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同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
2021-10-08葛晓
葛晓
摘 要:大同市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并且一直大力推进考古发掘工作。大同市拥有众多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大量文物。如何在考古发掘过程中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如何有效控制外界因素、降低对出土文物的损伤,如何对出土的文物进行加固、修复、灭菌等处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文章分析了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为大同市考古发掘工作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应急措施
1 研究背景
大同市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许多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据统计,大同市文化遗址多达两万处。许家窑遗址和青瓷窑遗址是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云中书院、关帝庙、杏花春雨亭院、东书院院落等都是著名的府衙遗址,据统计,大同市目前已经修复200多座府衙遗址。
文物长时间保存在地下,出土后又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对出土文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利用什么样的方式有效提高考古工作实施质量、提高文物原貌还原度、提高文物遗址的利用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考古发掘过程中要做好文物应急保护措施,避免丢失重要的文物信息。
在考古发掘工作过程中,环境因素是不可控的,不可控、不可防的因素很容易诱发突发情况,环境中含氧量、湿度、尘埃、辐射等都可能成为文物破坏的诱发因素。大同市被称为“煤炭之都”,不难想象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转变成无机酸腐蚀文物表面,空气中的氧也会使铜器、铁器、银器等无机质类文物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导致文物表面生锈。此外,空气中的某些微生物也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微生物与文物表面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纤维素发生降解。综上所述,对出土文物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最大限度保证出土文物的完整性,降低环境因素对其造成的损害。
2 实施应急措施的意义
我们要深刻认识与理解考古工作的意义,通过出土文物间接认识与研究历史,考古发掘出的新文物对人类历史考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应急措施的实施对考古工作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文物应急措施可以还原文物原貌,加强人们对古代历史文明的研究,揭示与还原历史真实面貌。考古人员要完善文物应急措施,及时实施文物抢救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出土文物历史信息的完整性。
3 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護的应急措施
3.1 温度与湿度处理
在考古发掘工作中,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影响出土文物的质量,温湿度条件不稳定很容易对文物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考古发掘过程中,要对即将出土的文物进行含水量测定,文物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文物后期修复工作的实施。大同市为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一年四季温度差异较大,大同市整体环境气候干燥且降雨量集中,昼夜温差与空气温湿差异较大,很容易导致文物表面发生脱落、皲裂、破碎等现象。因此,提前测定好文物含水率,以便对文物实施保护时可以准确设定相应湿度,以防止文物在保存过程中因湿度差异导致不必要的损伤。既要避免空气中湿度含量过低导致文物出现皴裂现象,也要避免空气湿度含量过高腐蚀文物表面导致文物表面字体、纹路模糊不清。湿度在文物发掘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湿度控制不当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严重影响考古工作顺利实施以及后期研究工作的开展。
文物长期掩埋于地下,地下的湿度和空气环境中的湿度势必存在差异,因此文物保存时设定的湿度也要接近其原始保存湿度。为了避免文物损坏,可以根据文物实际保存需求选择适宜的保存方式。密封处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文物出现破损,但密封过程透气性较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物保存质量。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文物保存方式,科学合理的保存方式有利于文物高质量保存。
考古人员在北魏司马金龙墓中发现了300多件陶俑和5块绘有漆画的木板,漆画木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每个木板上都绘有精美的画面;山西省浑源县李峡村出土的浑源牺尊为一个呈站立状态的水牛,高33.7厘米,长58.7厘米;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胡人彩绘杂技陶俑,高22厘米,现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图1):以上这些文物都属于干燥型历史文物,对其实施应急保护措施时要根据文物尺寸大小、材质、形状差异制定出最佳保存方案。可以利用干燥剂对干燥型文物进行保存,干燥剂可以有效控制保存室的湿度。硅胶是最常用的干燥剂,硅胶的物理性质就是干燥,可以有效维持储存室内干燥且不会对文物造成破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工作中不断引用先进的技术产品,利用虚拟建模技术和空气分子检测技术对文物进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考古发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2 密封处理
