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1-10-08卢海芹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教学效率微课

卢海芹

摘要:近年来,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被广泛应用。微课作为现如今高效课堂的“新宠”,以它形式多样、短小精悍,聚焦知识点,于声音、图像为一体的视频特点,逐渐融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使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一种创新,它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将“老师”带回家,随时观看学习。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运用于教学,简化教师的教学环节,增大课堂密度,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促进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特别的“作业”放到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学习、迁移运用,达到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因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有效应用;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4-0009-03

语文是基础学科,尤其在小学阶段,更有其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虽然也在逐步更新教学理念,从传统模式的“一言堂”到现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但仍然无法脱离教室这一学习空间,无法打破课堂40分钟的局限。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这个问题,微课教学实现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拓展,给予学生灵活安排学习进度的可能性,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反复学习某一知识点,还可以实现有效预习,实现知识补充,真正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被动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可以说,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对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微课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如果教师日复一日地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厌烦,从而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效果堪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让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一课,学生学完课文后,了解到大自然中的风、水以及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发出的各种声音的特点,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之后,教师播放课前录制的小微课。微课里的鸟叫声、蛐蛐的叫声、知了的叫声、厨房里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躺……让学生沉浸其中。听完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你认为哪些声音让你感到美妙?你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按照课文的表达方法将自己听到的声音写下来与同学交流?此时,学生的兴趣盎然,写出的句子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再如,学习统编四年级上册《蝴蝶的家》一课时,学生对蝴蝶熟悉,但是对蝴蝶的习性了解不多。课文学完后,教师可以播放自制的小微课对蝴蝶进行介绍,消除学生关于“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这个疑问,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利用微课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取双线组织单元的编排形式,将语文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科学合理地融进每一篇课文中。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将语文要素真正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尤其是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障碍很多。此时,教师将这些重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一)巧用微课,突破识字难点

识字教学虽然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有些难记、易混的字,中高年级也需要重点关注。教学中,如果老师采用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学生不仅没有兴趣,而且记忆不牢固。比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火烧云》这一课中,“武”是学生要学习的生字,这个字的字形非常容易写错,教师出示了学生前期预习的数据,有66%的同学都把这个字写錯了,很多学生在写字时多出了一撇。为了能更好地辨析这个生

(二)巧用微课,突破阅读难点

有些课文篇幅很长,理解难度很大。如果专靠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讨论,有些难度,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来突破阅读难点。如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是一篇科学童话,既有一般童话的人文色彩,也有科学童话的知识和道理。如何教学才能达到“理”与“趣”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既有趣地学,又不至于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那么,借助阅读学习“反刍”这个科学小知识就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现在的学生生活常识比较缺乏,对于动物的习性更是不太了解。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授课教师录制了一节动画微课,并让学生来进行讲解。生动的动画,形象的画面,加上学生惟妙惟肖的讲解,既灵活有趣,又暗含科学小知识,这样的微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反刍”这个小知识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教师巧妙地借助微课突破了教学难点。

微课不仅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要对语文教材的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并对课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和分类,再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对难点知识进一步全面分析,然后以微课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三、利用微课资源加强小组合作,提高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是有效的学习策略,小组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面对的是学生个体,而生生互动往往比较少,即使有的老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也往往流于一种形式,真正的合作、深度的思考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交流的问题没有认真思考过,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为改变这种状况,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微课资源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教师把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剪成简短的视频,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开国大典的几个场景。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微课,感受当时的场面,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分组交流,分别说一说自己观看视频时的心情及观后的收获,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互相解答,把本节课的知识引向深层次的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此时让学生打开课本,咀嚼语言文字,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以及其他每个方阵的风采,从中领略到各个方阵的特色。微课的恰当运用,使学生的交流更加充分,思维的碰撞更加灵动,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深度思考、大胆想象,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体会到学无止境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压力。

四、尊重个体差异,利用微课资源提高学习能力

微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精品学习资源,不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传播性,还方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使用。比如老师录制的拓展性微课,就可以创设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进入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发散思维,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展示和提升自我。如在教学《红楼春趣》时,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课文的内容总结出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但是,文中的宝玉只是展示他性格特点的一个缩影,要想全面了解这个人物,必须要到《红楼梦》里探寻答案。此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之外,还可以录制一段微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通过截取电影片段中祖母、父亲、母亲、王熙凤以及薛宝钗等人评价贾宝玉的语言,让学生综合探讨这些评语与文中的宝玉有何不同?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那么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录制一些知识性的微课,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微课,让这些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复习和掌握学习内容,較好地解决这些学生的学习问题,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微课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微课因其时间短、趣味性强、内容紧凑、易于实施而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今后,它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语文课堂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田连燕.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2]贺股.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路径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

[3]韩湖.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外语文,2018,(31).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教学效率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