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10-07杨媛妹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7期
关键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

杨媛妹

摘要:氧化还原反應是氧化还原理论的核心,以此为中心,拓展出一系列基本概念。作为高中化学必修的基础知识,该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深远的意义。它将成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时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元素观和微粒观,更从容地面对和解决学科问题以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关注学生 自主学习 概念转变

作为高一必修的基础内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无疑是继物质的量之后的又一难关。对于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来说或许难度不大,但是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从微观的层面理解这些概念很困难。以往很多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会渐渐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因为“学不会”“太难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教研组决定研究如何帮助“学困生”理解掌握这一概念。万事开头难,我们采用了转变概念式的教学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充分了解学生

在每个新知识的学习前,教师都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他们在该知识领域里已经具备的知识经验。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概念学习的障碍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①学生的中考化学成绩普遍在15-30分之间(满分60分),基础薄弱。

②学生大多不喜欢学概念,觉得太枯燥。

③学生对初中学的前概念印象较深刻。

④学生对化合价的认识很欠缺。

⑤教师进行概念教学时以讲授为主,与学生互动较少,课堂缺乏趣味性。

此外,学困生大都渴望被老师关注又害怕被老师关注。渴望被关注是因为希望从老师这里得到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害怕被关注是因为高中生的自尊心较强,羞于老师注意到他们学习能力的不足。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在课前或课后应该更加亲和地对待学困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消除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没有心理负担地学习。

二、实施教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

(一)“补习”化合价,为新内容铺路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体系均是以围绕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定义的,所以能熟练标出元素的化合价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关键。然而很多学困生对化合价的认识是模糊的,不会标示。对此,我们单独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化合价,并利用课本后的《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对元素化合价的标示。

(二)顺应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实施概念转变式的教学策略

概念是抽象的,对于抽象概念的学习,学生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畏惧。要顺应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逐步实现前概念到新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从心理上逐渐接纳新概念。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节奏平缓一些,循序渐进,在心理上可以得到一些慰藉。因此,课堂教学时,我们采用情境引入,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导出新概念。学生通过联想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在不断的合作和自主探究中肯定新概念,理解新概念,接受新概念。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

1.从熟识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日常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比比皆是,例如:生命体的代谢活动,各种化学电池,燃料的燃烧,蔬菜水果的褐变,一些动物的生物发光等。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都曾在生活中接触过,如果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将大大拉近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例如,用图片展示交警检查酒驾、维护交通安全的画面,辅以多媒体声音介绍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从中提取有用信息提出问题:酒精检测仪工作原理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什么样的反应?你初中时学过这样的反应吗?

2.问题设置有导向性,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上一环节,学生根据问题的提出回想起初中所学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小组合作,在题板上分别举出一个氧化反应的例子和一个还原反应的例子,并说明是如何判断的。接着,教师再另举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或者利用课本中的示例,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元素变化、微粒变化等不同角度分析反应,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存在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教师再利用质量守恒理论加以分析,帮助学生强化这一认识。在这一阶段,学生得以自主发现氧化还原反应。

接着,利用简易酒精检测仪工作原理中所介绍的铬元素+6到+3价的变化进行引导,提问:其他氧化还原反应也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吗?学生将会在题板上有意识地标出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同种元素反应前后的价态,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均含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从课本更多的例子中发现这一特征,并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再举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例子,学生标示元素化合价,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存在得氧、失氧。

最后,若要让学生完全接受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概念,还需要更深入地探索它的本质,而这需要更加抽象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这一环节,为了减轻学生理解上的负担,可以充分利用动画加实验。利用动画将微观电子的移动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变成具象;利用实验将电子的转移呈现在检流计上,将微观变成宏观。这样现象分析结合理论解释,帮助学生深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电子的转移进而导致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再结合单双线桥的表达,分别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系统化地理解概念。在这一阶段师生充分合作,共同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逐步实现概念的转变。

3.鼓励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示,总结核心内容

总结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图示的方式梳理课堂核心环节的内容,从前概念到特征,再到本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感悟到自己对学科知识认知能力上的进阶,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将之前建立起来的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进阶到“价—类二维”的水平,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氧化还原理论,不断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结尾呼应情境,感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用价值,升华情感

在课的结尾,可以再次应用引入时的情境,强调酒精检测仪在维护交通安全、保护人类生命安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也可以向学生科普酒精检测仪其他的应用价值和存在意义,增强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回馈社会的责任感。

三、课后多角度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慢一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弱一些,所以各种评价方式都应该落脚于现有基础。第一节新课之后,学生获取的新知识内容量不多,理解层面有限,这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多阅读课本,每读一遍就梳理一次知识点。有了第一节课的引导学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就有了科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自学的方式熟悉课本内容,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学生体验到了“开卷有益”,教师及时肯定评价学生的收获。这种方式的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易于接受的,不会增加学习新知识的负担,也有利于自学习惯的养成。

在这种概念中转变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能够自主地逐一破解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自主收获新概念。学生在各方面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以往初中建立起的元素观和微粒观也得到了深化,心理上得到满足,进而在这样的心理发展中想要追求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储备了信心和能量。

猜你喜欢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西藏农牧区乡镇小学汉语文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议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关注学生生活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