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我国历史公开课研究述评
2021-09-30韩金华
韩金华
摘 要: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通过诸多学者与一线教师的勤奋耕耘,中学历史公开课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得到了总结与反思。对促进新教育理念传播、新教学技术应用、新教师培养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随着历史公开课在教师评价中比重的上升,也出现了许多背离历史公开课设置初衷的现象,并受到了学界先贤的批评与指正。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历史公开课;研究述评
公开课是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的发展与研究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其中,既有值得借鉴与发展的部分,也有值得反思与改进的地方。对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之后中学历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中学历史公开课的概念
对于公开课与观摩课的论述,顾明远在其编著的《教育大辞典》中,将公开课称作观摩课。他指出公开课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为了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评价,以及推广教学经验,从而组织的有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1]于美方持相同观点,她指出公开课也称公开教学,亦称观摩教学。[2]与上述二人不同的是,廖圣河虽然承认公开课与观摩课之间的关系,但是却否认将公开课等同于观摩课,廖圣河指出,公开课虽然不完全等同于观摩课,但其却源于观摩课。[3]其后,肖川与丁晓静二人从公开课的听课对象出发,界定了公开课的概念。前者认为有教师、同行参与的课即为公开课;[4]后者提出公开课并非一种课的指代,而是具有诸多公开展示性质的课的集合。[5]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开课在课程调研、研讨中作用日益凸显,一些学者综合前人对公共开课概念表述,逐步将公开课界定为研讨课。如张诚提出公开课泛指开放课堂,特指有组织、有一定规模、有特别准备的课。[6]韦丽银与徐学福二人认为,公开课指有专家、领导、同行进入课堂听课,并对课程作出评价的教学活动。[7]
二、上好中学历史公开课的方法
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是中学历史教师展现教育思想、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重要平台。一直以来,诸多一线教师对如何上好历史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广泛讨论。(一)鲜明的教学主题,新颖的教学设计是一节历史公开课成功的前提。苗波认为,上好历史公开课的前提是确立一节课的教学主题,所有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都应该围绕这一教学主题展开。[10]徐文萍从课程新意与教学资源与手段应用角度出发,阐释了一节好的历史公开课,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在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使课堂具有实用性、实效性。[11](二)授课者(主要指历史教师)是历史公开课的主要组织者与执行者,历史教师的个人教学素养是影响历史公开课的关键因素。尚华艳指出,在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做到张弛有度、课堂教学要善用教学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12]刘洋从教师心理素质的角度出发指出,教师上好历史公开课除了认真充分备课以外,还应去掉心理包袱,用平常心去对待课堂,对课堂充满自信,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公开课。[13](三)公开课归根结底是一节课,精心备课、合理安排教学、恰当使用教学技术与方法,关乎公开课教学成败。陆晓玲指出,精心备课与注重学生课堂思维活动是上好历史公开课的基础。[14]周必琼从教学方法层面阐释了上好历史公开课的方法,他认为上好历史公开课需要将公开课的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具体而言,就是用制作学案的方式解决公开课的实用性,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公开课的观赏性。[15]李少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指出,上好历史公开课不仅要善用思维导图、史料教学的方法,同时课件的设计也要灵活多变,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16]何玉霞认为,课堂导入与课堂小结是促使历史公开课的出彩的关键,好的历史公开课应该是传统课堂与多媒体现代课堂的结合。[17]
三、中学历史公开课的反思及其评价
(一)通过听评公开课可以有效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改进。对于公开课中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与学习兴趣的激发,一直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成益龙以自身讲授的一节公开课为例,谈到公开课的教学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学会充当课堂听众。[18]宋佑详在听刘艳梅老师关于《抗日战争》一课后指出,公开课的讲授要将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充满生机,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探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要做到有效探究。[19]程天宇在听王雄教授关于《辉煌灿烂的文学》的公开课后指出,教师在公开课中应该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相互合作、交流,还课堂于学生。[20]以上三人都看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均主张在公开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理念。
公开课中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过程的设计同样也是关乎公开课教学成败的关键。金鸿以执教《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的省级课堂教学比赛为例,通过展现备课、赛课,以及反思教学经历指出,历史公开课中,教师应该善用探究式教学策略,通过问题生成的方式激发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达到教学目的。[21]周素玲以听评公开课的经历指出,历史公开课的设计应该整合教材内容,问题设计应该水到渠成。李爱笃以听评“探索新时代历史教育——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全国学术研讨会的经历指出,中学历史公开课应该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层次化,教学资源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对知识进行掌握与理解,并使教学主题得以升华。潘红丹以听李惠军老师关于《秦始皇》一课的公开课引发思考,指出历史家教学应该探求历史的真实,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与探求,置身历史深入与历史情境之中,去感受历史的真实。
