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装饰在园林景区导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01李聆萱张俊沛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

李聆萱 张俊沛

摘 要:导视系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为人们的游园过程提供引导,体现出园林景观“传递文化”的设计理念,提升园林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基于此,以北京大观园导视系统改造项目为例,探寻景区背后的文化内涵,形成一套系统完整且具有独特“红楼”文化属性的导视系统,为当下文化园林景区的导视系统改造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关键词:导视设计;园林景区;建筑装饰

北京文化园林景区的旅游开发已经相当成熟,但部分景区处在一个增长停滞的稳定阶段:基础设施完善,品牌效应已经建立,客流量相对稳定,但商业化情况严重,经营者花费更多精力在管理和扩大经营上,而非景区的规划再设计。景区导视系统不仅具有向游客传递导向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是解读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是反映景区总体景观和人文特色的重要手段,担负着地域文脉传承和景区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

一、园林景区导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导视系统作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景区也随处可见,已成为判断景区公共服务体系品质的重要参数。笔者在对北京的众多园林景区导视系统做了较为详尽的调研后发现,景区导视设施都基本完备。这些导视设施根据景区规模的不同,为游客在景区里自由通行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引导,在特定位置选择和设置上也能够与景区的地理环境结合(通常是在岔路口),以保证导视系统能够较准确有效地工作。虽然导视系统在数量和设计的复杂程度及艺术美感上略有不同,但基本能满足游客对空间认知的需求。然而,一些导视系统在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现今的部分景区在设计导视系统时缺乏整体规划,也未考虑游客参观时的综合体验感,不同景区的特色和文化内涵既没有被差别化呈现,也没有体现更多的艺术审美。

二、园林景区的文化属性与建筑装饰

(一)建筑装饰中的文化属性

文化属性始终是旅游活动的本质所在,无论旅游活动的主题是区域人文旅游还是自然探秘。作为景区的主体——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总是希望身心愉悦,获得美的享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文化范畴。

装饰既有结构上的功能,也有信息传递和艺术审美的功能。建筑装饰纹样大多是由传统纹样演变而来,它们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建筑价值与品位的作用,还可以使人透过装饰本身感受到建筑的精神性因素。中国宫廷建筑和园林中屋脊、长廊上富有象征意义的雕刻和色彩艳丽的彩绘,都体现出建筑的审美个性和艺术风格。

(二)导视系统与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是景区文化内涵的载体,导视系统应该在设计层面上充当建筑装饰的文化载体,三者关系依次递进。但大多数文化景区导视系统的传统艺术和人文精神毫无自信地屈从于“工业复制”之下,表象之下是导视系统与景区文化内核的断代。这也触发了关于景区在特定文化氛围之中如何生成以文化概念为依托的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思考;而一系列的符号图形语言又如何凸显文化景区的丰厚底蕴,如何为文化景区塑造更具辨识度、艺术文化性、系统性的概念形象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题。

因此,有效地利用景区建筑装饰元素进行导视设计本身就具备综合的信息整合效用,同时也可以让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沟通、文化的传播变得更有效。以北京大观园景区为例,其文化内涵是红学之中的青春文化。这里的青春文化体现在青年人渴望打破封建枷锁、追求爱与自由的理想中,体现在大观园建筑和园林中屋脊、长廊上蕴含深意的雕刻和色彩艳丽的彩绘上。这正是北京大观园导视系统改造设计时追寻的文化内涵。

三、北京大观园导视系统改造实践研究

(一)导视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

北京大观园是北京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占地13公顷,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宛若人间仙境,是传统造园艺术的经典之作。导视系统整体设计紧紧围绕红楼的文化意境,以中国园林建筑的窗棂装饰、篆书结构以及代表红楼人物气质的花卉元素为基础展开设计。LOGO简洁明了,结合篆书“大观园”三个字和印章的形式。辅助图形源于明清建筑的装饰纹样,与大观园的红楼文化以及人物气质更加契合。在导览设计上,增设语音导览系统,也制作了清晰简洁的纸质版册页,充分考虑到不便操作手机的老人的需求。导视牌的造型进行了反复修改,最终选用元妃“省亲牌坊”的造型,采用明亮的白色大理石,可以更好地与大观园整体曲径通幽、古香古色的环境相融合。

(二)导视系统中的核心视觉要素

1.园林漏景与文字的构成之美

漏景是中国建筑艺术园林构景方法之一,特点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大观园导视设计中的标识,运用的是篆书变体与“漏窗”的结合,“篆体”没有过多地减少笔画,更多的是从构成美感的角度调整变体。将“曲笔弧线”改为“直角”,字体结构也在体正势圆的基础上增加简洁有力的现代美感;在保留古拙多变、因形立意的文化底蕴上,更加方正整齐,便于传播。