文物长期埋于地下,且不同材质的文物的性质各有不同,所以对不同材质的文物进行储存时也要设计出适宜的保存环境,可以利用水银进行密封保护,也可以用特殊气体进行密封保护,总而言之,不同的密封保存方式要根据文物特点选用。人为设定的保存环境与文物原本存储的环境有一定的差异,进而在发掘文物的过程中要对文物进行密封处理。
在文物发掘位置提前进行密封处理,是对出土文物进行密封处理的好方法,文物不可出土后再实施密封处理。地下考古工作开展时都是在地下对文物进行密封处理,不存在将文物拿到地面再实施密封处理的现象。地下环境和地面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地面环境对文物进行密封处理工作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地下将文物做好密封处理后,方可将文物转移到相关博物馆修复室,在修复室内对文物进行修复以及研究等工作。
3.3 文物采集处理
考古发掘中不可避免地要将文物进行转移,若是文物破损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要将文物转移到博物馆。无论是最初的文物采集过程,还是文物转移运输过程,都需要严格保证文物的完整性。
文物埋藏在地下时间较长,较为脆弱,所以采集文物的过程中要秉持轻拿轻放的原则,使用考古专用的采集工具对土层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原貌。如掩埋地下已有千年历史的山西雁北地区的北魏青铜器,在采集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工作的专业性,选用专业的考古团队进行考古发掘。
在文物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实施应急措施的准备,文物在出土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因环境因素造成的破坏,要第一时间对现场实施保护,同时结合电子摄像设备准确记录、存储现场资料,为后期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影像资料。
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文物有陶乐俑(图2)、箜篌、胡笳(图3)、舞俑等,为了更好地将文物转移到博物馆,考古人员对陶乐俑进行了应急处理工作,进而才有了今天博物馆展出的陶乐俑,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北魏时期的文化底蕴。
3.4 遮光和除氧
要结合文物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应急保护措施。具有色彩的文物,若是直接被阳光照射,可能会导致文物上的色彩与空气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进而导致文物上的颜色出现褪色现象。大同市考古出土文物含有大量的绘画作品,如北魏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辽代四座壁画墓、元淑墓室壁画、金代阎德源壁画墓等。对于带有色彩的文物,在出土过程中要根据文物的形状大小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最常用的遮光颜色为黑色,黑色的遮光袋子可以有效隔绝环境中的可见光,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受到可见光的破坏,同时黑色材质的袋子还可以有效地隔绝紫外线。考古发掘现场环境条件比较艰苦,选取黑色袋子对文物进行遮光处理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可以有效地对文物实施保护。
氧化剂主要功能是吸氧,氧化剂可以灭杀空气中的噬氧菌和虫子,且可以增强文物抗氧化、抗褪色、抗霉腐、抗诱蚀的能力。同时,氧化剂可以作为衡量文物保护质量的标准,若氧化剂变蓝就要适当地添加氧化剂,若变粉则说明除氧工作完成。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对文物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可以使用吸收过滤网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
3.5 稳定性处理
考古发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紧急突发情况,对需要应急措施处理的文物首先进行稳定性处理,对干燥型文物要进行干燥处理,将文物保存在避光、干燥、驱虫的环境中。山西出土西汉彩绘青铜洗高6.8厘米,外沿口径33.8厘米,内底径26厘米,由于长时间掩埋在地下且受土壤环境的影响,在发掘过程中就已受到破坏。那么,在采集过程中就要进行表面处理,对彩绘青铜洗进行固色,通过机械和化学结合的方法除掉表面腐蚀物体,彩绘青铜洗在出土后即刻实施应急措施处理,得到有效的保护。
4 结论
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人们进一步知晓历史,了解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考古人员要注意文物保护,加强文物应急保护措施。在考古发掘工作开始之前,要对发掘现场进行仔细的检测。首先要知晓文物含水量,以便后期文物存储工作顺利实施。其次,出土文物要做好密封處理工作,确保出土文物维持其原有面貌。在文物采集的过程中要选用专业的人员、专业的团队、专业的技术方。最后,要做好遮光工作,避免阳光照射与文物上的色彩发生化学反应,使文物原有色彩面貌遭到破坏,进而影响文物发掘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怡,朱晓汀,林留根,等.多时相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发掘过程中的应用—以江苏孔塘遗址为例[J].东南文化,2018(1):88-92,2,129.
[2]张秀丽.浅谈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0):142-143.
[3]梁丽敏.考古发掘过程中文物保护的应急措施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2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