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感官体验的博物馆展览设计研究

2021-10-08段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6期
关键词:展览感官体验

段磊

摘 要:博物馆展陈设计发展到今日,已不仅仅是对展品进行简单的罗列。博物馆策展人和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体验式展览的重要性,开始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展览变得更为容易、更为深刻地被观众接受。在设计中会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重视观众的心理感受和变化。通过结合感官知觉经验、记忆的影响,来调动观者多维度的感官参与度;采用艺术化的手段对空间进行处理,通过声光、造型以及不同材质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对观众的感官系统进行刺激,以期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关键词:展览;感官;体验

1 营造多元化的视听感受是展览基础

人们的感觉通道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觉系统,有效接收外界信息的比例分别为视觉60%、听觉20%、触觉15%、其余5%。①不难看出视觉和听觉在人们接受信息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远近和细节等。而听觉对时间的解析能力更加精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所看到的展品以及外界环境。

在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早期,为了对观众的行为进行约束与限制,观众只能透过展柜玻璃眼观,视觉成了参观博物馆主要的感官体验,文物大部分被放入细长的玻璃展柜中,再配上相应的说明牌提供展品信息。形式上大多是罗列式摆放,展线单一,展示空间也大多是依附于建筑本体结构,几乎没有对色彩和材质的选择,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到博物馆的光影表现中,给观众带来多元化的体验和感受。

在当代博物馆陈列设计营造中,视觉和听觉元素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彼此互为补充,兼顾知识传播的直观性和展览解读的趣味性。

在表现一些重点展品背后的历史事件时,往往采用半景画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场景复原,半景画是一种半真实、半虚拟的展示,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画面,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制造动感真实的视听效果,为观众展现出接近真实的场景,让人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画中。如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別山纪念馆的“激战汝河”场景复原,整个场景呈环形设计,采用半景画和人物塑像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墙面动态硝烟投影和环绕立体音频,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一同跟着战斗的号角去冲锋陷阵(图1)。

近些年广泛运用的全息投影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从不同角度观察全息图的再现虚像,可以看到物体的不同侧面,看到自由漂浮的影像和图像,有视察效应和景深感。全息投影技术的使用,让参观不再局促和乏味。在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九大博物馆守护人中间,360度全息投影成像柜成了历史文物展现的重要工具。由于文物的脆弱性和多样性,节目不能将文物进行展示,但通过投影到全息展柜玻璃,观众可以直接看到文物3D幻影立体显示特效,从色彩以及清晰度上来看都相当逼真,立体感很强。同时现场还有同步环绕背景音和文物语音介绍系统,具有较强的视听震撼感。文物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充分地展示了历史文物之美(图2)。

纱幕投影是全息投影的一种形式,通过投影机将动态视频投射到纱幕上,就会呈现出亦幻亦真的绚丽视觉效果,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极具观赏性。纱幕投影改变了传统投影的成像载体,创新利用投影机将动态视频投射到纱幕上,介质既可以是如轻纱般的薄幕,也可以是极纤细的铁丝网、钢丝网。这种形式在展厅中一般用在展览序厅或者一些重要场景的布置当中。纱幕的突出优点在于可透光,比传统投影幕布更具通透感,可使影像悬浮于空中。观众可通过纱幕看到背面的物体,从而利用透光性二次成像。闽侯县博物馆将透明纱幕作为介质,以三维全息科技的成像技术,打造了闽越京畿纱幕投影,高度还原闽越王宫的恢宏气势,为观众呈现出震撼的视觉享受(图3)。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在当代展览中作为沉浸式展览体验的主要手段,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前者带给观众互联网上全方位的游览与体验,后者通常与单个展品紧密结合,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来呈现展品信息。它们都能为文本描述补充信息影像和图像,从而提供缺失的情境和细节,让观众身临其境、移情入境。如在“走进梵高—虚拟现实艺术大展”中,有《夜间咖啡屋》名作VR互动体验区,引导观众走进梵高创作于1888年的油画里,画作立体化呈现在观者面前(图4、图5)。虚拟现实应用构建了一个完全属于梵高眼中的“现实”:观众可以通过梵高的“眼睛”清晰地看到画面中的人物、夜空和其他物品,当然这些画面都是用梵高的笔触来呈现的。观众可以通过控制器选择观看画作中的物体,仿佛自己和梵高一同置身于咖啡屋之中。

2 利用气味触发情境转换,增强体验深度

嗅觉让我们的感知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多元。伦敦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杰伊·戈特弗研究发现,在所有的感觉中,气味感觉是最敏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①我们用鼻子去感知气味,不同的气味在我们的大脑留下不同的记忆,这是因为嗅球(Olfactory Bulb)和负责记忆的海马区(Hippocampus)还有负责情感的杏仁核(Amygdala)的脑区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当你闻到一个气味时,你就会把这个气味和记忆联系起来。人们可以自行通过嗅觉来构想客观事物,展厅中可以配合陈列或构建与嗅觉相对应的展品原料、场景,融合嗅觉、味觉感知,唤醒相关记忆,引导公众的情感、认知走向。②

