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生态文化理念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逻辑构建
2021-10-08赵阳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老子的生态文化理念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生成逻辑,对于中国共产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老子生态文化理念中的“尊道贵德”的生态和谐理念、“知止不殆”的生态平衡理念、“不言之教”的生态教学理念以提高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效能,对于推进培养“生态人”的目标,实现“美丽中国”蓝图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意蕴。
关键词:老子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教育;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B223.1;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8-0154-03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并写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在百年未有大变局和“两个百年”①交汇的时代维度中,“美丽”不仅是国家的总体布局之一,更应成为每个公民都应遵循的价值准则。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与西方文化注重科学理性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注重情感理性,这是一种对人和自然的终极关怀,更体现着对世界的共同情感和理性价值。
一、“尊道贵德”——重塑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西方文化中主客二分的二元论,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淡化了二者的情感联系,具有一定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色彩,而道家的自然观和伦理观讲求天人合一,将人本身与天地万物相联相融,所提出的“尊道贵德”“知止不殆”“天人合一”,主张赞美自然、尊重自然、复归自然,是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之源之一。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之一,旨在引导整个社会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受教育者尊道贵德、关怀万物的生态品格。
(一)“尊道贵德”及其现实意义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对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自然万物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认识到人与天地万物是以“道”“德”为根基而和谐共生的整体;认识到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老子所提出的“尊道贵德”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其内涵在于“道德”的“尊贵”在于不过分人为干涉自然万物的成长过程,而顺任自然万物自我完成。“道”在其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地生养着万物,却从不妄加干涉其成长,因为“道”和“德”的价值本身就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万物依“道”自然而然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便成就了“德”的价值。由此可见,老子“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观念进一步审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突出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观,主张顺应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因为人与自然处在平等的地位,不应偏私不该占有,应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法则和万物成长的权利。由此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尊道贵德”的生态理想人格和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对促进受教育者自觉提高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深化对自然价值的认识,促进自身生态品格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重塑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路径
日益严重的现代生态危机,不应仅仅归咎于工业化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应多维度地综合考量生态问题,积极从人类自身的生态理念的转变去寻找原因、探索出路。因而,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设置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热爱自然的生态情感,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尊道贵德”的生态人格。
首先,激发热爱自然的生态伦理情感。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余谋昌曾说过:“当我们涉及生态伦理学时,可以认为,它既包括科学,又包含信仰,因为它是作为科学的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又包含崇拜生命的信仰。”[2]可见,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求深层次地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情感。局限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破坏的现象和事实的讲授,只能归为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的范畴,而生态文明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深入人的生态思想理念,即培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培育“少私寡欲”自觉维护青山绿水的义务感。
其次,培养尊重自然的生态道德人格。新时代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健全的生态人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培养生态人,重在对所有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事物作出恰当的评价,以期实现全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3]具有完备而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与技能、具有践行热爱和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对生态危机的觉醒意识、具有对自然万物的终极关怀的“生态人”的培养亦应该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目标。正如老子所主张的“天人合一”“尊道贵德”的思想,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这与环境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流派所主张的奉行人是一切的中心的思想大大不同——老子认为自然万物依“道”自然发展而各具本性,这便是自然之“德”“尊道贵德”所强调的尊重自然法则的思想,应当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生态品格。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设置和构建,应当注重提高生态认同、健全生态人格,同时,更应促进生态理念的“内化”与“灌输”,为受教育者将来步入社会后能够积极理性践行生态道德行为、促进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知止不殆”——丰富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引领。就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来看,以生态文明的知识讲授和政策灌输为主,不够重视对受教育者生态认同和生态素养的培养,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缺乏对生态节欲、适度原则的教育引导,而老子所提出的“知止不殆”则强调认识并把握自然发展的规律,合理利用,适度开发,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知止不殆”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的“知止不殆”思想所包含的生态发展理念,与当今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相契合,值得深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道德经》第三十二章)这两句话集中表达了老子“知止不殆”的思想,如果对身外之物过分爱惜、过分存储、对自然的索取毫无限度便会向其反面发展,从而“大费”“厚亡”,造成极大的损耗和危害。只有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尊重天地万物自身的尺度和法则,反对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才能远离危险和祸患。老子所提出的“知止不殆”思想,有超越私欲、自我满足、适度适量之意,蕴含着“利他”之行对“利己”之需的深层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5]所以,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应以自然万物和谐发展的生态理念为重点,注重“知止不殆”的生态教育,增加受教育者对自然万物的道德认知。
