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集团化办学推进少先队工作的优势
2021-10-07汪锦飞
汪锦飞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最新探索,它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满足了社会对于教育的实际需求,能促使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得到最大化利用,有利于促进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和整体进步。如何借助于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推进少先队工作呢?通过本地区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各校结合省级少先队课题,以“科学谋划、统筹管理、务实研究、活动互动、资源共享、相对独立”为管理原则,以“课题管理制度”为推手,采取“均衡发展、优化整合、整体提升、特色创新”的举措,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少先队工作 资源共享
“集团化办学”是以一个区域内的一所名校或者一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为龙头,牵动区域内的若干学校,订立共同的教育发展目标,以组建教育集团的方式进行运作,以期达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和均衡发展的办学模式与组织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辅导”等一系列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遇,本课题组所在的迎江区相继打造了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华中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十四中教育集团,以一校多区的“孵化模式”采取抱团发展的方式促进基础教育优质而均衡发展。就少先队工作而言,集团化的融合加大了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力度,促进了薄弱学校少先队活力的整体提升,使学校之间形成了教研与学习的共同体,给更多的少先队工作者近距离接触同行业楷模,学习先进理念的机会,也使得队伍建设、活动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盘活队伍优质资源,择优上岗激发热情,抱团取暖均衡提升
近年来,我区实行优质资源整合,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开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为少先队工作提供较好平台,尤其是队伍建设方面。一是政策支持整合队伍资源,抱团取暖均衡提升。迎江區教体局先后出台了《迎江区中学无校籍管理实施方案》《迎江区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迎江区教职工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方案》《迎江区少先队“三级辅导员”管理制度》,各项文件的出台,将少先队队伍建设从招聘培训、择优上岗、交流走教,都纳入区教体局总体部署,为少先队课题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从2019年以来,我区先后竞聘上岗的辅导员就有4位,平均年龄在32岁以下,增强了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活力。2020年,课题组成员张金捷老师被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两年多以来,少先队活动在省和国家级媒体报道150多次,多次在人民网、新华网、教育报上刊文。二是优质队伍资源辐射,实行传帮带捆绑式发展。为确保提升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在区少工委和区教体局的支持下,我区2020年迎江区少先队名辅导员工作室,评选出张金捷、胡莹、王的明3名辅导员带头人,成立个人工作室。每个名辅导员结对帮扶3名中队辅导员,开展传帮带工作,并要求每个工作室每年培养3名学员,在全区范围内按照学员要求招募结对辅导员老师9名,尤其是刚刚走向辅导员岗位的教师,开展帮带捆绑式结对活动,参与开发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课程及资源,承担区级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任务,依托工作室加强示范与辐射,打造少先队辅导员骨干队伍。同时,还在集团和片区内建立少先队中队三人互助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活动共享,资源共享。三是优质培训课程共享,实时按需定时开展培训。我区于2020年成立了迎江区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中心,下发相关文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区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中,开展辅导员自我提升培训内容调查,统计相关数据,按照辅导实际需求,制定培训清单,进行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整体辅导业务水平。2020年全员培训2次,课题培训8次。
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互动交流方式,实现特色课程共享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们希望能够接受教育的要求与教育普及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而集团化办学的本质在于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为了实现在集团化育人资源上的共享,进一步加强城乡校际的少先队合作与交流,整合并推广先进的活动经验,促进各校间的持续、均衡发展,课题组尝试创设“1+N”资源集结模式,融合提升片区内少先队队伍建设的整体活力。
“1”是指队员身处的某一所学校,“N”是指队员能享受到集团内其他学校的师资、课程、活动、硬件资源等,这既体现了集团育人模式的教育张力,又突出了集团化办学以“点”带“面”的优势,实现队员不出校门即可享受优质少先队活动资源。一是探索片区内优秀辅导员跨校“走教”,实现特色课程共享辐射。2020年的中秋佳节前夕,由迎江区教体局团委牵头,在课题组成员的精心组织下,为新洲留守儿童送上中秋“特别礼包”。除了月饼、文具等节日礼物,来自四照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孙可还献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黄梅戏特色课程——《谁料皇榜中状元》的精彩片段教学,现场手把手教唱,孩子们则跟着音乐伴奏,用心表演和感受着黄梅戏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2020年11月中旬,各片区积极开展了与望江结对学校帮扶活动,华中路第一小学、华中路第三小学、四照园小学带领中队辅导员将优秀的少先队活动课送到望江村小,带给村小的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一份精神大餐。二是借助于智慧教育云平台以“线上课程”的形式推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2020年3月16日,共青团迎江区委、迎江区教体局团委面向全区1.2万多名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推出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线上云团课、云队课。这是本地区首次采用线上团(队)课的方式给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上团(队)课。这两节线上微课分别由安徽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第十四中学团委书记王的明,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华中路二小大队辅导员张金捷执教并录制。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各教育集团通力合作,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的法律意识。华中路第二小学还以同步课堂的形式,邀请到来自区检察院的法治副校长斯婷和远在23公里外的新洲实验学校的16名学生,同上了一堂主题法治课,搭建起城乡校际远程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农村的队员享受到同样的好课。除了实现集团内优秀品牌课程的资源辐射共享,智慧教育云平台还可以让辅导员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跨越时间、空间,完成相关的备课及研修任务。在这个平台上,辅导员可以进行网上研讨,即上传一个少先队活动课教学设计后,通过网络教研的形式开展跨校、跨时空的网上讨论,集团内其他辅导员可通过手机APP就能参与实时听评课。三是转化家庭、社区及社会资源为教育资源,开发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并实现集团内共享。少先队活动的实施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优化学校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的整合。以迎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例,它于2015年投入使用,是一所集青少年创新实践、科艺培训、主题活动、展示交流于一体,面对全区乃至全市青少年学生开放的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活动中心自主开发了陶艺、航模、智能机器人、模拟飞行、地震科普、扎染、造纸印刷等11个实践活动项目,每学期会定期组织片区内队员参观体验,近年来已然成为全区少先队员“学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的第二课堂。而类似于活动中心这样的校外实践基地,诸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生命科学馆等也基本实现了集团内的共享使用。下一步笔者建议在全市内探索开发更多的校外少先队活动阵地,并根据课程特色加以分类,如科技类活动阵地,红色类活动阵地等,以此丰富少先队员们的活动内容和成长体验,使校内外少先队活动阵地资源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