在博物馆展览中,合理运用嗅觉和观众的情绪之间的关系,能让观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心理产生一些轻微的情绪反应,提升观众的参观兴致。比如某些气味可以代表特定年代,可以触发观众特定的时代记忆或者物品回忆,帮助观众理解展品的同时将人带入到另一个空间维度之中,引发情感共鸣。例如,煤油灯或者火柴的味道,这些物品在当今时代已经比较少见,有过接触或者使用经历的人对这些气味会比较敏感。当在一个空间出现这种味道时,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儿时或者很久之前使用它们的场景。展览中也会经常用气味来增强展览体验,在安吉浙江自然博物馆的自然艺术馆中放置有花香散发装置“芬芳悠来”(图6),观众挤压花朵上面的透明气囊球,然后俯身用鼻子去闻装置顶端气孔散发出来的气味,就能闻到不同花朵的香气芬芳。释放的味道刚好能够和展览语境相吻合,让观众切实地感觉到自己身在展览中,同时也会联想到与气味相关的各种情境,从而形成更完整的印象与更情绪化的参观体验。

3 触感互动增加参与感和体验值

触觉是一种微妙的感觉,通过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来感知外界的温度、湿度、纹理、形状、压力以及震动等。展厅中的触觉体验设计可以理解为在空间中对触觉质感材料的运用以及触觉互动项目的设置。前者主要体现在空间和场景营造中,后者则侧重于对特定文物展品或者故事的解读和发散。

触觉质感是人们依靠身体的触觉系统来感知材料的表面光滑度、质地软硬度等特性而产生的一种偏理性、客观的认知。材料的触感质感与其表面组织构造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如蚕丝、绸缎的顺滑表面,精加工的金属表面、精美陶瓷的釉面等可以让人们产生细腻、柔美光洁等触感;粗糙的砖墙、未干的油漆、锈蚀的金属器件等又会让人产生粗、黏、乱、脏等触感。②合理运用不同质感材料来契合展览主题能更好地烘托展览氛围,辅助观者更深入地理解展览文本内容。

湖南省博物馆在“秘鲁古代文明展”展厅空间中做了古代秘鲁的建筑装饰构件,采用泡沫材料塑型然后表面喷涂质感漆来再现构件的原貌(图7)。不论是从视觉感官还是触觉感受上都能带给人斑驳沧桑的历史厚重感,从而让观众体会到不同地域所产生的差异化的文化表现形式;首都博物馆的“锦绣中华—古代丝织品文化展”在空间中大量运用彩色丝线作为空间划分隔断,以“通经断纬”这种典型的织造方法为概念发散,运用线绳来与丝织品的“锦绣”做概念上的结合,突出展览主题。空间划分方式和选取材料区别于传统的展览形式设计手法,让观众在不经意间轻触“隔墙”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丝织品特有的质感,加深对展览的印象(图8)。

触觉互动项目能加强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联系。在传统展览中大多数展品由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必须被保护起来。所以,触摸在展览中一直以来也是不被允许的。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展览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通过三维扫描技术和数字化三维打印技术,我们可以精确复制出展品以供观众近距离地触摸和感受;通过触觉显示屏、多点触控桌等产品的使用,可以将文物故事生动有趣地结合到屏幕之中。观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就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深度。

如安徽博物院在“江淮撷珍”展览中设置了互动体验区,对部分精品文物进行了三维模型复制,观众可以零距离仔细观察文物,并且用手去触摸文物模型。通过触摸操作观众可以直观地观测到文物的形狀和结构,更通俗易懂地了解文物的使用方法,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古代匠人的巧妙构思(图9)。同时,体验区还有设有多处集成了文物相关信息的触觉显示屏幕。如重点文物张成造漆盒的触摸屏,观众可以通过对屏幕中三维立体文物图像的缩放、旋转完成对文物的360度无死角观察(图10)。文物的表面肌理尤其是一些重点图案能够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界面中会集成相关的文字内容信息以及视频影音资料,观众可以通过点击相关的知识链接获取更多文物的历史背景信息。

4 结语

感官体验背景下的展览空间设计随着时代发展在形式和载体上都发生了变化。博物馆展示手段从单一感官展示逐步发展为多感官体验式,更加注重受众在参展中的诉求。重视调动观众的多重感官,从而构建想象与联想,有效地加强观众与展览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使参与者在展示空间中获得多维度的感官体验与情感体验。在满足当下人们个性化、精神层面需求的同时做到高效准确的传递信息。基于感官体验的展示设计在当下已经是一种趋势,未来也定会因其独特的功能特点而影响博物馆的展览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展览感官体验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展览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