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青不知老将至

2021-10-08田树苌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央美院物象笔墨

田树苌

《古梅傲雪》 高润虎/作

论起来,我与润虎有同学之谊。20世纪80年代初,我俩同在中央美院国画培训班学习,前后历时一年。那时的润虎,四十出头,正当壮年。他的本职工作很忙,而且不太规律,只能忘却疲劳,抓住晚上下班的时间去听课,去做练习。润虎和美院的老师们关系处得极好,有时会把老师请到他家里为他单独讲授,并做示范。润虎学习很用心,很刻苦,他那“拼命三郎”似的学习劲头,至今为师生们所称道。

润虎从小就喜好绘画,一有时间就涂涂抹抹、写写画画,但始终没有找到学习中国画的门径。参加工作后,经人点拨,买了一套《芥子园画谱》,日夜临摹,少有停辍。几年下来,于笔墨、赋色、造型、布局等中国画的基本常识积累了不少,可他心里明白,自己依然没有真正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奥旨,没有读懂中国绘画的精义。通过参加中央美院主办的教学培训学习,润虎得到国家最高美术学府的教授和专家的指导,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绘画的技巧技法,他的心头如拨开云雾见到青天,豁然亮堂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从这时候开始,他的中国画的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才真正走上正道,才在寻寻觅觅、苦苦摸索二十几年后踏上坦途。他曾慨叹:如果没有参加那次培训,如果以后没有和中央美院老师们保持不间断的联系,是不会得到教益的;如果没有以后和书画界朋友们的广泛切磋交流、虚心求教,单单靠闭门自学,自己是断然不会有现在的成绩的。那次学习对每位参加者来说都是毕生难得的机遇,有些人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数十年后终有大成,润虎就是其一。

《常笑益寿》 高润虎/作

《晚秋风采》 高润虎/作

几十年过去了,时间无情地在润虎身上留下了痕迹,但润虎人面俱老、人书俱老,他的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几十年的人生历练,使他对中华文化、中国艺术有了深刻理解。他非常清楚,中国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即客观物象,即社会自然,画家要把客观物象通过提炼取舍,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带着画家感情色彩的、艺术化了的物象,这个画家笔下的物象,已经不是对客观物象的如实描摹,它寄寓着画家的理想,表达着画家对生活、自然、社会的理解、认识和感情,充盈着画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绘画讲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中国书画作品实质是表现书画家自己,所以历来有“书如其人”“画如其人”之说。没有思想内涵的绘画作品,徒具躯壳,不过是一张山水导游图,一件花鸟标本图谱。润虎作品有着充沛的感情、鲜明的立意、生动的造型、明快的色彩、俊爽的笔墨、朴拙的韵趣。他的作品是他美好心灵的写照,是他为自然、生活谱写的一曲曲赞歌。

绘画是作者心灵的抒写,而笔墨则是必备的艺术手段。中国画的笔墨,也就是它的点、线以及墨趣墨韵,是从书法借鉴而来的。书法不受描摹具体物象的束缚,以有限的点面及无限丰富的变化,来抒写人的精神意气、感情意绪和气势力量,中国画的每个点、每根线条,都以书法为基础,笔笔写来。中国画的笔墨,反映着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辩证的运动规律和普遍规则,它那骨力遒劲、刚柔相济的点线,充满了旺盛的生命意识,昭示着抽象而又具象、单纯而又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所有成功的中国画家,无一不是在锤炼笔墨方面下过大功夫的。润虎明乎此理,几十年间,临池习字,心手无间。其作品有着良好的书法功底,诚如吴昌硕所言:“直从书法演画法。”

润虎山水、花鸟俱擅,但他展示给世人的还是以花鸟居多。他笔下的花鸟鱼虫、果蔬藤蔓,鲜活跃动,生机勃勃。他那宁静而优美的画面,传递着自然万物的生命律动,折射出画家恬淡而快意的心境,引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启迪人们对“和谐乃天地大美”这一宇宙智慧的感悟。由此观之,润虎又是一位将自然美与心灵美有机合一,并以优美的作品予以展示的高手。

润虎利用职业的便利,遍游祖国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前些年他退休离岗,开始徒步旅行,漠北雁门、太行峡谷、黄河古渡、晋商老宅,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润虎不拘于学习传统、临习古画、汲取古法,他重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触发灵感,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作品。他的山水画大都描绘他的所历所见,描绘故乡的山川风物,展示一个赤子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不舍的情怀。

润虎心底坦荡,对社会、人生淡泊从容。书画是他一生的信念、一生的追求。他为书画所累,但又在书画的学习创作中享受着极大的快乐。他为书画付出了许多,却又很少想到书画所带来的回报。润虎说了,咱喜欢书画,就是图个乐,我喜欢,我愿意。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他会继续保持不言己老、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不断加强艺术修养,不断锤炼艺术技巧,不断创作出精品佳作。继续以这累于斯、乐于斯的生活定式走下去。

人生有涯,事业无穷。

猜你喜欢

中央美院物象笔墨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时代墨章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中央美院展现“传统的维度”
战航
取经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