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冒充者”骗了

2021-10-08

当代工人 2021年6期
关键词:兰斯内化成就

公司例会上,老板将我从一名普通员工提拔到了管理岗位,并将下季度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企划案交由我负责。说实话,我临时受命,发表感言时大脑都是蒙的。这太突然了,明明有那么多比我来得早、比我有经验的同事,他们更有资格坐这个位子,我何德何能忝居高位?我想好了,做完这次的企划案,我就去找领导主动让位,以免以后露了馅,被赶下马,颜面全无。

散会后,身边的同事纷紛向我道贺,可我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我对他们说,八成是领导觉得我比较听话,好管理,才提拔我吧。话音刚落,同事们唏嘘不已,有关系好的,直言不讳,说我是得了便宜还卖乖,有点儿不识好歹。咳!如今真是骑虎难下,我又该如何?只能苦笑不语。

若彤

聂宏斌心理咨询师

若彤你好,读完你的来信,我不禁想起了美国著名黑人作家玛雅?安吉罗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我写了11本书,但每次我都会想,啊,人们就要发现我名不副实了!我骗了每一个人,他们很快就要知道真相了。”

之所以会想到她,是因为我觉得你和她有一个共同点——无法将外在成就进行内化。你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由此产生了一种“智力欺骗感”,心理学上将其称为“冒名顶替综合征”。

冒名顶替综合征,即一种自我能力否定的倾向,最早是由临床心理学家保琳?克兰斯和苏丽娜?伊姆于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是指个体按照客观标准,来评价已经获得的成功。由于客观标准与实际情况时常存在出入,个体就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取得成功,眼前的成功更像是在欺骗他人,时常担心这个谎言会有被拆穿的一天。

保琳?克兰斯等人在研究中发现,患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很难打破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循环。他们在接受一项新任务时,往往会受到自我怀疑、焦虑的心理困扰,为了能够消除这些心理不适,就会表现出过度准备或过度拖延的行为。

实际上,他们通常能够取得成功,也会获得认可。但这些认可只能带来短暂的喜悦与放松,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久而久之,所取得的成绩,不断地加强正在欺骗人的错觉感,自信心随之一步步崩塌。

冒名顶替综合征的成因有多种,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米?库迪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两类极端情况:一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被他人寄予厚望,并长期受到过度夸赞,此时,个体就会过分担心自己不够完美。另外一种情况则刚好相反,个体在被忽视的环境中成长,由于总得不到肯定与赞美,甚至在取得成就时,也会被归结为运气,便潜移默化地在内心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种子。

通过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得知:冒名顶替综合征的成因,与个体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心理学研究认为根治是不太现实的,但可以通过相关心理干涉与其进行共处,设法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

第一,定期做一些超越自己舒适区的事情。当我们主动拓展自己的舒适区时,在接触新鲜事物时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进而学会将外在成就内化到自己的能力上。

第二,多与良师益友进行讨论。很多有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人,会认为只有自己有“冒充者”的欺骗感,殊不知研究表明,近33%的成年人都觉得自己的成功不是理所应当的。而倾诉和分享,是缓解内心欺骗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三,尝试同自我对话,保持积极态度。当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取得一些成就时,试着将其进行客观归因,做好记录,并分析出外部因素及内在因素。当它们持续出现在你的记录里面,就说明这些因素是你目前所具备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运气。

猜你喜欢

兰斯内化成就
读悟化展:小古文浪漫教学四重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
《变身特工》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43年与1/30秒
43年与1/30秒
两个小偷
内化与外化:鉴赏之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