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9-30柯清思

高考·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摘 要:相比小学数学,中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学数学理论知识枯燥且理解难度高,解题思维越发复杂,多数中学生不知从何学起,或是努力后依然无效。此種情况,数学教师需更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让学生们学习数学时能事半功倍。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众多数学教师想出的解决方案之一。然而,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却发现实际合作学习中有不少问题,使得合作学习无法发挥出真正地作用。因此,笔者以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中学数学的学习并非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而是集假设、验证、推理、证明等为一体的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成员之间通力合作,提出一个又一个假设,利用数学原理和公式来验证所有的假设,能提高中学生解决障碍的能力。每一个中学生的思维都存在局限,很难考虑周全,仅以个体为单位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不仅枯燥乏味,而且效率不高。合作学习模式中,小组内所有成员头脑风暴只为解决一个共同的数学问题,即可以学习他人的解题思路,又能快速计算出答案。

一、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概况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指的是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面对相同的数学问题,可通过互相交流解题思路,从而找出一个最佳的解题方案。也可以每个人各司其职,负责解决一个小问题,最终汇总所有的答案。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听数学教师讲课,认真解答数学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当学生不知解题思路时,多数学生会坐立不安,担心数学教师向自己提问,而自己回答不上来会丢脸。负面情绪会带来负面影响,会加剧学生对数学课的厌恶程度,不利于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

不过,合作学习模式会大大降低此类情况出现的概率。在合作学习模式中,遇到暂时不会做的数学题,无须紧张,可向其他成员请教;无须沮丧,成员之间可以互相鼓励,共同研究解决方案。不会做、尝试做、失败、再次尝试、成功,这一系列的过程,会极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解题的乐趣,进而喜欢上数学。比如,《走进数学世界》一章中,国庆期间某超市取消了九八折的活动,推出了有奖销售的活动,奖券的领取门槛为至少消费400元,共发放10000奖券,消费者凭借奖券抽奖,奖品的总价值为51000元。请问哪个活动超市的让利最少?关于解题思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第一时间想出,但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解题思想的碰撞,可激发解题灵感,从而得出有奖活动让利少这一答案。

二、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理想目标是,通过合作解答出以往不会做的数学题。但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每个成员的能力互补,都愿意全身心投入到解题活动中,最终想出解决方案。然而,现实中常出现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过程看似为合作,却无合作成果,这无疑浪费了合作学习的时间。

(一)小组合作的内容不适合

合作学习作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而非学习目标。对于一些比较浅显的数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索出数学答案,无须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理解难度高、解题思维多样化的数学知识可进行合作。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盲目追求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既浪费了有效学习的时间,又减少了学习成果的产出。比如,在有理数的学习中,多数学生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识别出正数与负数,并快速判断出大小。比如,请问,-18,22/7,0,2012一组数据中,哪些为正数,哪些为负数。对此类过于简单的数学题,如果盲目地采用合作学习,是学习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小组成员的分配不合理

多数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为座位相邻的同学。一是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关系比较融洽,便于开展合作学习。二是考虑到成员之间的物理距离较近,适合交流,无须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然而,此类组合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效果。一方面,学生的数学素质可能差不多,难以产生互补效果。比如,有些学生数字运算能力不错,喜欢做计算题;有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较强,擅长解答证明题。如果固定成员的运算能力强,推理能力弱,弱弱结合或者强强结合,都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固定的组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创新。比如,一段时间的合作之后,哪些学生数学素质好,哪些不好,学生都一清二楚。面对难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忽略那些成绩较差且不善于表达的成员。

(三)小组合作缺乏有效地指导

相比教师授课,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然而,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可以将重点数学知识和难题扔给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自行探索。但学习小组在学习时,免不了会遇到全体成员都找不到解题思路的情况。如果此时教师不能及时给出建议,很可能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浪费了有效学习的时间。比如,部分教师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主题,就坐在讲台上当“监工”,不去了解每组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无所知。抑或者台下学生无组织无纪律地大声讨论,课堂秩序一团糟,还影响了其他班级的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导者,但还是学习的引导者或调控者。

