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阶六法:线性艺术审美下小学“雀替”古建筑拓展课程实践研究

2021-10-01于光辉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2021年9期

于光辉

摘 要:“雀替”是古建筑构件,历史文化久远,在美术教材中,也会以图片欣赏的形式零星出现,线性艺术是贯穿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绘画表现形式,因此设计了用线性艺术表现“雀替”的拓展课程。对“雀替”这一传统建筑上的构件进行欣赏、解析、评述,通过线性艺术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描绘,并拓展到学生的生活用品中,使学生了解、保护与利用好雀替这一集建筑结构与工艺为一体的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提升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雀替 线性艺术 古建筑构件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建筑的发展更是异彩纷呈。中华儿女对建筑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对建筑中每一个构件的探究也达到了极致。瓦当、飞檐、雀替、马头墙等中国传统结构建筑的构件的雕刻和创意更是精美绝伦,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体现了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要保护好现存的珍贵古迹,另一方面还要运用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份古老的智慧结晶“传承”下去,让这份“梁上的精彩”永存于世。

一、“雀替”课程之设计源起

【现状直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的学生经常看到的是城市的高楼大厦,对我国的传统建筑见的少,更缺少对建筑中基本构件的作用与认识。

教师在上到教材中与传统建筑有关的《悠悠老街》《东阳木雕》时,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屋檐下梁柱上这一造型精美的建筑构件,但却不知为何物。这种对传统建筑认识的缺失,同时也缺少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契机。

线性艺术拓展课是绘画能力的训练,更是对绘画内容了解和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一系列符合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拓展内容,更无法使学生在训练绘画的同时,架构一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拓展。

(一)美术教材内容渗透,存不足

教材中經常会出现带有雀替造型的图片(如图1),小学美术教材中如:六年级下册的《东阳木雕》、五上《悠悠老街》、《传统门饰》、《江南民居》、五下《画家故居》、四下《亭子》等,但教材之间的联系往往缺乏系统性,没有进一步的欣赏学习,使学生无法深入探究雀替历史与造型。

(二)美术学习多元视野,受局限

传统木架结构建筑是美术教育中的优秀资源,是符合小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素材。但由于我们师生都基本生活在城市的建筑群中,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传统建筑中的构件瓦当、门钹、门钉、斗拱、飞檐、雀替等更是知之甚少,这种视野的局限性,使我们很少关注到传统建筑丰富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在美术绘画的表现内容比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三)美术传统文化自信,有缺失

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显得十分

关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较少,从而逐渐出现了文化自信缺失。而雀替作为中国古

建筑中的瑰宝,既有装饰意味又符合力学原理,学生却无法对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造型和工艺做深入的了解,缺失了一次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机会。

二、研究价值

线性艺术拓展课中内容缺乏,学生视野局限以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缺失,鉴于以上的认识不足,教师以雀替构件为突破口,通过赏雀替之美,感雀替之用,绘雀替之形,拓雀替之艺,使线性艺术拓展课程古建筑构件系列得以全面实施。

(一)关注知识渗透,拓展美术认知

教材中零星渗透着有关雀替的图片,学生对雀替既陌生,又特别感兴趣。教师从教材中的《东阳木雕》教学点出发,将建筑构件上有意思的名词——雀替,引入拓展课程中。

无雀替不成中华建筑,雀替(如图3)一词源于清朝,又名“角替”,因外形如鸟翼而得名,其远看如一对展开的翅膀附于柱头两侧,是结构与美学的产物。雀替主要用于房屋、亭廊、垂花门、牌楼等建筑梁柱交接处,作为建筑中的重要构件,精美绝伦,教师丰富的欣赏资料,使学生感受到雀替之美的同时,被古人在建筑上的艺术和智慧深深泽服。(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图集》中将南方的“牛腿”说成“似是而非的雀替”,他将“牛腿”附在“雀替”之内,故本文中的“雀替”包含了“牛腿”的造型)

(二)着力内容丰富,拓宽艺术视野

教师在《古建筑构件系列——线性艺术》拓展课中,教师对雀替的历史、作用、分类、表现题材以及寓意做了深入探究,通过搜集的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艺术的学习视野。随着拓展课程的深入开展,通过对于雀替造型蕴含的丰富寓意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

