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之我见

2021-10-04袁新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小学数学

袁新

摘要: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推行近20年,《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但是,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还是没有跳出“教师讲和学生练”的怪圈,使劲地灌输大量的练习题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家长都苦不堪言。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教思想;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79

一、“三教”教育思想的內容

“三教”教育思想是贵州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吕传汉教授于2014年首先在国内教育界提出来的,全称是“教思考、教表达、教体验”。吕传汉教授指出: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展和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努力培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还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思维发展,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三教”教育思想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发挥到最好水平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三教”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

早在1999年,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就明确提出: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然而,在当今大气候比成绩、排名次、看升学率,论绩效、算奖惩的背景下,第八次课程改革进行了20年之久,我们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还在运用七八十年代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满堂灌,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题海战术,不管小学生课外作业量的要求,各学科教师你争我赶,都怕学生有休息的时间,学生一小时,教师八十分钟,搞得学生放学后只有作业。学生、家长怨气多多,却又敢怒不敢言。

不只是小学数学课堂,其他学科也是如此。针对小学学科教学出现的问题,为落实“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要求”,吕传汉教授于2014年提出“三教”思想并大力推广运用。

三、“三教”教育思想的渗透

1.在课堂导入中渗透

恰当的导入能奠定课堂的基础、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良好的课堂开端等。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导入的时候,就能把教学生思考和表达贯穿进去,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比教师单独讲授作用更大,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情境创设好后,一定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彰显出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小手高举、小脑袋快速转、小嘴巴倾诉,教会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发现,在课堂中表达。学生根据思考发现的信息反馈给全班学生,教师适当的引导、指导和点拨只体现“导”的作用。这样坚持训练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成绩,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会显得轻松有效。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

“三教”中,体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通过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感悟与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比如,学生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1千米有多长、1牛顿有多重?”,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估一估、走一走、看一看、称一称、算一算,实际体验“1千米有多长、1牛顿有多重”,这便是体验学习。两种学习的效果,后者肯定优于前者。笔者有一次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自主体验物质的质量,从一枚铝质二分硬币约1克开始,5枚硬币、10枚硬币、一盒订书钉、一包250克的食盐、两包250克的食盐……整堂课中学生边体验边表达,试一试、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就把《克和千克的认识》在大脑中烙下了印记。“体验学习”的效果就得以彰显。

3.在练习要求中渗透

数学教学活动对知识点的掌握、应用,就要有适当的、有效的训练,通过相关试题的训练,让学生把概念、定理、定律、方法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力求熟能生巧。一般情况下,教师的做法普遍是全班学生做同样类型的题,相同数量的题,难易程度统一的题,“体现公平、一视同仁”,忽略了差异性。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接触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班上有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好的学生;班上还有成绩中等的学生和后进生。学生知识结构不一样,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不一样,统一要求便宜了部分学生,难为了某些学生;或者说统一的要求给某些学生提高了要求,对部分学生起不到训练思维的作用。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业设计和要求上分层安排,让能力强的学生有思考提升的空间;让中等部分的学生能够在训练下逐步提高向优生迈进;让成绩和能力稍差的学生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题训练,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分层要求,用不同的习题来进行训练,所有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练习题,所有学生都在练习中有思考提升,形成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提升的教育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三教”教育思想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是一盏航灯,为教育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三教”教育思想不应该只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航灯,更应该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和人生旅途上的方向标。它能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摒弃老旧差的教育教学模式,把“三教”教育思想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数学课堂中的“三教”教育思想.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乐意小学563108)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小学数学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对话理念
联系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