(四)小组成员参与意愿参差不齐

合作学习的效果受合作深度的影响,离不开成员与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但实际合作中,并非每一个人都是沟通能手,也并非每个学生都愿意合作。按照能力与意愿将学生进行分类,可分为4类。一是愿意合作,数学成绩不错的学生,很适合当学习组长。二是愿意合作,但数学成绩不佳的学生。这类学生有不错的可塑性。三是不愿意合作,数学成绩尚可的学生。要么更喜欢单打独斗,要么表达能力不行。四是不愿意合作,成绩也不行的学生,不喜欢将时间花在合作学习之上。合作学习是群体活动,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如果成员参与度不高、不愿意表达、不愿意思考、更不愿意解题,那么合作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起不到太多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解决此模式中存在的数个问题,让每一个小组成员在一个有价值的学习主题下,交流心中对此数学知识的想法,发表关于解题思路的想法,完成组长分配的数学任务,最终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一)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成立科学的学习小组

足够的了解,才能有合理的分配。一方面,数学教师需要对学生有较为全面的调查和透彻的了解,了解班級内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性格等。比如,通过查看成绩单了解学生的数学成绩。通过日常观察和私下交谈了解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性格等各方面情况。另一方面,明确小组规模和科学分配学生。考虑到沟通的顺畅,每组成员数为4-6个人,面对面式开展学习。同时确保每个小组中有一个数学能力不错的学生,有一个或两个性格开朗且表达能力不错的学生。比如,学习《全等三角形》一章节中,5个人一组,任命组内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担当小组组长,由组长确定学习的流程和分配学习的任务,实时了解任务完成的进度。同时,时刻观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最后,将合作学习有关情况分为问题、原因、对策,交给数学教师,便于数学教师了解每一组的情况。

(二)传授合作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结果式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考出一个不错的数学成绩和年纪排名。此模式之下,不少学生都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不愿意帮助他人学习,害怕他人赶超自己。比如,班级内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会听到“我不会、我没有时间”的拒绝理由。然而,21世纪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需要团队合作,将每个人的力量最大化。因此,教师还需改变学生的合作观念,传授合作的技能。一方面,合作观念层面,让学生明白以教为学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合作能力方面,让学生学会帮助、学会协调、敢于质疑、敢于表达。比如,《平行线判定》一节中,数学基础较差,没有记住平行线性质,看不懂证明过程的学生,无须羞涩,可大胆向其他同学询问,其他成员需耐心地解释。

(三)调整合作学习的内容,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中学数学知识内容较多,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数学教师确定的合作内容,不仅要有被集体讨论的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们研究的兴趣。一方面,针对中学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出合作学习的计划表。比如,在《勾股定理》一节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正式上课前,第一步先让每一个小组画出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三条边的长度。第二步,给学生几分钟思考,三条边有什么关系。第三步,让学生在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画出一个正方形,计算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并思考正方形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慢慢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将每一章节的所有知识确定为一个合作学习的主题。比如,当学生学习完《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一章时,需要每个小组交出一份“某某小组成员上学方式的统计图”。数据需要真实,统计图需要简单明了。

(四)明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不断优化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中,数学教师既不能过分管控学习进度,又需要提供合适的指导,成为学习活动主题的设计者、活动流程的引导者、活动成果的评价者。一是做好“设计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让学生在厚纸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并剪下其他两个角,将之与第三个角拼合在一起,观察是否为180度。相比于简单背诵概念,实际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二是做好“引导者”。合作交流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教师需眼观八方,耳听四方,充当救火员。比如,当组内成员由于意见不合,合作进行不下去的时候,教师可让每个人都退一步。三是做好“评价者”,合理评价小组的整体表现和成员个体表现,并指出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给出可行性的建议。比如,观察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发现此类学生仍然不愿意张开嘴,学习效果较差。数学教师可与此类学生私下谈话,耐心帮助其解决不愿开口的问题。发现合作学习问题,优化对策,可慢慢提高合作学习模式的质量。

结束语

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处于核心地位,而是将学习的舞台交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中,学习他人的解题思维,提高自己与人合作的能力。不过,实际合作中,难免存在“学生合作意愿不高、合作能力不行、合作内容价值不高”等问题,可从成立科学的合作小组、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传授合作知识和培养合作技能等方面入手,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石炳民.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50):389-390

[2]柳逢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6(10),61

[3]张华.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培训,2015,07(18):294

作者简介:柯清思(1985年3月-).男,汉族,福建泉州市人,二级教师,本科,学士,就职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