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花斗彩研究之成化斗彩婴戏纹杯

2021-10-07王慧丽

陶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斗彩五彩青花

王慧丽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市,333000)

0 前言

斗彩瓷,原初创于明朝的宣德年间,是一种釉下青花勾勒轮廓,上釉后,再在1270度的高温中烧成瓷器。其后,再在釉上,在青花的轮廓内彩绘填彩。填彩后又重新回炉,在八百度的低温下烘烤而就。这种新技法,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相得益彰的奇妙效果,这种奇妙效果,即被后人称之为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斗彩创于明成化年间,但明代文献不见斗彩的记载。首先应用“斗彩”一名的是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它说:“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

首先在广大人们的认知里青花五彩和斗彩一直没有区分的概念,很多人以为就是同一种工艺,实则有很显著的区别,行里老藏家一般是这么看的:首先要弄清青花五彩和斗彩这两种色彩的艺术特色,因为在斗彩中,青花占据主导地位,彩色起点缀和填充作用,且彩色的对比,争斗的艺术特点强烈。因为斗彩是先用青花勾勒,因此没有釉上彩色也呈现出完整的纹饰特征。青花五彩是用釉下的青花来代替纹饰图案中的蓝色,所以与釉上的其他材料颜色同等重要,因此,设想去掉其他彩色,青花纹饰不能构成完整的纹饰画面。其实,鉴别青花五彩和斗彩的区别,也是鉴别老的完整的五彩,斗彩瓷器和后加彩的瓷器是一致的,主要看去掉彩色后,青花的纹饰是不是完整的。如果完整,可能是斗彩或者不是后加彩,如果不完整,仅有可能是青花五彩,或者是后加彩。在对斗彩和青花五彩区分清楚之后,才能正确的判断什么是斗彩,了解斗彩工艺则能更好的研究成化年间的斗彩,更加深入,而不是蜻蜓点水般简乏的一知半解。

图1

图2

图3

1 婴戏纹杯创作背景

在明成化后宫,贵妃万贞儿基本上是一手遮天。由于成化帝的不断临幸,万贵妃也曾生育过一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在3岁时不幸夭折了。从此以后,不管万贞儿是如何的再努力,也终没能为朱氏王朝,再续添丁点香火。不能生育的万贵妃,总是看着别人生儿育女,不由的嫉妒成狂,她竟然勒令后宫里,其它怀有身孕的妃子,一次次堕胎灭子,如果堕胎不成,就令人用钩子,将婴儿活生生从母体内钩出来杀死,十数年来,致使成化后宫人丁稀落,皇朝一脉也几近断绝。由于成化帝后宫寥落,宪宗帝自己又年岁渐高,所以,求子心切的宪宗,就制作了大量的反映儿童嬉戏生活的陶瓷制品,这些瓷器,一来极大的丰富了有明一代陶瓷制品的品种,二来也给成化帝的后宫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慰藉。

2 斗彩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

2.1 斗彩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正面

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外壁口沿并高足顶部釉下青花勾勒弦纹两道,杯身绘戏婴图,婴孩或坐或立,或举物或垂手,无不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营造出一处活跃的气氛。婴孩们在放着风筝,有的手拉长线,有的后面追逐,有的仰头看望高飞的风筝,好不热闹。这件作品颜色发色完美,色彩鲜艳靓丽,红色犹如凝结后的鸡血红;鹅黄鲜嫩匀薄,娇艳欲滴;水绿色则色彩纯净清澈,犹如出水的嫩荷。

