检查收入的增幅,收入结构可用饼形图表示。

结构分析法用于医院支出结构分析,分析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资产处置费用、上缴上级费用、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等占总支出的比重;分析人员经费、药品费、卫生材料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占业务活动费用的比重。通过对支出指标的分析,加强支出费用的管控,做好药品和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和不可单独计价收费卫生材料的管理,杜绝浪费,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关注西成药药品费与西成药收入、可单独计价卫生材料费与卫生材料收入是否匹配。

(四)本量利分析法

本量利分析法也叫保本分析或盈亏平衡分析,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分析成本、服务量、结余这三者的关系,计算医疗服务保本点的分析方法。具体步骤:① 选择需要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的项目或医疗服务;② 按成本形态将支出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③ 计算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④ 计算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服务量;⑤ 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医疗服务价格,或=边际贡献/医疗服务总金额。⑥ 通过以上计算推算出该项目或医疗服务的盈亏临界点服务量=固定成本/(单位医疗服务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低于此点,就发生亏损;高于此点,才有结余。本量利分析法可用于医疗设备可行性分析报告、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医疗服务项目保本点工作量的测算等方面。

结语

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分析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分析评价活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分析的及时性、实用性。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借助信息化工具,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既进行医院层面的分析评价,也进行科室层面的评价以及各种专项评价,为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提供量化参考指标,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分析法出院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