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实施意义分析

2021-10-08黄美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入院心绞痛护理人员

黄美凤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福建厦门361022)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导致心绞痛的病发率与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患者在患有心绞痛后,其会有较高的心肌闭塞、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的风险,属于临床中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有心绞痛后,其临床主要表现出胸部不适或发作性胸痛等情况,患者可能会存在猝死的风险。由于急诊心绞痛患者起病急,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猝死风险较大。因此在对急诊心绞痛患者治疗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从而提高急救成功率。基于此,本文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 例心绞痛患者,选择开始时间为2018年11 月,结束时间为2019 年12 月;患者均为知情自愿状态进行实验。随机分组,各15 例。

诊断标准:给予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70%,且患者在劳累后或者休息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具有刀割样钝痛感。

纳入标准:(1)实施心电图检查或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2)患者持续胸痛时间330min,发病时间在12h 之内。(3)患者均在知情下签署知情同意书;(4)本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2)患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以及重度的心脏瓣膜病等疾病;(3)患者具有严重的肾、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等基础性症状;(4)患者合并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等;(5)患者合并精神疾病、焦虑症或抑郁症等认知性障碍;(6)患者随访资料不全,或依从性较差。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含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护理措施等。

1.2.2 研究组 护理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病情观察:患者在进入急诊科5min 之内,应依照抢救流程给予患者吸氧,实施心电监护,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0%之上,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的血压、呼吸以及心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患者产生异常情况,应依照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治疗。

(2)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出现急性心绞痛与自身的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都会使患者全身紧张,加快患者心率,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导致患者的心肌缺血问题有所加重,甚至诱发其他的并发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利用亲切的语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给予患者一定心理暗示,及时给予患者安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并且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属实施交流,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缓和护患关系。

(3)放松训练:患者在患有心绞痛后,其会表现出一种剧烈的疼痛感,在发作时会存在焦虑、紧张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以便于患者实施深呼吸,利用语言来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例如护理人员可以利用音乐方式,使患者肌肉放松,利用对其的呼吸进行调节,以及放松肌肉来协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

(4)做好抢救记录:由于急诊心绞痛患者病情发展较难预料,因此在实施抢救措施时,应对相应的抢救措施进行完整的记录,对用药过程、急救过程以及账单等进行相应记录,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完善急救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时、急救所需时间以及入院至手术间隔耗时等临床指标。

(2)对比两组患者纠纷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研究组男8 例:女7 例;平均年龄为(33.47±0.46)岁。对照组男6 例:女9 例;平均为年龄(33.18±0.22)岁。两组基础资料有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min)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min)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15 15急诊室停留时间5.94±1.38 13.14±1.73 12.601 20.001辅助检查耗时12.87±1.56 15.94±2.73 3.781 20.001急救所需时间20.35±6.24 34.11±8.97 4.877 20.001入院至手术间隔耗时28.03±6.25 42.14±9.71 4.732 20.001

2.3 两组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2。

表2 两组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所谓急诊救治模式,即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以及实践作为基础,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出现治疗风险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具备高效、科学以及人性化的优势,尤其适合应用在急诊科之中[1-2]。急诊救治模式属于一种将救治以及护理融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其对控制患者的病情,赢得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状态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3]。采取急诊救治模式护理,会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的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节省诊断以及检查程序的时间,从而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在入院前便做好准备工作,对患者基本情况有所掌握,因此可以缩短诊断治疗时间。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辅助检查耗时、急救所需时间以及入院至手术间隔耗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急诊急救护理,能够保障患者治疗方案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

猜你喜欢

入院心绞痛护理人员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