图4

2.2 斗彩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底部

成化斗彩传世无多,但从已知五彩器皿,有斗彩鸡缸杯、斗彩草虫小盏、斗彩葡萄纹杯、斗彩婴戏图小杯、斗彩凤纹小盏等等,成化斗彩彩器形多样,多为小器,少见宣德时期的大器。这件斗彩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底部设计巧妙,底足高而秀挺,足部由杯身先是垂直下深,中上部采用竹节环分割,到底部时呈喇叭状扩开,这主要是起到平稳作用。整个器形轻盈稳重,是瓷器中的器形精品。这种造型的设计应该是源自于西亚欧洲的玻璃高脚杯的原型,这足可见我国工匠善于结合世界的优秀工艺而为己用,设计制作出符合中原人们审美的器物。足底边沿一周无釉,亮釉处自右向左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用笔圆拙有力。成化无大器,但器物都小而精,精而妙,此高足造型轻盈秀雅,胎体洁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愈益珍贵。就这对高足杯而言,它的烧制难度是非常高,放到现代的工艺制作水平成品率依然极低。首先是制作过程中两段相接而成,再者烧制过程中足部和杯身口沿容易变形。

图5

2.3 斗彩婴戏纹金童玉女高足杯局部

这件斗彩高足杯为瓷器小件,因其足部高可以手擎之,故称“高足杯”,俗名“把杯”,口沿微撇,口以下渐向内收,与喇叭状高足相接,构成秀美的杯体。高足中空,足部的大小高度都是非常符合人体功能学的,刚好适合拇指与食指拿住杯足部,举杯优雅而又美丽,且手指不会触碰到杯身。手指有温度,若触碰到酒杯杯身则会影响酒的口感,可见古人的专研程度之细腻。

3 斗彩婴戏纹双童戏风筝杯

斗彩婴戏纹双童戏风筝杯这件作品杯直口,深腹,圈足。外壁饰斗彩婴戏图,分为二组,一组为放风筝,一童奔跑拉拽风筝,一童在旁观望;另一组三童作斗草游戏,画面衬以流云、柱石、棕榈、芭蕉、青草等。外底青花双方框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斗草、放风筝题材是我国婴孩纹画面中常常出现的装饰,晋人宗懔《荆梦岁时记》记孩童在特定节日的游戏有:五月五就是有斗草放风筝的习俗。唐代路德延《孩儿诗》整篇文章记述孩童的各种各有的游戏节目,“斗草当春径,争球出晚田。柳旁庸独坐,花底困横眠”。明成化皇帝年间,成化万贵妃都是非常喜欢珠宝、瓷器等珍贵物件,所以导致当时宫廷大量定制精美瓷器。斗彩瓷就是在这样情况下迅速发展。清蓝浦《景德镇隆录》卷五“成窑”记:“成化时期景德镇烧制的瓷器中胎质薄细,釉水莹润,五彩最佳。”明人、清人所说的五彩则是斗彩的前称。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评:“成化时期的斗彩,胎质薄且细腻、釉水莹润、光泽淡雅、器形以小件的杯、碗、鸟食罐等为主,画面用色淡雅,线条柔软。”成化时期景德镇烧制大件非常少,器物有杯、盘、高足杯、碗、罐等算中大件,所以成化时期饮酒风气盛行,酒杯需求量大。这件斗彩婴戏纹双童戏风筝杯在明代嘉靖、万历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竭力仿效制作。可见这只杯子造诣极高,值得嘉靖、万历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陶瓷工匠去传承和学习。当然也值得当代的斗彩艺术工作者去学习。在古代尤以明代嘉靖时期仿制最为成功,无论大小、釉色、画面都仿制到位,纹饰布局等均完全仿照成化斗彩婴戏杯,绘制笔法更加稚拙朴实,由于青花用料不同,嘉靖器选用回青料,青花蓝中泛紫,呈色浓艳;而成化选用的平等青料,蓝中泛灰,青花发色淡雅,时代特征鲜明。

4 总结

成化时期的斗彩艺术有非常大的成就,造诣极高,值得当代的斗彩创作者去传承和学习。在传承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虔诚、需要敬畏,于此通知也需要创作者融入时代的特色,注入新兴的血液到斗彩艺术中,这样我国景德镇的斗彩艺术才能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斗彩五彩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斗彩
五彩的秋
神奇的五彩混色瓶
青花
快编五彩绳
千古“贵”瓷 争奇斗艳
论青花斗彩的情感色彩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