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路径

2021-10-08张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创新途径文物保护

张伟

摘 要: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何对其进行保护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与旅游实现了融合,推动了文旅产业化发展。文物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针对文旅融合,文物的保护利用要明确路径,注重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物保护;文物利用;创新途径

我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具有多重价值。文物的保护利用是博物馆的重点工作之一。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文物保护利用有了新的方法。如何发挥文旅融合的优势,研究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1 文旅融合的意义

近些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文化业与旅游业加快了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方式成为吸引大众出行的主要形式,对于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提升文化古迹的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风景名胜为主的模式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旅游业如何融入增加新的内涵成为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文旅融合满足了大众对文化的潜在需要,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式。我国历史悠久,在发展中遗留下来大量的文物古迹,而我国地域辽阔,文物古迹分散在全国各地,仅靠国家财政难以有效保护这些文物古迹。此外,相当多的文物古迹由于缺少宣传不能被社会关注。文化旅游不仅能吸引游客、获得收入用于保护文物古迹,文化与旅游在融合后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解决了保护文物的资金需求,还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播。

2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作用分析

2.1 有利于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

博物馆作为向市民提供文化学习教育、文旅休闲的公共平台,可以满足群众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中,在解决温饱生活之后,会有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会有消费升级的转变。大众会有更多意愿去参观博物馆,也会购买文创产品作为纪念。文创产品可以展现博物馆的形象,体现出审美价值。比如博物馆制作的文物模型可以装饰家居,可以作为办公用品等。文创产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大众加深对博物馆文物的认知,有利于树立博物馆品牌形象。

2.2 有利于推动博物馆的对外宣传

博物馆借助文创产品可以集中展现本馆的特色,展现藏品信息,这些对于博物馆的对外宣传具有辅助作用。文创产品的视觉表现力可以加深人们对博物馆的印象。博物馆多属于公益性的服务型单位,采用免费参观的形式,其运营要依靠财政拨款,故其参与市场程度并不高,缺乏有效的盈利手段,博物馆的影响力受到了限制。文创产品的开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上的开源,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3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

3.1 转变传统的陈列模式

观众走入博物馆,是希望可以了解历史、获得知识、探索奥秘。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实施宣传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是博物馆提供服务的窗口,对于保证藏品的内涵、满足观众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打造博物馆的形象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从博物馆的布展方来看,一些博物馆仍局限于建馆初期的“倾其所有”,沿袭固定的模式,采用了陈列为主、临时展览为辅不变的模式。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如何让文物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是文物保护利用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文旅融合,博物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对传统的陈列模式加以创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陈展设计要融入更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比如针对珠海博物馆的设计,利用声、光、电等新的技术手段,弥补藏品展陈原有的缺陷,可以提升观众的体验,打造出具有主题特点、设计新颖的陈列模式,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此外,由于社会的发展,要想更加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不能仅利用几个固定式的陈列及临时变化的展览。固定陈列仅可以表达出博物馆的本业脉络,博物馆要将其作为基础注重挖掘,注重提炼文物的内涵,完善藏品的考古信息,保证展览的更新节奏,以提升文物资源的吸引力,让更多观众走入博物馆。在文化和旅游结合的背景下,博物馆要扩大陈列的范围,在保证主题陈列得以创新的同时,厅馆内的标牌、展板、照明、色调等细节设计要特别注意,注重人性化关怀,还要尽可能为观众提供休闲区域,打破博物馆原有的服务形式,营造出新型的文化体验。

3.2 文化旅游功能的强化

博物馆有数量众多的文物,既要实现文物保护,还要兼顾研究文化与传播文化等社会责任。长期以来,博物馆的管理多针对展厅摆列的文物和版面上,讲解内容与形式也是一成不变的,服务功能固化,不能满足大众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难以实现文化教育功能。针对文旅融合,博物馆要紧密结合文化旅游,丰富其内涵,激发观众的热情,促使其可以接受更加多样的文化内容,以提高博物馆的功能,丰富博物馆的内涵。

针对文旅融合,博物馆可以与学校联合。2015年发布的《博物馆条例》指出要将教育功能放在博物馆的首位。教育部门也特别利用博物馆开展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为博物馆提升教育功能提供了发展机遇。博物馆要有意识对接教育部门,利用文物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博物馆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到博物馆参观都是循规蹈矩,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走马观花参观。博物馆要想发挥教育功能,保证教育成果,博物馆的工作就要贴近学生。博物馆要结合学生成长中不同时期的需求,考虑其认知能力,将教育与学生的需求衔接。博物馆针对教育方可以组织各种研学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等,与学校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博物馆,将其打造成“第二課堂”。开辟出面向学生的展厅,免费开办专题展,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缩小学生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结合文物举办专题讲座,培养“小小讲解员”,开展“做一天博物馆人”专题体验活动,以增强学生“爱家乡文化”的意识,培养其对博物馆的兴趣。还可采用“模拟考古”体验实践活动,打造出沟通历史与现代的桥梁,让其体会到历史的演变,掌握发现历史的方法。