(三)聚焦载体更新,提升文化自信

在拓展课程中,教师通过图片的欣赏,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雀替外部造型的精美绝伦和建筑构架的独特作用,都有了进一步了解的欲望,产生了强烈的探索与绘画表现的热情。学生在线绘的同时,感受到了雀替的丰富造型、精美的雕刻技艺,从而加深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了文化自信。

三、“雀替”课程之教学实施

本次课程学习以建筑上的雀替构件为载体,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雀替、欣赏探究雀替之美,线性艺术表现雀替造型,接轨生活彰显雀替文化,三个阶段层层深入,通过赏析探究,领略雀替的形式之美;归类欣赏由简入精的雀替雕刻技艺;笔墨线绘雀替再现造型之美;创意写生拓展教材巧用雀替;对接雀替艺术,领悟生活之美;体验雀替艺术,感受生活之用六段拓展雀替建筑构件课程。

(一)一阶:欣赏探究雀替之美,拓展美术教材内容

1.欣赏探究雀替造型,领略美术形式之美

(1)欣赏探究法:欣赏视图,了解雀替知识

中国古建筑的柱头,最早是斗拱,自从斗拱发展成独立的构件之后,雀替这一构件得以形成。最初的雀替仅是由柱子和前铲的交叉处形成的窗扇上添加的三角形块,设计用于增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切并减小椽子的净跨度,并防止横竖构件之间角度之倾斜。由于鸟的形状完全符合结构要求,其形象甚是豪华。鸟类形象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不显眼的组件,并且性质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厚。其不仅实现了柱头本身的单一效果,而且使柱之间形成的窗框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使空间的外框轮廓从直线变为柔和曲线,由方形变为有趣且丰富自由的多边形。

(2)小组合作法:合作探究,归类雀替类型

对雀替有所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形式的雀替进行归类展示,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不同形式雀替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并以图表的方式进行记录,交流沟通,总结出雀替不同形式的特征。

在艺术上,它的出现是一种十分成功的创作,也是明清建筑上的一项重要成就。根据记载数据,雀替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见图6):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花牙子。

最后,教师以连线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雀替类型。

2.探究雀替精湛雕刻,领悟美术技艺之美

(1)归类欣赏法:归类领略雕刻纹样之美

雀替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房梁下面的一块支撑物,这小小的构件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特别是雀替中的装饰图案呈现寿桃、仙鹤、狮子、和大象等艺术形象。教师将雀替纹样按照出现的顺序归类为云卷纹(图7)、龙凤(图9)、花鸟(图8)、人物。

人物为题材来装饰雀替并不多见,教师通过列举法重点介绍典型例子:衡山南岳大庙大殿的木雕雀替,其有8对16幅组雀替,采用浮雕和部分透雕的方法,雕刻了大型的历史人物故事,它就像连环画一样,摊开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又悠久的历史画卷。当时的艺术家并没有被三角形这一别扭的画面组成难倒,而是概括地选择了我国历史故事如盘古开天、八仙过海(图10)、三国演义(图11)等,还有具有吉祥意义的福、禄、寿三星。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两大魅力:庞然巨大的体量和细腻耐看的情节。

(2)仿古再现法:仿古领悟雕刻精湛之美

在现代,许多仿古建筑中,如庙宇、古街、古城等的建筑设计中,已经到处都可寻见雀替的身影了,它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雀替中雕刻较为常见,且雕刻精细多变,展现了雀替的装饰和点缀中的美学价值,教师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欣赏讲解。

浮雕

在平木板上雕刻纹样,使图案和花纹浅浅地凸出底面,表现形象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清新淡雅,古朴简洁。

圆雕

完全立体,可从四面进行欣赏,人物、动物、花卉雀替多采用这种雕刻技法,呈现出饱满浑厚、栩栩如生的灵动之美。

镂空雕

花卉和叶子雕刻多采用镂空雕,并与圆形雕刻和浮雕灵活结合,使雕刻显得更加通透灵活。雕饰图案与栏板风格一致,祥禽瑞兽、神仙宝器等题材一般在官商府邸较常使用。

在教学欣赏后,课后有的同学对鱼等一些简单的造型,在橡皮章上尝试用线绘后进行凿刻,感受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