(二)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公开课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历史类课程比赛中,公开课往往成为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技能与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公开课的评价标准亦成为了引领公开课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王成塘从倾听与评价两个维度出发,认为“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达到了历史课程目标和要求,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学生学会学习”。徐洁从评课者的角度出发指出,对于中学历史公开课的评课应该改掉无原则、无意义的夸赞,应该通过联合教研的方式,使评课教师在听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从而在评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四、中学历史公开课虚假现象的批评与指正
公开课是展现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的重要平台,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公开课在教师职称评审中比重的增加。致使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中,特别是赛课形式的公开课中,过分重视公开课的形式,而忽略了公开课的实用性。对此,陈伟国批评了当前一些教师将公开课当作表演课的做法。作者认为历史公开课可以允许表演的成分存在,但是不能讓表演冲击甚至取代了课堂教学。否则,公开课就丧失了课程的本质,也就丧失了观摩的价值。翁迪晓从常态课与公开课的对比中指出,公开课是常态教学的提炼与升华,真实是历史公开课的核心,不应该让历史课堂走向表演化,让公开课成为作秀。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而不是为了过分展现教师的素养与技能。李玉以听凭有关南京大屠杀一课的教学片段,即教师通过展现日军侵华的罪行从而让学生得出爱国主义情感教学片段出发,指出历史公开课中,历史结论的得出应该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批评了在公开课中,教师教学走形式,不注重学生知识获得过程的现象。潘红丹以听李惠军老师关于《秦始皇》一课的公开课引发思考,指出历史教学应该探求历史的真实,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与探求,置身历史深处与历史情境之中,去感受历史的真实。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学术史的梳理可知,随着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的研究颇为全面深入。首先,研究主要集中于一线教师对公开课课堂教学的反思与讨论。关于这一问题,以往学者主要关注点有四。其一,关于上好公开课的方法;其二,是关于从公开课中吸取先进与优秀的教学方法,这也着重反映出了公开课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其三,有关公开课的评价问题,以往学者指出,公开课的评价是引领公开课发展的重要因素,指出公开课的评价要立足实际。其四,学者也指出了公开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公开课的表演化倾向、虚假共公开课等违背公开课设置初衷的现象。
纵观普通中学历史公开课的研究成果,其一,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于一线教师,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对于公开课的研究缺乏理论与学术层面的探讨;其二,有关中学历史公开课的概念界定、历史沿革问题,学界少有及之者;其三,当前中学历史公开课的类型、历史公开课与随堂课之关系问题,尚有讨论的空间。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未来中学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能够引起学者对中学历史公开课的关注与深入研究,从而促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30.
[2]于美方.对公开教学的探讨[J].人民教育,1981(7):57.
[3]廖圣河.真实:公开课的生命[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4):79.
[4]肖川.公开课与常规课[J].青年教师,2006(10):46.
[5]于晓静.公开课在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个案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4.
[6]张诚.我国中小学公开课的类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9.
[7]韦丽银、徐学福.我国公开课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J].教育导刊2019(2):58.
[8]苗波.关于如何上好一节历史公开课的教学反思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5(36):137.
[9]徐文萍.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公开课和对公开课的思考[J].新课程,2018(4):127.
[10]尚华艳.历史公开课的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09(10):153.
[11]刘洋.如何上好历史公开课[J].新课程,2013(1):28.
[12]陆晓玲.新课改下历史公开课的几点感悟与做法[J].文理导航,2011(6):8.
[13]周必琼.一个历史教师的思考——怎样上好历史公开课[J].现代阅读,2013(10):179.
[14]李少梅.浅谈如何上好历史公开课[J].教育管理,2017(4):66.
[15]何玉霞.初中历史公开课应该注意的问题[J].新校园,2018(1):47.
[16]成益龙.换位——记一节历史公开课[J].山西教育,2003(6):48.
[17]宋佑详.新课标在历史教学中生动贯彻——听刘艳梅老师公开课有感[J].安徽教育,2006(3):47.
[18]程天宇.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引发的联想——对合作学习的再反思[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00.
[19]金鸿.论有效地探究教学——基于一节历史公开课的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10(5):43-45.
[20]周素玲.听公开课的一点感悟[J].菏泽学院学报,2013(6):22.
[21]李爱笃.审视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再省思[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