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滨带生态修复:以云南昆明捞鱼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1-10-08吴富勤张绍辉曾昭朝马山俊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湖滨沉水植物堤防

吴富勤 张绍辉,2 曾昭朝,2 马山俊,2*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51;2 云南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湖滨带是连接湖泊及其周边陆地环境的生态交错区,是湖泊的天然保护屏障,具有拦截陆域污染、保护生境与生物多样性和护岸等功能,但也是最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颜昌宙等, 2005; 张雪等, 2016)。湖滨带作为较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功能退化会导致湖泊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等多种生态问题(张雪等, 2017;张雯等, 2020)。因此,湖滨带生态修复是湖泊湿地治理的关键区域,近年来已有许多案例研究报道,如异龙湖(陈静等, 2016;马国强等, 2020)、滆湖(孔优佳等, 2017)、太湖(张雯等, 2020)。

云南昆明捞渔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7年12月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园湿地面积537.01 hm2,其中,湖泊湿地470.19 hm2、沼泽湿地46.82 hm2、河流湿地5.37 hm2以及人工湿地14.63 hm2,是滇池周边仅存的少量自然湖滨湿地。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捞渔河湿地开展了“四退三还”与防护林建设、入湖口湿地环境整治与生态恢复工程、捞渔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环湖东岸干渠截污工程等一系列湿地建设项目,显著改善了捞鱼河湿地的生态环境。但湖滨带仍存在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水系不联通、生境片断化等问题,造成湖滨带生态功能退化。湿地公园的湖滨带作为滇池净化涵养的重要绿色屏障,是滇池湖滨带中最具生态修复价值的区域和推进滇池生态治理的关键区域(敖明舒等, 2020)。因此,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湖滨带的现状特征,提出湖滨带生态修复措施与植物群落配置方案,可为环滇池流域与其它湖泊湖滨带生态修复提供借鉴参考。

1 湖滨带类型与现状

根据湖滨带的地形地貌、生境及土地利用现状,一般将湖滨带划分为退塘型、滩地型、自然山地型、房基型和堤防型等类型(李英杰等, 2008;叶春等,2012)。

1.1 退塘型湖滨带

退塘型湖滨带曾经是围湖造塘形成的大面积鱼塘,多年前实施“四退三还”时鱼塘退出后形成的湖滨带类型。该类型湖滨带长2.85 km,是目前分布较广的湖滨带类型,其特点:鱼塘退出后未采取进一步的生态修复措施,塘埂一直保留,大多与滇池水系不通,形成如今成片的临湖库塘与滇池湖体“隔堤相望”的湖滨带,存在生境隔离,塘底淤泥较多,且底泥污染严重(图1)。

图1 退塘型湖滨带Fig.1 Lakeside zone with pond type

1.2 滩地型湖滨带

滩地型湖滨带是自然滩地或上一轮“四退三还”清退后的农田,经自然演化形成的湖滨区域,部分区域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管理,存在复耕现象侵占湖滨带。该类型湖滨带长3.21 km,其特点:临水的坡地较为平缓,基本覆盖有自然或人工修复后的植被,但由于地形平缓,存在严重的人为干扰与管理维护不足,部分区域存在复耕现象,湖滨生境受损,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图2)。

图2 滩地型湖滨带Fig.2 Lakeside zone with beach type

1.3 房基型湖滨带

房基型湖滨带是房屋或其他建筑物直接临水的湖滨区域,该类型湖滨带长1.00 km,其特点:房基直接临水,形成直立式断崖,水陆交错区域完全被硬化,同时由于房屋建设过程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沉积于湖底,湖滨生境破坏严重,且水位变化较大,基本无植物生长(图3)。

图3 房基型湖滨带Fig.3 Lakeside zone with house-based type

1.4 堤防型湖滨带

堤防型湖滨带是由于防洪、防浪以及防冲刷等原因,建设成为混凝土的硬质堤防,驳岸完全硬化,水陆交错带被堤防隔断,不能实现水系连通和物质迁移的湖滨带类型。该类型湖滨带长1.30 km,其特点:驳岸为完全硬化的堤防临水,混泥土堤防形成直立式断崖,水陆交错区域完全被硬化且水位变化较大;同时由于堤防的建设完全阻隔湖水,湖滨区主要为旱生生境,且大多被占用(图4)。