(二)二阶:创意线绘雀替之魂,丰富美术表现形式

线性艺术语言:线作为绘画基本语言要素之一,是绘画艺术的主要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过程中,线始终贯穿在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画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绘制中国传统建筑构件的必要组成部分。

随着欣赏的深入,教师在绘画拓展课中进一步带领学生描绘雀替:根据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手绘线描表现雀替造型;再用国画的笔墨展现雀替的局部线条,感受其深入精细的刻画之美;结合教材内容,在扇子上创意拓展雀替造型,在亭子线绘课中,结合亭子外形,感受雀替在建筑中的整体作用与美感。

1.笔墨线绘雀替,再现美术造型之美

(1)线描手绘法:造型生动,学会用线再现

手绘线描易于入手,在拓展课中的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对此并不陌生。表现雀替需先从造型简洁的云纹和植物花卉纹样开始,通过手绘线描感受其寓意和三角构图运用(如图18)。

动物与人的雀替纹样造型较难描绘,教师以示范引领为主。图18为教师示范狮雕造型的雀替线体作品,图19、20为学生表现凤凰造型雀替的手绘线描作品。

通过欣赏和学生不断的练习揣摩,学生手绘线描的形式表现出各种造型不一的雀替造型,形象生动,线条排列疏密有致,作品如下(图21)。

(2)传统笔墨法:线条变化,学会以线造型

雀替的造型与国画中的形象同根同源,雀替中蕴含着丰富的线条,教师在拓展课中通过线性造型语言夸张性和装饰性的特点,表现祥云等形的表现比较适合中小学生雀替的纹样。

以线造型

国画中的线条变化多端,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多姿多彩的画面,线在中国画里有着特殊的地位,常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造型、质感,同时也是艺术家抒发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绘画拓展课程中,关于用线条塑造形象的练习十分关键。

在拓展课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却常急于表现造型,忽视了对国画线条的观察和表现。线性艺术拓展课中的学生已学习了笔墨技法,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雀替不同造型的特征,并与国画线条相应,提炼出丰富的国画线条,从而理解用国画线条表现雀替的方法(见图15)。

从例图中可以发现,雀替造型较为复杂,在练习时对于整体造型中不同部分的区分十分关键,具体表现为线条的轉折与疏密变化。国画中的用笔,讲求骨法用笔,即线条的弹性和韧性,这需要学生多次练习用笔的灵活行运,例如提按、平稳、灵动,运笔行笔的练习尤为关键,需通过多次的观察和实践习得,这也为后面的深入塑造打下了基础。

节奏韵律

国画线条营造的形式美是一项重要的审美要求,不仅要简洁流畅,而且更需要疏密有致、错落有序。而国画的独特笔墨韵味,离不开工具的特殊性,毛笔运行时的轻重、疾涩、干湿、浓淡,都会产生不同的笔墨变化,同时这也是国画的独特魅力。可见,中国画中的线条不仅可以塑形,还可以表现形体的质感与肌理。

雀替造型中的镂刻和浮雕,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因此在用国画塑造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用笔的提按转折表现出造型中的凹凸变化。另外,通过毛笔的转折、疾徐、轻重、顿挫等动作,表现出疏密、曲直、概括的线条,从而深入地进行塑造,体现雀替的立体之感(见图16)。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线条的疏密变化较难表现,与线条的疏密与运笔的节奏有关,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感受到国画表现雀替不同结构时的快慢、轻重变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并且在之前所画线稿的基础上,尝试添加了曲直、粗细不一的线条,体验国画创作中运笔的灵活变化。另外,通过不同结构处的线条对比,感受国画的虚实关系,领悟国画线条流畅飘逸的神韵,将线条的审美充分展现出来。

笔墨韵味

国画线条的艺术魅力,与皴、擦、点、染有着较大的关系,常以皴擦点染交互为用,干、湿、浓、淡对比调配,用以塑造形象,烘托氛围。

在练习中,老师通过展示雀替的局部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雀替不同细节处的点线面组合,并与国画树石的皴法、染法相联系,体会其中的关联。在练习过程中,在通过毛笔提按表现结构转折的基础上,加上适度的皴擦和晕染,更好地体现了雀替结构中的明暗关系,塑造了立体感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质感(见图17)。

