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孩子每天都向前走

2021-10-08孙建锋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性灵向前走牧童

孙建锋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赞叹、或怜悯、或热爱、或恐惧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那一天的某些时间,或者在很多年里,甚至延续终生。”

初读惠特曼,只是读读浅表的文字,并没有心力太在意他诗意的奥义,直到在意孩子的诗意和诗意的孩子才反刍到其间有真意。

一日,笔者听一名教师给学生读讲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诗句读罢,教师便从“牧童骑黄牛”开始讲起。

一个咬着手指的学生发问:“牧童是个小孩子,黄牛却又高又大,他是怎样骑到牛背上的呢?”

“这个会考到吗?”教师对“突袭”的学生揶揄道,“把心思用到学习上。”

“老师,我知道!”看着那个咬手指的孩子低下头,他身后的一个学生站起来替同学释疑,也替教师解圍,“我在老家骑过黄牛。左手攥住牛鼻子上的绳子,右手扒住它的脖子,身子贴在牛脖子上,牛一昂头,一下就把我掀起来。这时,我顺势转身分胯,一下子就骑上去了。”

学生一听,热烈鼓掌。

“你知道怎么下来吗?”掌声中那个受鼓励的学生抛出的问题立刻让教室鸦雀无声。他风趣地说:“你可以骑着后退,快退到牛屁股的时候,攥住牛尾巴,顺势溜下来。”

教室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好在这名教师及时停止了自己按部就班的讲解,从“唯考是教”中改弦更张,认真聆听孩子那不输给《所见》的“所见”。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明白,当一个孩子带着“问题”来到你面前时,他正呈现出最好的学习状态,你要去听他背后的生机、背后的神秘、背后的美好、背后的玫瑰花绽放的那个声音。这份用心的倾听,就是“爱着”,就能“爱生爱、美生美”,倾听本身也在帮他开花,帮他绽放。这个过程中,他生命的价值就被确认了。

又一日,刚学完《江南》,学生不仅即兴背着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还弄来一些花瓣洒在学校的喷水池里。学校不允许这么做,让班主任跟他们说:不允许再去喂小鱼!否则要扣班级的分!这时,有一个小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们是在给小鱼洗花瓣澡……”

这就是性灵!孩子的心多美,跟大人想得完全不一样。当他们性灵绽放,以爱和美的基模来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自身就会感受到一份永恒的价值感,生命就有真正的满足感和尊严感。

诸如此类,有关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每日向前走去的孩子的一部分。孩子看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如果看见的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看见的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518000)

猜你喜欢

性灵向前走牧童
王永收
中国向前走
背 面(外一首)
牧童学画
书童垅上行
给咪咪送礼物
建构“性灵”山水
返璞归真 独抒性灵
牧童与老牛
某人与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