图4 堤防型湖滨带Fig.4 Lakeside zone with levee type

1.5 自然山地型湖滨带

自然山地型湖滨带是自然山地临湖的湖滨区域,由于地势陡峭,大部分为悬崖、陡壁临湖,受人为干扰较小,属于保留相对自然的湖滨带类型。该类型湖滨带长2.29 km,其特点:自然陡岸临水,湖滨主要为悬崖石壁或山地,自然植被保存相对完好,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图5)。

图5 自然山地型湖滨带Fig.5 Lakeside zone with natural-mountain type

2 湖滨带修复措施

2.1 退塘型湖滨带修复技术

根据退塘型湖滨带现状,主要采取两种修复措施 :(1) 将鱼塘塘埂拆除至水面以下而仅保留塘基,上部石料与塘埂内的土料混合后,就地抛填在塘埂两侧形成斜坡鱼塘进行基底修复,使其修复为多塘湿地;(2)如果影响到湖湾水动力流通,直接完全拆除塘基至最低水位线以下。但为防止退塘时淤泥悬浮污染湖泊水质,在鱼塘拆除前应对污染底泥先进行清淤,再拆除塘基。根据各鱼塘水深、水位波动与透明度等构建植物群落,种植挺水、浮叶和沉水植物,陆向缓冲带区域配置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图6)。

图6 退塘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keside zone with pond type

2.2 滩地型湖滨带修复技术

滩地型湖滨带生态系统是由于人为干扰造成其生态功能退化。因此,该类型湖滨带生态修复重点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一般按陆生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逐渐过渡的演替系列设计,植被类型包括乔灌草带、挺水植物带、浮叶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图7)。根据水深、透明度与波浪等构建植物群落,一般挺水植物群落构建在常水位1 m水深以内区域,浮叶植物群落构建在常水位0~2 m水深的区域,沉水植物群落构建在常水位0.3~2 m水深的区域。

图7 滩地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Fig.7 Schematic diagra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keside zone with beach type

2.3 房基型湖滨带修复措施

按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房基型湖滨带一般不拆除区域内的房屋。建筑物直接临水,因房基型湖滨带生态脆弱,该类型湖滨带主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为主。修复方式主要通过人工预支空腔体或石笼等形成消浪、构建生态岸坡,石块和间隙自然形成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栖息地,并适当营造水生植物附着生长场所。可根据修复形成的护坡、护岸形式,种植部分湿生的乔木与灌木(图8)。

图8 房基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Fig.8 Schematic diagra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keside zone with house-based type

2.4 堤防型湖滨带修复措施

堤防型湖滨带由于驳岸完全硬化,水陆交错带被堤防隔断,不能实现水系连通和物质迁移,水生—陆生的生物廊道被完全阻隔,严重破坏了湖滨带的生物多样性。修复方式是将硬质堤防拆除至水面以下,上部石料与土料混合后,就地抛填在堤防临水一侧斜坡,水面以上放缓坡,并布置块石和沙砾,形成厚度约30~50 cm的砂石护坡层,达到防浪和防冲刷的功能,陆向缓冲带区域构建乔灌草群落(图9)。

图9 堤防型湖滨带生态修复示意图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lakeside zone with levee type

2.5 自然山地型湖滨带修复措施

自然山地型湖滨带由于地势陡峭,大部分为悬崖、陡壁临湖,受人为干扰较小,属于保留相对自然的湖滨带类型。建议通过封禁和山体植被的自然恢复,并加强山地外围防护及山坡植被恢复等措施,达到保护自然山地型湖滨带的目的。

3 湖滨带植物群落配置建议

湖滨带水生生物群落配置应以当地植被的历史演变特征或相近生态健康湖滨带的群落结构作为参考,配置多层、高效、稳定的植物群落(陈静等,2016;冯哲等,2020;张漫君等,2020)。

