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的思考

2021-10-02陈家婷

高考·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数学课堂中学

陈家婷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推进素质化教育的发展观念,进一步充实课堂教育模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增添了游戏教学模式,让书本上的知识点能够结合趣味游戏进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本文将从目前数学课堂的现状入手,将数学与游戏相结合,打造出高效率的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思考

提升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从了解学生的喜好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教师通过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进而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且在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数学思维的缺乏,知识点联系不紧密成为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因此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需要将课堂融入学生的思维建设、独立思考已经增加课堂趣味性,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数学课堂的乐趣及数学的魅力,进而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提升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及解决能力,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中学阶段数学课堂面临的问题

(一)课堂上大多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新课标改革之后要求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以引导为主,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还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学习的过程大多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主要以聆听为主,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能力受学生差异的影响会逐渐增大班级的差距,部分跟不上教师节奏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大部分还停留在课堂提问上的层面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这部分还比较缺失,同时由于教师的工作较为繁琐,在备课时对于互动这一环节相对比较疏忽,学生参与度达不到理想状态,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的开阔、能力的提升等都得不到很好的改善,这对于后期的教学埋下了隐患。

(二)固定的教学思维让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缺少创新

中学是学生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对于学生、家长优异的成绩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接触到的人与事都会有着巨大差异,对于学校来说,好的升学率能够为之后的招生带来更多的生源,这就使得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过于苛刻,并且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得不到展示,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承受着过多的压力,他们在教学环节中不能有一点出错的机会,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限制,迫使他们不得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地吸收知识去应对各类考试,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受到了影响,单一、枯燥的课堂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下降,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大打折扣,长期发展下去,不但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提升,学生、教师将陷入了困境。

(三)教学方式比较固定,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教学目标大多是为围绕着升学、中考制定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采取的方式比较枯燥无味,放眼望去,目前大部分的教师还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本就抽象的数学更加难懂,而且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简单的讲解,然后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加深印象,让学生只是熟能生巧,而并非真正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当再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可能就会疑惑、困顿,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有自己的思考,但是由于教师的权威性,导致学生不得不按照教师传授的方式进行解答,学生无法深入的认识到这个知识点,并且对其中的深层含义及解法产生困扰,长时间的学习让学生逐渐感到疲惫,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不利于学生提高自我学习以及培养思考的能力。

(四)学生的预习及复习工作比较形式化,对课堂产生的效果不大

教师一般会在前一天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对新的知识点进行预习并收集相应的资料,在上课前进行简单的分享,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自我学习的能力,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在预习时大多会运用互联网,将有用的知识摘抄下来,但实际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没有深入地去感受和理解其中的含义,并且在课后要求学生多巩固复习,但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检查并没有过多的重视,导致学生也敷衍了事,从而对于学习的效果得不到提升。且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或多或少的被父母宠爱,使得他们在学习方面并没有坚定的意志力,而且数学课相对英语和语文来说,较为抽象,并且知识点较难,使得部分跟不上教师节奏的学生认为数学课是一场煎熬,无形中也给数学课带来了不少的难度,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让教师的动力削弱,如何解决这些现象都成了眼下的重要问题。

二、数学课堂加入游戏教学的思考

针对目前中学阶段数学课堂存在的几个问题,经过教师反复的实践、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游戏教学,让学生从心底攻克数学难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世界的乐趣,从而能够主动地去接受并喜欢数学。

(一)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有利的引导,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交流更加亲近。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融入与数学相关的游戏,让学生更能接受这样的数学课堂,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游戏中得到提升,并且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找准自己的定位。当然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思考、活动空间的同时也能够把握数学课堂的整体进度,做到快乐并且有效率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章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找出生活中或者他们所喜欢的由三角形组成的形状,并让其说出这个图案都是由什么三角形组成的,再讓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制作,这样他们不仅印象更加深刻,而且还能在操作中有其他的思考。当然在他们操作时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这样课堂氛围和学习效率双提升,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的频繁。

(二)转变固有的思维,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创新灵活的教学

数学知识不仅涉及数字、平面图案还有立体的图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的对知识点的性质、理论进行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还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事物进行展示讲解,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就会更加的透彻,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及习题上。例如:在讲解三视图时,如果单从书本上对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进行观察,立体思维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就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杯子、长方体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当然也可以带领学生对校园、教室内的东西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所处的角度进行绘画,加深对于立体事物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生活中进行运用。

数学的知识也有层级关系,需要从简单的知识向深层次的知识进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在学生的思维,通过游戏升级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通过学过的知识进行變形推导,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来提升学习中的乐趣,并且这个过程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也进行巩固。例如:在勾股定理中,学生通过运用小学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推导,观察其中的差别和练习,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图案,通过识别美与动手能力相结合,让知识点能够更加的牢固。

(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吸引学生的目光,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中需要记忆很多的公式、概念,并且很多公式总是让不少的学生运用错误,当教师讲解时他们又能恍然大悟,反反复复,让不少的教师感到非常的困惑,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来说,通过游戏结合实践运用,能够解决教师的烦恼,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区分出公式的运用,让学生的注意力及记忆得到加深。譬如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面积相对简单,但是对于等边三角形及等腰三角形的计算来说,可以让学生通过剪切、拼接等方式进行图案的重组,从而推导现有的公式,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记住两者的计算方式,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公式是如何得出来的。

对于中学学生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关注学生喜欢的东西,并加入利用,放入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游戏中来,教师在此时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去指挥,让他们在动手中培养思维的养成,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例如中学的男生喜欢打篮球,女生喜欢打乒乓球,因此在圆这一章知识中,教师可以从此入手,通过圆的特征、性质逐步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圆的计算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已有的道具测出圆的周长、面积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有趣的问题进行抢答,通过积分奖励或者礼物奖励的方式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进而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性,让学生们共同进步。

(四)将游戏与数学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运用能力

数学知识点的运用不在于“死记硬背”,而需要加强理解,通过做题去考查学生的掌握能力,也正是如此,不少的学生虽然对于公式、知识点能做到熟记于心,但是在实战中却经常面临着困境,对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加入游戏环节,通过游戏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将解题的方式进行转变,例如: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还是陌生,因此可用相关的代替物,让学生能够更有兴趣的去探索,例如将兔子用小狗代替,鸡用人代替,通过电梯里乘坐的人与狗来进行计算,这样学生能够借用生活中的场景来计算,进而让数学与生活之间有所联系,学生也能够有代入感,学习能力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灵活思维要求较高且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发现,将数学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途径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转化,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搭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数学体系,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林祥典.浅析数学游戏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与评价,2021(01):115.

[2]尹华婷.数学游戏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91-92.

[3]王惠芬.数学与游戏的融合——数学游戏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18,000(008):46-48.

[4]郝铃宏.让儿童亲近数学——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000(009):20-21.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数学课堂中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