在拓展课中,学生逐渐学会在调和水墨过程中的笔墨技法,亲身体验了中国画的水墨韵味,借此形式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的美感,拓宽了对雀替的观察视角。

2.巧学巧用雀替:深入探究美术创意

(1)创意拓展法:结合扇子,创意拓展造型

六年级《中国扇子》一课用水墨表现在扇面上,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用手绘线描的形式将雀替中的传统造型与扇子的外形相结合,使学生在描绘雀替外形的同时对绘制扇面这一传统美术工艺有了传承与创新。

(2)整体描绘法:结合亭子,整体感悟造型

小学拓展课的探究练习离不开教材的引领,在教授教材中《亭子》一课时,结合杭州风景名胜区亭子众多的特点,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不同亭子图片,感受雀替在建筑中的整体作用与美感,使学生对雀替这一构件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并能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从图22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亭檐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较之以前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清晰的描绘。

(三)三阶:雀替艺术接轨生活,彰显传统文化自信

1.对接雀替艺术,领悟美术的生活之用

(1)元素对接法:现代元素对接,学会组合设计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五年级下册中的《生活中的民族纹样》一课,引导我们师生探索自己地域的民族特色文化,运用自己地域的民族特色文化元素进行组合设计,将雀替造型的线体绘画作品融入生活,用画笔做一个有趣而美好的尝试——把雀替画在伞上、帽子上、布包上……这种精美的造型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衍生与传递,意外的发现,身边的很多同学都会产生共鸣,而且这种美和快乐感染到了每一个同学。同学们以这种形式了解雀替,产生互动和共鸣,让雀替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当下的生活中“复活”了。

(2)实物再现法:接轨现代生活用品,设计运用雀替

生活一定不能是無趣的,艺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它可以应用到蜡烛、帽子、鞋子、袖套等各色产品中,希望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匠心的魅力。以下为学生在包包上的雀替造型:传统建筑雀替装饰中的雀替纹样题材丰富、应用广泛,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领域提供着重要的装饰信息。餐具、抱枕、靠垫、装饰画处处都可以展现。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装饰纹样的图形艺术提升了民众的审美水平,满足了人们祈福纳吉的心理需求。现代艺术设计应从这些传统装饰图形中汲取营养,在艺术作品中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而这些雀替纹样的“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为现代艺术设计所应有。以下两张图片中的服饰logo就是以雀替中的造型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既有民族元素,又带有强烈的现代感。

2.雀替融入现代节日,美术传递传统文化

(1)古今相融法:融入现代节日,展示传承经典

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更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节日生活相融。学生将雀替中感兴趣的图形绘制在伞和扇子中,在六一节进行展示和义卖,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再传递。

(2)心灵感化法:融入学生内心,形成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有五千年的沉淀与智慧。小小的雀替,虽然只是古代建筑中一个极为不起眼的构件,却传承了中华民族千年的美学思想,包含了人物景致的美学技艺。学生在欣赏与线绘过程被深深折服,对传承传统文化有了自信与责任。

四、“雀替”课程之实施反思

(一)开展深度学习,强化学生体验

雀替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汲取其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通过在拓展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美术中丰富的线性艺术语言,也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雀替拓展课程的实施中仍有许多值得推敲之处,如在新课标中,特别提出中国美术与外国美术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应加入传统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图片比较,如探寻雀替与希腊建筑柱式中柱头的联系,通过对比,感受雀替的独特之处,以加深对雀替的观察感受,从而更好地以线绘的形式进行表现。

(二)推广课程教学,带动学教改革

在本次雀替为主题的拓展课中,作为对江浙古建筑构件课程在中小学推进的新策略研究,对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在对古建筑雕刻中的雀替的传承与创新中认识了美术的特性和美术表现的语言。

教师将《走进浙江古建筑——构件之美》这一系列课程引进校本拓展课中,对瓦当、门钹、门钉、门石狮、斗拱、飞檐、雀替、马头墙、传统门面等古建筑构件在拓展课中的欣赏、探究、描绘,并拓展到生活中去,开拓视野,丰富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石四军.古建筑营造技术细部图解[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李允钚.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自文明. 中国古建筑艺术--第三册构件:单体[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

[4]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