3.1 沉水植物群落

由于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对水深和透明度的需求比较严格。根据野外现状调查,公园现有沉水植物优势种为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因此,湖内沉水植物群落构建主要选用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作为先锋种和建群种,伴生种选用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马来眼子菜(P.nodosus)、微齿眼子菜(P.maackianus)、穿叶眼子菜(P.perfoliatu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等耐污、易成活且自我繁殖能力强的物种。沉水植物群落配置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沉水植物群落配置方案Table1 Community collocation of submerged plant

3.2 沉水-浮叶植物群落

湖滨植被恢复区主要是新开挖的水系和池塘,受风浪影响较小,根据该区域的环境特点,可构建沉水—浮叶植物群落,沉水植物选用穗状狐尾藻、篦齿眼子菜、马来眼子菜、金鱼藻等耐污种,并引种浮叶植物,如野菱(Trapa natans)、荇菜(Nymphoides peltata)、萍蓬莲(Nupharpumil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等。沉水—浮叶植物群落配置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沉水-浮叶植物群落配置方案Table2 Community collocation of submerged and leaf-floating plant

3.3 挺水植物群落

根据野外调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菰(Zizania latifolia)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是湿地公园的优势挺水植物种,尤其是芦苇、菰和香蒲在滇池周边极易生长,获取种源也很方便,但缺点是繁殖速度快,易形成单优群落。引种种源应坚持本地物种优先的原则,同时兼顾水生植物的经济价值。本设计方案选择对当地气候环境适应性强、耐污能力强、净化效果好的芦苇、菰、香蒲、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菖蒲(Acorus calamus)等水生植物为建群种,并根据水深与基底条件搭配部分中层植物与下层植物。植物覆盖率为30%~50%,预留一定面积的开阔水域,满足不同游禽需求和景观需要。挺水植物群落配置方案如表3所示。

表3 挺水植物群落配置方案Tab.3 Community collocation of emergent plant

3.4 乔灌草带群落配置

通过乔、灌、草植物的合理搭配种植,形成本土植被林带的生态格局和群落结构,充分发挥湖泊缓冲带的功能。植物物种选择与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种植技术简单、易成活、耐污能力强、耐水淹的本地物种。

植物配置建议:(1) 湿生环境的乔木选用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池杉(T.distichumvar. imbricatum)等;灌木选用川滇柳(Salix rehderiana)、大花野茉莉(Styrax grandiflora)、火 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var. gigantea)等;草本选用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双穗雀稗(Paspalum distichum)、薏苡(Coix lacryma-jobi)、鸢尾类(Irissp.)、凤仙花类(Impatienssp.)等。

(2)陆生环境的乔木选用头状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capitata)、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云南樱花(Cerasus cerasoides)、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四 蕊 朴(Celtis tetrandra)、乌桕(Sapium sebiferum)等;灌木选用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牛奶子(Elaeagnusumbellata)等;草本选用早熟禾(Poa annu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蔗茅(Saccharum rufipilum)、四脉金茅(Eulalia quadrinervis)、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等。

4 结语

云南昆明捞鱼河国家湿地公园湖滨带类型多样,其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构建天然湖滨带生态系统,形成从水生到陆生逐步过渡的湖滨生态带,恢复湖滨带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提高湖滨带的生态服务功能。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与查询文献资料对捞鱼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湖滨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湖滨带生态修复措施与湖滨带植物群落配置方案,旨在能对环滇池湖滨带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湖滨带植物群落构建与恢复作为湖滨带生态修复措施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采用监测、补种、清理和收割植物残体等管理措施,以保证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达到生态修复的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湖滨沉水植物堤防
宿迁湖滨新区嶂山林场“四化”管理 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
郑欣
抚仙湖近60年来沉水植物群落变化趋势分析*
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堤防抗冲刷及稳定性分析
洱海沉水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最大生物量估算
湖滨步行街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
迷人的湖滨公园
沉水植物生长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水利工程堤防维修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水资源保护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