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上的石碑
2021-10-08刘明礼
刘明礼
白云山位于陜西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古称双龙岭,亦名嵯峨岭,因终年白云缭绕,又称白云山。山上的庙宇,因依山而建称白云观,又名白云庙,也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得名。它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素以关西名胜闻名于世。
白云山景区有一处真武大殿,其门前左侧石狮旁,有一块极不惹眼的石碑。青石雕刻,高不足两米,既不宽大厚重,也没有碑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这块不起眼的石碑,却记录着一段鲜为人知的伟人往事。
据史料记载,1947年3月,国民党投入34个旅的兵力对延安发起进攻,而我西北野战军仅有2.6万人。为牵制敌人,减轻其他战场的负担,3月18日,毛泽东带领中央机关离开延安,以四个半连的警卫部队与敌23万之师,在陕北的崇山峻岭之中转战370天,其中毛主席率中央机关在佳县工作、战斗了100天。
在佳县的100天,是毛主席转战陕北最富传奇色彩的100天。在这里,毛主席亲笔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训令》等重要文件,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八项基本政策,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全称,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给全党全军指明了新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在这里,毛主席亲笔撰写的社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广播飞向全国;在这里,毛主席率中央机关与敌军几次擦肩而过,最近的一次相距不到1公里;在这里,毛主席亲自指挥了沙家店战役,经过一天激战,歼灭胡宗南部整编第36师6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局。步步惊险而处处化险为夷,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是毛主席军事生涯中以少胜多的传奇之笔……
转战佳县期间,毛主席曾两度到白云寺,其中一次是1947年10月22日。这块不起眼的石碑上,记录的正是这段如烟往事“九六年五月八日,我偕同仁游白云观。道长介绍:四七年九九重阳,毛泽东主席由当时葭县县委书记张俊贤陪同,与四方群众一起观看佳县群众剧团演出的晋剧《反徐州》。毛主席站在戏台前左侧,道长请主席在中间就座。主席说:‘我个子高,把后面的老乡挡住看不好。我很感动:‘毛泽东主席看戏都想到群众,毛主席注定要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条政治规律,一切国家,一切朝代,一切政党都无法摆脱这个规律。对县委书记许浚讲,在此立碑教育后人。”碑落款为“蔡竹林敬撰一九九七年九月九日”。
如果说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那么从毛主席看戏怕影响群众这样一件小事,则折射出他的伟大!事事想着群众,时时心系人民,这样的人不得天下谁得天下?这样的党不掌握政权谁掌握政权?难怪佳县城北张家庄农民歌手李有源看到喷薄而出的红日会脱口而出:“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曲《东方红》从佳县飞向延安,唱响祖国的山河,唱红了中国的大地!
白云山上的这块小小石碑,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