(二)丰富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路径
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在政策制定、学科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与建设“美丽中国”的社会要求相比,在教育内容方面仍存在着节欲知止的生态素养培育不到位的问题,因此,应强调“知止不殆”和“生态红线”的教化,使受教育者养成生态底线思维和绿色消费习惯。
首先,注重“知止不殆”教育,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如果我们不反思自身,不思考人类社会整体及其个人与这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仅仅依靠计算来照顾自身有限的功利,尤其是经济上的得失,结果难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6]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强调“知止知足”的适度消费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消费和开发力度越来越大,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凸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等生态建设理念,这和老子的“知止不殆”“顺其自然”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深入体会“知止不殆”的生态思想内涵,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弃奢从简,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责任感,应当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注重“生态红线”教育,培养底线思维意识。生态红线的划定,是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应强调以底线思维守住“生态红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强化守护空间底线、维护发展底线的意识。底线思维亦应该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老子所谓“知止不殆”,正是在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低保障线”和“安全线”,应该晓以受教育者“知常知和”的生态理念,不仅要做到“进课堂”“进教材”,更要真正“进头脑”“进思维”,认识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万物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这个生态环境整体没有替代品,并不是用之不竭,而是失之难存。
三、“不言之教”——改进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7]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受教育者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和《道德经》中所蕴含着的老子“不言之教”“自化自朴”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中亦应遵循受教育者的生态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引导受教育者积极投身生态实践活动。
(一)“不言之教”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所提出的“不言之教”教育原则和方法,契合了当下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道德经》第二章)高明的教育者往往以“不妄言”的教育方法来引导受教育者。正如老子所言:“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轻言重行,躬行实践便是合乎自然之道的教育法则。首先,“不言之教”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之上,注重“自化自朴”,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受教育者自身有所作为。正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以“无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才能达到“无不为”的教育目的和境界。其次,“不言之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突出实践运用、身体力行的重要性,这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原则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二)改进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路径
“不言之教”主张教育者应“少言”从而合乎自然教育之道;应行“无为之教”从而顺应受教育者的本性;应注重“身教”从而指导受教育者的实践运用。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探索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掘其内在的生态认同感;另一方面,要指导受教育者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生态实践活动。
首先,注重自我教化,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在此处,老子强调以“自化自朴”的方式进行自我观察和体验,以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的境界。因此,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中,教育者应学会适当隐退,不要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地进行灌输式教学,应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认知、生态反思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引导受教育者思考生态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调动受教育者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兴趣;善于展开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受教育者分别站在企业、环保机构、学校教育等多维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注重躬行实践,重新构建教学方法。“行不言之教”强调身教的重要性,重视在亲身体悟中实现生态理念的隐性渗透,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中另有一番新意。寓教于“生态实践”的教育方法,主张教育者应当重视生态实践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两大途径,呼吁受教育者利用可供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在课外的多样校园文化活动中,倡议校园环保、创立特色环保类社团、策划校内外环保议案并主动践行。例如,充分利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5月31日戒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大学受教育者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定期引领受教育者参观学习调研,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受教育者在生态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
虽然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依然需要一代代人相继探索,但穿越历史长河与哲人老子对话,发觉其“尊道贵德”的生态和谐理念、“知止不殆”的生态平衡理念、“不言之教”的生态教学理念对当今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很强的借鉴意
义。相信在不断地生态实践和反思中,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一定会不断深化内容、改进方法、实现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一定会稳步推进;在“两个百年”交汇的时代维度中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一定会早日实现。
注释:
①“两个百年”: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到建黨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被提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京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405-406.
[3] 韩文辉,曹利军,李晓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与生态理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3).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7:395.
[5]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49.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者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36.
作者简介:赵阳(1998—),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单位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