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在劳技电工教学中的实践

2021-10-04张红妹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8期
关键词:劳技电工电路

张红妹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率先将劳动技术纳入基础教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一期课改期间,为了解决劳技教师师资不足、教学设备紧缺等问题,上海各区县纷纷成立了劳技中心。中心为城区初、高中学生提供劳技教学服务。二期课改后,劳技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学科在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课程在社会、基层学校、家长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劳技是一门未列入中考、高考的学科,劳技教师基本以转岗或兼职为主,学生来劳技中心基本作为紧张学习中的一种休憩:来中心前,很向往;来到中心后,以合格为目标,不是特别在意学什么、学得怎样;学完离开后,认为劳动已结束,以后不需要劳动了,也不用关注技术了。

2018年的教师节,劳动教育又纳入了整个教育体系中,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但劳动教育没被足够重视,导致社會、家长、教师对劳动的轻视,部分学生连最简单的劳动都不会,更不要说热爱了。其次,由于我区劳技学习是集中授课制,学生一旦离开中心,基层学校不再设劳技课,劳动可能成了走过场。要维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树立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应该将劳动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笔者认为在劳技周,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在参加劳技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能保持对劳动和技术的热度,从而引发他们持续关注技术、坚持劳动的兴趣。

二、深度学习的理论依据

2005年,我国学者黎加厚教授首次引入“深度学习”的概念。他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一文中,介绍了国外深度学习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探讨了深度学习的本质。黎教授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将国内教学目标分成六大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浅层学习停留在“识记、理解”层,“应用”为过渡层,深度学习体现在后面的“分析、综合和评价”,即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并将其融入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并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可见,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是相对应的,深度的学习过程能引起学生的高级思维和认知,还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达到理解和迁移,最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电工教学中,要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让学生超越知识技能的表面,进入知识、技能背后的原理、方法、应用、价值和意义,将符号式的学习上升为有意识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产生课后再去深入学习、探究、设计的欲望和动力。

三、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1.调整教学目标,引发持续性学习。

我们劳技学科在对知识和技能目标上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从相应的内涵来看,A、B属于低阶思维中“识记和理解”,是电工课程中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目标C将所学的电工知识和技能加以运用或应用,是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过渡的阶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涉及到C就止步不前了。而对于深度学习来说,这只是个开始。

在电工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的思维达到识记、理解、应用外,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对知识、技能、技术的综合分析、合理评价。在提供资料和材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电路、改进作品。首先,我对知识技能目标作相应的调整,在知道或了解、初步学会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原理、特性或价值,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对知识技能产生兴趣,引发课后持续的关注。如《安全用电》一课中“7条预防措施”,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达成度是“知道”。而现代家庭生活、学习都离不开电,单“知道预防措施”是远远不够的,且在实际生活中不安全用电行为也远不止7条。我就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要求学生在知道这些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为何要这么预防;预防不到位,会引发什么后果;评价每条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家庭、身边不规范用电的人和他们的行为,分析讨论如何预防、制止。学生在对家用电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时,发现有人使用手机边追剧边充电;有人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不切断电源,使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家庭使用的电器已超过使用年限等等。排查之后,学生分析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措施,然后将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评价和增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引发他们持续地关注生活中存在的不安全用电现象,当看到有不安全用电的人或现象时,能敢于劝阻、制止。

2.整合学习内容,点燃批判性思维。

初中电工由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组成,电工技术由安全用电、电工器材与工具、家用电器的使用、家用照明电路的设计制作组成,电子技术由电子器件基本知识与技能、简单放大电路、控制电路应用组成。目前,家庭常用电器中,纯电工电器已很少。我将其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领悟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的研发,唯有不断地对技术进行质疑、改进和创新,才能推动技术的发展。如家庭照明电路有一控一灯或多灯、两控一灯或多灯、三控及以上控一灯或多灯,电光源从钨丝灯、荧光灯、节能灯到如今的LED灯,控制方式除了普通的开关控制,还有声控、光控等,从种类、电光源、控制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可谓电工中有电子,电子中有电工。照明电路中的电光源,教材使用的还是钨丝灯,可如今的孩子基本已不认识它了,所以,应在原来的内容上整合新知识、新技术,点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我用电工板演示一盏60W钨丝灯的照明电路,拨动开光,耀眼的光让学生很快就提出意见:“老师,这种灯,我们家里早就不用了?你干嘛还用?”我根据学生的质疑提出问题:钨丝灯为什么被淘汰?取代它的是哪些电光源?为什么?学生马上能得出结论:因为钨丝灯耗电量大,且产生大量的热能;取代钨丝灯的是荧光灯、节能灯和LED灯。我再引发学生思考:有多少种电光源?各有什么优缺点?有不用电的光源吗?学生对不用电的照明特别感兴趣,一致回答“没有”。我在讲台上点燃一盏酒精灯、在电工板上演示40W钨丝灯、11W节能灯、3WLED灯的照明电路,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照明的发展史,从火把照明到使用电照明,从电工钨丝灯到融入电子技术的节能灯、LED灯,正是科学家不断探索、改进才使得电光源推陈出新,越来越节能,寿命越来越长。通过照明光源的分析、梳理,点燃学生的质疑火花,产生深入学习照明发展史的愿望。