选用篆书原因有二:其一,篆书因形立意,古拙多变;其二,其字形千变万化,结构法则没有规律,恰似《红楼梦》中的百态人生。《红楼梦》中微妙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如同篆书的结构,笔画之间的关联性似有似无之间给人带来无限回味与遐想的空间。

除了标识系统以外,大观园的LOGO也同样运用了“园林漏景”这一元素,将“大观园”笔画拆分,给予观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感。

2.植物纹样中的文学意象

“植物”这一艺术意象不仅出现在装饰艺术范畴中,文学中也经常被使用。调研发现,大观园建筑改造是根据文中人物性格特征找到最为契合的植物纹样运用于建筑装饰之中。这些纹样正是从视觉呈现角度“讲述”大观园里丰富多彩的青春故事。

以潇湘馆为例,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曲折游廊后面为黛玉的书房,这里的建筑外观均为斑竹座,“斑竹一枝千滴泪”,正对应“潇湘妃子”以泪洗面、多愁善感的性格。因此,此处可将“竹纹”元素运用在潇湘馆的导视牌设计上。

薛宝钗的住所蘅芜苑。院内不见花木,唯种奇藤异草等溢香植物。五间旷朗清厦,室内清雅脱俗,院中所有游廊窗棂,多为“缠枝纹”形,“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缠枝纹”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概括变化而成的纹样,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充分显示了薛宝钗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因此,蘅芜苑的导视牌设计便选择了与之契合的“缠枝牡丹”元素。

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上悬“怡红快绿”匾额,“红”指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在导视牌设计时就可以选用从自然形象中提炼、概括而成且最具富丽、珍贵属性的“宝相花”纹样作为设计元素。

如此一来,大观园的导视系统就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红楼文学属性,与文学作品相得益彰,更添游览的趣味性。至于那些对《红楼梦》一知半解或是没有阅读过《红楼梦》的游客,兼具审美性与文化性的设计并不会给他们造成心理负担。同时,园内还增设了语音导览功能,为游客的游览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3.建筑形制的空间构成

导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牌,是要在景区空间中立体呈现的,它的设计既要与园林的自然景观相搭配,又要体现出景区的文化特质。众所周知,小说中大观园的营造是为迎接被封为贤德妃的贾元春回家省亲,而“省亲牌坊”的建筑形制更准确地契合了文学作品本身。在立牌材质的选择上,选用了更加明亮的白色大理石替代了原来的金属材料,既契合了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也用白色提升了园区整体的活力,更加契合《红楼梦》中的青春文化。

(三)改造项目总结

大观园的导视系统来自独特的红楼文化,又作用于大观园的视觉形象设计,是大观园静态的识别符号,也是其文化内涵最直观的体现。通过对北京大观园导视系统进行改造及优化,突出主要文学人物性格、青春文化特征和古都北京的地域特色,可以提高大观园的知名度以吸引青年游客,为传播以红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总之,具有独特文化属性的园林导视系统可以赋予景点独特性,同时与该地域整体的文化风格相辅相成,真正做到“各美其美”。

总之,中国园林建筑装饰,不仅具有显著的艺术特征,而且还反映了当时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哲学思想、人文内涵和民俗民风。它承载着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录着人们的审美与艺术追求,传递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要让景区导视系统成为旅游资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增强游客旅游体验的载体,应充分考量文化生态的重要性,在具体设计中,把握最能体现景区文化属性的元素,结合景区自身的特点,设计出具有文化典型性的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倪春红.城市文化意象在导视系统中的演绎[J].包装工程,2014(20):16-19.

[2]王麗梅,童钰瑶.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14):49-53.

[3]刘燕.旅游区导视系统文化性设计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3):140-143.

[4]薛虹.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创新与融合[J].城市住宅,2021(3):150-151.

[5]张悦.对新沂市窑湾古镇装饰图案文化内涵的研究[J].今古文创,2021(12):86-88,120.

[6]任晓军.论视觉识别系统中辅助图形的设计[J].艺术与设计,2008(12):86-89.

[7]牛晓春.公共标识与导视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陈立民.城市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与空间的交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鲍诗度,王淮梁,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李聆萱,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设计理论及实践。

张俊沛(通讯作者),博士,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理论及实践。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中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初探
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浅析粤中庭园建筑装饰特征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建筑装饰施工中节能环保绿色装饰材料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