博物馆还要注重与旅游深度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旅游成为新常态,旅游规模在持续扩大。博物馆要拓展其休闲娱乐功能。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观光游,博物馆旅游体现出文化旅游,所藏文物代表了地域文化,能满足观众获取知识的需求。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珠海博物馆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契机,通过研学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与“游”的多层次融合。博物馆通过“学中游”与“游中学”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面对如何研、如何学、如何游,博物馆的发展要明确定位,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开发新的合作项目、拓展平台等,以更有效传递文化。博物馆扩大服务范畴,馆藏资源要基于综合性利用,研发出具有风格的文创产品,以提升文物的价值。

3.3 优化博物馆的职能

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成为大众向往文化的场所。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博物馆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利用也让大众对于博物馆的服务职能充满了期待。面对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出现,博物馆要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博物馆要将现有资源与互联网渗透,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向社会提供检索、下载、使用藏品资源等多种服务。借助网站、App、公众号等渠道,多层面、多方面展示文物,创新文物传播方式。博物馆要注重与媒体的合作,策划出精品节目,让博物馆融入文化生活中。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推出,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提升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博物馆还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分析观众的差异化要求,借助馆藏资源,开发多种服务项目,让观众能有选择地学习、体验。面对文旅融合,博物馆要将公众需求作为核心,结合时代特征,明确发展方向,提升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水平。

3.4 文物要“活”起来

近几年的发展中,“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发展的方向,许多专家学者为此提出了展出要让文物“苏醒”,展览的实施要“流动”,要让文物充分“活”起来,这些对于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促进作用。针对文旅融合背景下,一些专题展览由于实施方式的突出,实现了让文物“说话”,不仅充实了展览内容,也实现了传播文化、传播历史的作用。博物馆藏品的内在价值易受到学术界历史学家、考古专家的认可,对于普通观众,难以理解藏品的价值。专题展览的实施要考虑到普通观众在理解和认识上存在的障碍,要考虑到如何借助展出将藏品资源加以转化变为文化教育资源,以实现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展览的实施要有利于观众提高认识水平,实现知识的积累,借助实施要提升对藏品的解读效果。藏品陈列语言表达要消除学术语调过多、单调枯燥的不利影响,要结合普通观众的认知习惯,考虑到其理解水平,选择贴近于普通观众的语言与理解方式来体现藏品的内涵。博物馆专题展览藏品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实施中还要考虑如何提升其传播教育作用。比如珠海博物馆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的藏品设计架起了向观众传播知识的桥梁,使观众从被动到主动理解,让观众在共鸣中受到教育。

3.5 突出参与体验

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博物馆的展出形式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发展中还要借助丰富的展陈形式,突出不同观众的参与体验。博物馆的专题展览要将藏品内在的知识采用通俗的方式展示出来,要保证专业性和学术性;博物馆的展出要充满知识,与观众实现沟通,实现展出的教育价值,让观众能了解传统文化。展览的实施要将藏品的文化要素向观众传递,实现展出主题思想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具体实施中,学术研究人员应与展览构思人员进行合作,实现学术成果与展览的结合。在实施中要考虑到文字说明、图片、影像资料如何实现组合,展出要基于观众的需求,借助针对性的讲解或说明,将复杂和高深的学术内容通俗化,让观众可以获取到专业知识。文旅融合背景下,珠海博物馆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览专题展览的陈列设计考虑到了不同群体的需要。展览的实施注重挖掘观众的兴趣点,以此作为构思与实施的切入点,借助观众的参与体验以唤起对展出藏品的兴趣。藏品展出提升了观众对瓷器关注度,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突出了展出的教育价值。广彩瓷器300年精华展是对发展历史的浓缩概括,是对内在文化价值的集中表达。展览的实施抓住了藏品的特质,向观众传递出内涵,保证了展览的价值所在。

3.6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山西省文物系统在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山西南部重点保护工程霍州署,征集了千余件文物展品,打造成官署文化的地标式建筑,集历代官制、官服、官印等为一体,为当地休闲旅游发展增加了亮点。新绛县对大益成纺纱厂旧址进行全面修缮,并建成了大益成纺纱厂博物馆,方便公眾了解山西民族工业发展史。如依托曲村-天马遗址建立了晋国博物馆,从此掀开了尘封三千年的古晋国历史,向公众揭示了晋文化的发展根脉。2017年始,山西省政府相继推出了基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文物保护利用为主题的“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曲沃县实施了古建筑认领保护活动,已有6家民营企业累计投资2亿多元加以修缮,实现了合理利用,如大悲殿已经被认领者开发为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文化展览。曲沃县将认领古建筑统一规划,再现古建风韵,扩大了影响力。平遥依托古城遗存,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成旅游热点。

4 结束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文物保护任重而道远。博物馆要利用文旅融合创造的发展机遇,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文物保护利用的创新。

参考文献

[1]付森.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创新理念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12-113.

[2]任赟娟.文旅融合下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凝视及其智慧开发—以甘肃彩陶为例[J].社科纵横,2019,34(1):46-51.

[3]黄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6):56.

[4]王春山.“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挑战与思考[J].博物馆研究,2019(4):9-13.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创新途径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