3.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探究性学习。

学生学知识不能靠死记,学技能不能依赖模仿,不能碰到困难就喊老师。这就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模仿学习、机械训练等浅层学习,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进入深层学习。电工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电工知识的原理、技能操作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如在学了一控一灯、两控一灯电路后,请同学看视频:一公寓房的客厅很大,但灯光很暗淡。提出问题:①空间比较大的地方,要增加亮度,有幾种解决方法?②选择一种你认为最佳的方案,并说出理由,画出电路图。③如果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地方控制这些灯,你有没有办法?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得出两种解决方法:增加灯泡的功率或者增加灯泡的数量。接着,请大家选择最佳方案,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学生间的争论非常激烈,认为增加灯泡功率的学生理由也很充分:电路简单、省材料;选择增加灯泡数量的同学认为:一般家庭,空间比较大的地方都不是通过增加灯泡功率来解决的,而是安装多盏灯,可采用分路控制,不但美观,而且节能。两种设计思路,各有优势。那么家庭各空间的照明是依据什么来设计的呢?把表面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电路设计,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照明电路进行探讨,最终得出家庭照明电路的设计要有利于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安全、节能环保、维护方便,还要考虑灯具的高度、数量、颜色等。如今家庭中使用多个开关控制一盏或多盏灯已不足为奇,我演示一个三开关控制一盏灯的电路,布置回家作业:这个电路能否用单连或双连开关?不能用的话,这个电路对开关有怎样的要求?请学生上网或请教家长完成电路设计,第二天交流。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大,学生都能找到电路图、实物图,但原理一知半解。我主要与学生一起探究这个“双刀双掷”开关的特点,它有6个接线柱,由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并列而成,接线时上面2个与下2两个接线柱要交叉连接,学生掌握了这个双刀双掷开关的接线方法后,无论增加多少个开关都能控制这个电路。

在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安装中,我依据学生家庭中的照明电路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体现了电工的学科特色,并紧扣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和热情。

4.运用多维评价,崇尚以劳为美。

在电工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持续关注劳动、关注技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积极地参与各项劳动,提高劳动能力。我通过自评、互评、家长评、师评等多维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自评:主要让学生评价自己在电工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是否掌握、劳动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全程参与、有没有改变劳动价值观等。互评:由同桌、小组成员评价组员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贡献了什么,参与度、积极性和合作探究能力怎么样。家长评:在劳技学习中,我通过布置回家作业,让家长对孩子做出评价。如学了节约用电后,布置学生针对自己家庭的照明、电器设备使用情况,列出节约用电的方法,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师评:将学生的自评、互评、家长评进行汇总,侧重于学生的劳动习惯、态度方面,在班会课上公正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劳动积极、不怕累、不怕苦、有钻研精神、会质疑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并告知所有学生,劳技学习结束,不是意味劳动的结束,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忘劳动、坚持劳动、崇尚劳动、崇尚技术,明白会劳动、爱劳动的人最美。

五、后记

深度学习是一种理念,并非是教学模式。在电工技课程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度学习,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起来,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敢于提出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我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效,但还在不断摸索中,期待有更多的劳技教师参与研究,以夯实劳技学科独特的深度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的“深”还要进一步厘清,因为劳技课程各学科的学习内容差别很大,课程间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片面认为知识“挖”得越深,学生的学习也就越进入深度,更应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年龄结构和课程课标要求。教师的教,要引发学生在课堂外与生活中不间断地学习,并产生对技术的探究和批判。在当前,社会和家长特别关注分数、成绩的形势下,对我们劳技教师是个挑战。

深度学习的达成度很大部分体现在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评价机制上,而劳技中心的学生来自基层,一周学习结束,极个别的学生会主动要老师的联系方式,而老师又不能全面索要学生的联系方式,课后及学后的评价较难反馈回来,所以老师较难了解到学生高中、大学所选择的专业与本课程有没有关系,也就很难得出一周劳技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程度。

猜你喜欢

劳技电工电路
行列式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糊涂的维修工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