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共百年奋斗历程之于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2021-10-07杨二美
杨二美
摘要:只有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纳入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当中,才能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使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深刻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面貌,使社会主义在当代重新焕发了生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2-0045-0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不断地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历史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不仅要从我国的历史实践特征出发,还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贡献。因此,本文致力于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视域下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就,这一百年不仅使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深刻改变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面貌,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
1站起来:批判地对待俄国革命经验,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的探索,深刻证明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布尔什维克走出了一条先革命后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即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先掌握国家政权,然后再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对马克思提出的先发展后革命的理论是一个突破,这是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革命形势相结合的产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成为了当时的仁人志士实现救国强国之梦的共识。那么中国人民如何“走俄国人的路”呢?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俄国革命的经验呢?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得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中国化的重要结论。
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把工作重心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由于对中国阶级社会状况认识不够充分,存在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经验的问题,这给我党造成了严重损失。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对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中国的革命形势不同于俄国,“两个国家都落后,中国则更落后”[1]。中国采取的革命道路必须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不仅引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从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性转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开展暴力革命的学说,对于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此外,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上,中共对苏联的经验也不是全盘接受的。比如,苏联模式过分重视发展工业化,而忽视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则提出要使重、轻、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苏联为了实现农业的公有化,不惜强迫一些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中共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提出要坚持自愿原则,保护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2富起来:成功地突破了苏联模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也发生了转变,从落后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转变为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的集体化,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推广虽然帮助了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巩固,但是同时也阻碍了这些国家独立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随着高度集中的苏联体制的弊端凸显,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富起来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要回答的历史性课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一种是以苏东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发生了颜色革命,退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主义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对国家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重大变革,创造性地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力地向世界证明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首先,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原因。改革是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并探索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的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此要不断地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就不需要变革生产关系的错误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着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不解放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将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3]。”同时,要客观地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不发达甚至落后的情况,只有社會主义富起来了,才能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改革的目的是双重的,必须达到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阵地的目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即为落后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提供了具体示范。马克思提出要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之后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之上。列宁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可以跳跃资本主义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然后再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斯大林片面追求公有化,使得苏联的商品经济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实践证明,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苏联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苏联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失败的,使科学社会主义陷入了教条化、自我僵化的漩涡当中。在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要解决社会主义该往哪里走的问题没有成功经验可循,中国共产党坚定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体市场经济体制,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市场经济理论相结合,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经济腾飞的历史性转变。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其挑战和风险前所未有。引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转型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就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4]。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分“三步走”,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结合,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及中国现代化转型道路的认识。现代化是全体人类面对的共同话题,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了现代化的代表,掌握着评判现代化的话语权,中国的富强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选择,既在科学技术落后的背景下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
3强起来:从社会主义大国到社会主义强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彰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世界上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对世界人民的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从纵向来看,中国的发展奇迹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其优势是在实践中不断彰显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完善的这套制度体系也是使中国实现从社会主义大国到社会主义强国转变的制度因素。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两大奇迹”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生动体现,也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性。
其次,从横向来看,中国之治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解体之后,一些人开始鼓吹社会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灭亡论,使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大大降低。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提升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高效的国家治理,社会主义就没有说服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中国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在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党不仅没有出现苏联那样的颠覆性错误,避免了社会动荡,而且保持了长期稳定局面,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应对新冠疫情的背后,其实就是两种制度的竞争,谁能在治理效率上致胜谁就能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举全国之力在较短时间内有效遏制住了疫情蔓延,逐步使人民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这是制度优势最生动的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疫情防控斗争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5]。”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彰显将大大增加社会主义的吸引力,让世界人民更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独特魅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判断,未来的30年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时期,在習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充分展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必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0.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5]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N].人民日报,2020-5-9(01).
(责编:陈静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